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2014-05-28赵丹
赵丹
文本解读境界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走进文学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达到的程度,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同的人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呢?
《五灯会元》第十七卷,唐朝禅师青原惟信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他的话阐释了修禅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这是一种从不了解,到困惑再到完全了解的过程。青原惟信禅师说的是参禅,但这三重境界同样适用于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正确的解读,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这里,我借用禅师的三重境界,来说说对文本解读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是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感知文本中的形象——通过读文,你读到了什么?如韩愈的《马说》,我们读到的是伯乐与千里马;茅盾的《白杨礼赞》,我们读到的是不平凡的白杨树;鲁迅的《孔乙己》,我们读到的是成为笑料的孔乙己;臧克家的《有的人》,我们读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许多文学作品均需借助形象来抒发情或寄托志。形象是文本的骨,起着支撑文本的重要作用。读山是山,读水是水。读马是马,读树是树,读人是人。初读文本,我们首先要明白文本写的是什么人或物,说的是什么事,文本中有哪些形象。我们可以把文本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一件件梳理清楚,在脑海中把文学形象初步勾勒,然后再来深思这些形象背后的意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是对文本的深思,寻找附着在形象上的意蕴,并不是对第一印象的简单否定。比如《马说》并不仅仅是说马;《白杨礼赞》也不仅是赞树;《孔乙己》更不是简单写一个人。因为在这些文学形象中都有作者的寄寓。
如何深入挖掘文本形象的意蕴?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寻找这些形象背后的意蕴。第一,从文本中寻找。许多文章都能在文中找到传达作者意图的句子。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茅盾用四个“难道”的排比反问句由树到人,由浅入深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由茂盛的、开的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联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陋室铭》中,刘禹锡直接指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通过这些句子,我们不难归纳出文学形象的深层意蕴。
第二,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等去分析。如《海燕》一文,我们需了解高尔基的生活年代,了解当时俄国的革命形势,才能明白海燕的象征意义。再如《孔乙己》,鲁迅为什么要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所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它写于五四运动的前半年,发表于五四运动的前一月。当时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封建科举制度虽已经废除,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仍在社会上流行。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剧经历,揭露封建科举制对人的毒害之深,控诉封建社会的罪恶。但是,仅此还不够。我们还应联系到《孔乙己》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鲁迅为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是要唤醒昏睡在铁屋子里的愚昧麻木的国民,是要“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鲁迅正是痛心于国民的愚昧麻木,所以在《孔乙己》一文中,有取笑“孔乙己”的“短衣帮”,只记钱的冷心“掌柜”,甚至酒店十二岁的小伙计“我”都是“努着嘴走开”。“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里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是简单的重复。山水已不是原来的“山水”,而是经过初识,迷惑之后的大悟。引用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就是学生在初步感知文学形象,进而探索形象背后的意蕴,然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在脑海中生成的新形象——读山是“山”,读水是“水”,读人是“人”!比如《孔乙己》,学完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人,但不是一个人,是一群愚昧麻木的人,是一群悲哀的人。他们身份低微,遭遇坎坷,但却愚昧麻木冷漠,令人可怜又可恨。孔乙己、陈士成、阿Q、老年闰土、华老拴、祥林嫂、短衣帮,看杀中国人的国人……无一不是愚昧麻木到了极点。我们读《孔乙己》,读到这里,才发现,孔乙己究竟是谁?鲁迅在文中说的明白: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只有姓,没有名字,“孔乙己”说白了就是一个糊涂的代号。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是花中君子;君子,是人中“莲士”!莲与君子,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彼此的代名词。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的确因个体差异存在一些偏差,但总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一千个读者读出来的还是“哈姆雷特”。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东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