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习促进有效教学
2014-05-28姚娟
姚娟
精心预习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学生的预学是个体自主学习的开始。
第一、预习的低效与泛化
现状一:预习低效——走马观花
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预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因此对如何预习并无明确的预知,大多采用粗略读一遍课文、浏览生字等简单方式。由于课前的“走马观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未做细致的思考,浏览课文之后既无感受,更无疑问,这样的预习对于真正的课堂学习并无一点实际帮助。
现状二:预习泛化——喧宾夺主
有部分学生,将一本本的课外教辅材料作为自己预习时的“金钥匙”,将教辅材料中深奥、晦涩的长篇大论作为对课文的最好注解,不仅将其搬到了课本上,更搬到了课堂中。有了这些教辅材料的帮助,课堂上的难题似乎已不再成为难题,乍看上去,每一个笔者所精心设计的质疑之处,总有比较优秀的学生准确地接到教师所抛下的“彩球”,但大部分的学生却在这样单一的师生交往中成为了“布景板”,这种“繁荣景象”是真实的学习所需要的么?
第二、预习的标准与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生预学有四个思考层次: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用的是什么知识,有没有其他做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自己有何见解。“做什么”就是告诉学生预学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心中有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阅读教材。“怎样做”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到泛读与精读结合,适当地做标记。“为什么这样”反映了学生思维的角度和方向,明确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对不明确的地方,让学生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预习行动可分为五个步骤:
读 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古人说:“读书贵神解。”读,就是要求快速通读(朗读或默读)课文,即从提示、标题、正文等总体浏览课文,以辨识文体,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了解课文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记叙性课文(包括记叙性散文、记叙性诗歌、小说),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即把握记叙的要素。
画 这是预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求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画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
注 这是批注预习法,也是较好的自读方法,要求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提出质疑,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这是较高的预习要求,如果平时没有阅读批注的习惯和能力,一般不易做好。“注”,往往可与“画”同步进行。
思 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预习题,了解课文思路(包括题目、段落层次)、中心思想(主题思想),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这样,就为上课时全面理解课文打好了基础。
第三、预习的利用与成果
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在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重点环节的设置也是教师心目中的“重点”,若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心中的“难点、重点”,那就会直接导致接受者对新的认识对象缺乏共同认知,只是“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不但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因而,课堂的设计要以预学问题为核心,预学问题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在课堂上要适当扩展预学内容。如果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预学内容一样,学生要么不会认真参与,要么下次预学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预学就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学生预学时己经掌握了的问题,课堂上不需要多重复和强调,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增加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
然后课堂上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学生自己先讲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预学问题,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学生讲,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对于简单一点的问题,讲解的学生可以要求某个学生作答,以检查他的预学效果,而较难的问题,解题方法可通过小组讨论在全班征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补充必要的课外知识,剖析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典型方法进行小结。
预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当学生面对一篇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又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而这种了解、分析和吸收又会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受益匪浅,学生自然而然会爱上预习,同时,预习也激发了他们今后的自学兴趣。
[作者通联:江苏吴江汾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