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4-05-28陈步琴
陈步琴
生本理念,即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做到以学生为本,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本身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生本理念是新课改的重要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因为只有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才能够摆脱传统政治学习死记硬背的枯燥模式,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相关的知识、概念和观念等,这也是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生本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备课环节
虽然说生本理念的要求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本,但是对于这一理念的贯彻执行是从备课环节开始的。备课环节实际上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准备环节,充分而且优质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因此,生本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备课环节,应该改变传统备课局限于教材本身而脱离实际的缺点,要注意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当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时事和新闻来进行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教学内容也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高中政治的学习不再无味。
现在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小节《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体》为例,教师在备这节课的内容时可以搜索相关的战争资料,比如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当下紧张的乌克兰局势,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一些程度适中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没有条件的则可以准备好伤亡数据、事件言论等,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战争的残酷性,体会到和平与发展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生本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环节
课堂环节是贯彻新课改生本理念的实战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场所,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更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和概念与现实生活的意义、真正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环节里必须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做到“引导而不灌输、调动而不压迫”,多和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看法被尊重、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师生的这种良性互动中拥有愉快的课堂体验,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能使高中政治的课堂变得活泼而丰富。
现在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小节《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举出属于传统文化的例子,学生会联想到传统的节日、诗词、绘画、书法、建筑、服饰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就很容易归纳出传统文化概念的几个要点:是我们的本土文化,具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沿袭自历史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由此得出并理解“文化具有继承性”这一结论。
三、生本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以作业的布置为主,其作用是帮助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强化和升华。传统的高中政治作业偏重于记忆和材料分析,重量而轻质,使得学生陷入到沉重的题海战术中,为了作业而作业,就算是材料分析也容易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如此,即使概念性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但所学的知识却难以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这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以及今后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来说,显然是有害而无益的。
因此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必须在完成了备课和课堂教学后,还要延伸到课后的练习环节,作业的布置应该做到难易结合、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对实际生活有帮助的,要做到既让学生脱离题海的重压、又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必须指出的是,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学生完成了作业,教师要做出客观公平的鼓励性、矫正性评价,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是有回报的、是被尊重的。
现在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小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例,在结束这节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中华文化有哪些”的作业,将中华文化进行分类,比如典籍类、艺术类、文学类、科技类、思想类等,然后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类,让各小组通过书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等搜集不同类型的中华文化,并在下节课中预留出十分钟以内的时间对学生的搜集成果进行交流汇总,这样的作业操作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因此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相反的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积累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贯彻新课改的生本理念,真正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的备课、课堂和课后等各方各面,使高中政治课堂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形象,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