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2014-05-28赵英洁
■赵英洁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党总支书记
●要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做教育的“宽容者”;要树立教师个人品牌——做教育风范的“征服者”。
●以学生的成功赢得教育的成功。
●把师爱、理性和智慧融入教育的长河中。
教育生涯的积淀,让她丰富而成熟;无数荣誉的光环,没让她满足而傲人,她依然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她就是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党总支书记、化学学科特级教师赵英洁。
朴实无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有求必应,不善客套,直接简明,这是赵老师留给二十中同事们的鲜明印象。她与二十中同仁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她如师、如长、如友,对新人如师傅般严格、严谨;对青年如长辈般关心、关爱;对老教师如朋友般诚心、诚恳。她敬业爱生,率先垂范,追求卓越,矢志不渝。
她致力于学习,专注于教学,潜心于研究。带徒弟做公开课,她从思路到细节,一丝不苟;做示范课,在国内外交流中,她精益求精;做研究,在行动学习中,她呈现优质;她高位引领化学学科建设,耐心帮扶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各级别命题时的宏观把控,还是平日里教学的细致入微,都倾注了她同样的专业智慧;无论任教毕业年级还是普通年级,她都表现出同样的专业精神。教有法而无常法,爱无疆而融于无痕,她无愧于德业双馨的美誉。赵英洁老师用执著抒写着她无怨无悔的教育情怀。
(本刊记者韩大勇,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校长张永泉)
“点—块—联想”教学法是我通过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摸索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从提出的依据、含义、操作的基本流程等三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点—块—联想”教学法提出的依据
1.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传统做法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惯性,大量限制性问题的重复演练随时随地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探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点—块—联想”教学法的提出和应用正是顺应了这一需要。
2.建构主义为“点—块—联想”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科书是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倡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科书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这种模式与传统教法相比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它更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点—块—联想”教学法就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具体教学方法。
3.破解学生化学学习困局的需要。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和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体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它以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强调感性认识,重视知识的积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知识点构成了该学科的认知体系,其中化学实验起到了其他学科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学生在学习中总感到有些知识或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上或不好衔接,在解决综合性问题时又无从下手,形成了化学学习困难局面。为破解这一困局,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归纳、联系,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使他们把知识点结为知识块,再通过抽象、概括、归类等思维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即形成化学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性。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点—块—联想”教学法。
二、“点—块—联想”教学法的含义
“点—块—联想”教学法是一种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中学化学由许多既相对独立又能形成一定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点—块—联想”教学法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某个概念或知识点进行引申和延展,引出其他概念或内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纵横联系,拓宽思维的广度,让学生挖掘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达到知识的升华,形成知识块,这样就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随后再展开丰富的联想,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点—块—联想”教学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使化学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化学知识比较零乱,无规律可循,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由某个概念和知识引出其他内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横纵联系,拓宽思维的广度。
2.强调学生思维过程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教学中教师应对教科书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扩展和深化,善于选择和创设有意义的课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本中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启发学生探索和猜想,激发求知欲,使他们展开思路,联系相关知识,采用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应用等多种不同层次的探究,形成知识网络,拓展知识面,并逐步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视角、深层次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并总结出其应用价值,达到理性和认识的飞跃。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听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必要时进行适当地点拨和引导,并善于收集和整理学生的活动信息,及时分析,并纳入对教学过程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协调之中,通过设置恰当而切合实际的问题去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并提倡学生大胆设想,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能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知识迁移、综合、联想、开放等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点—块—联想”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点—块—联想”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认识、确立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擅长讲解细节知识,关注枝节内容,而忽视了核心内容的内在联系,忽略了核心内容的迁移价值,导致学生认为化学知识很零散,记忆的内容很多。因此,教师要善于抓教学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建立核心认识,形成知识点。
例如,“胶体”是高中化学知识点,理论部分需要抽象思维,学生接受有难度,需诱发想象。但是学生喜欢实验,喜欢接受新鲜信息,喜欢参与表现,易被美的事物陶醉,因此,我用实验作为施教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新知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二步:形成知识块。
为激发学生思维,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可以采用类比联想、设立悬疑、以旧带新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方法,广开思路,发挥潜能,把知识由点到块,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三步:展开联想,应用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知识的多维度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其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究意识。学生通过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相互关联的概念,加深了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强化了辨证观点;通过对“碱金属”“卤素”等单质及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的研究,获得了个性和共性关系的科学观点;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会了电子转移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解题技巧,树立了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的快乐和价值。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及时引导学生全面总结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理性思考,提高认识层次,学会拓展迁移。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走向“积极”、由“低效”走向“高效”。
我推荐的书
筅《不跪着教书》,吴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张文质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演讲录》,陶继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