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唠叨不是病 晚辈理应多关心

2014-05-27钱国宏

农家顾问 2014年2期
关键词:晚辈儿媳亲情

钱国宏

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平时聊天时,我经常听到赵奶奶的儿子、儿媳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烦死人了!家里没人时,她还不唠叨,单单我们下班到家时,她才唠叨!回到家耳根子也得不到清静!

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赵奶奶的儿子、儿媳上班后,家中就剩赵奶奶一个人。儿子、儿媳下班后,也各自忙各自的,极少能陪赵奶奶说说话,唠唠家常。老人长年生活在寂寞当中,时间一长,老人就开始在家里唠叨了。

现实生活中,喜欢唠叨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心理表现。很多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唠叨持厌烦态度,这是不应该的。有些老年人之所以喜欢唠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内心孤独或生活孤寂,而唠叨则是老年人发泄孤独的一种途径或手段。老年人正是通过唠叨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借此来博得关注、关心。因此,作为晚辈,应该了解老年人的孤独心理,认识到唠叨背后的真正原因。

那么,对待爱唠叨的老年人,晚辈该如此应对呢?

学会倾听。作为晚辈,遇到老人唠叨时,要学会静下来,全力去倾听。听一听老人到底有何郁闷,唠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倾听本身就是对老人心理上的一种抚慰。看到子女倾听他(她)的唠叨,老人会对所唠叨的事情愈加认真。老年人唠叨的内容虽然多数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但对子女成长或家庭和谐有益处还是占多数的。换言之,老人以唠叨形式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和爱护,对晚辈是有帮助的。作为晚辈,不可对老人的唠叨一概敬而远之甚至心生烦躁、厌恶,要耐住性子,认真地倾听老人唠叨。这不仅仅是一种孝敬的表现,更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

亲情陪伴。经常陪伴老人,老人的唠叨相应就会少一些。现在,很多家庭属于“空巢家庭”,老年人常年生活在寂寞中,见到子女,难免要唠叨几句。还有的子女虽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却是整天不和老人说一句话,也不关心老人的所思所想、所忧所需。久而久之,这种亲情上的“人为屏障”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老年人的心理。作为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抽出时间来,多陪一陪老人,陪老人聊天,陪他们做家务。通过这些细节的关怀,来凸显家庭亲情,给老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出游散心。如果条件许可,晚辈还可以陪老人外出逛街、旅游、去公园、走超市等。让老人在陪伴出游的过程中,感受到子女的关怀,进而融化心中的寂寞与孤独,同时,还可扫除老人心理上的种种阴翳。尤其是旅游,老人在与子女出游的过程,通过饱览山光水色,心情会豁然开朗,这对于治愈老人心理上的“寂寞症”有明显的疗效。

培养爱好。对于不能经常在家陪伴老人的子女来说,多让老人培养一些爱好,也是减少老人唠叨的良方。老人们在养花种草、钓鱼饲宠、习书绘画的过程中,自然不会感到寂寞,而且心理上还有了种依赖感和充实感,同时也是对老年人心事的一种转移。科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选取50名爱唠叨的老人,对他们进行爱好培养,让他们在爱好中寻找快乐和慰藉。结果发现,90%以上的老年人改变了过去喜欢唠叨的毛病,不但心情开朗,而且还精神百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心理上呈现出“年轻化”的倾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的,关心、孝敬好家中和身边的老年人,实际上就是等于在关心、孝敬我们自己。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现实——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因此,作为晚辈,一定要正确看待老年人的唠叨,不要动辄给喜欢唠叨的老年人冠以“喋喋不休”的帽子,应该对老年人多宽容、多关心和多尊重。endprint

猜你喜欢

晚辈儿媳亲情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永不凋零的亲情
点赞好儿媳
过年世相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