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塑造幼儿完美人格
2014-05-27王英媛
王英媛
学龄前儿童对于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他们对于优美的旋律和声音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灵深处发出积极的回应,他们不仅心在动身在动思维更在积极地翻动着。这时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很好地积极地引导,给孩子创设更多的音乐情景,让他们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追求探索属于他们的音乐梦想。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之南》,美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存在,美是想象与创造的源泉,美能陶冶心灵,愉悦心情,塑造人格。幼儿感受美的方式虽然肤浅稚嫩,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利用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让幼儿充分体会并能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使其美感得以深化。当幼儿听到优美的音乐,看到一些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时,他们会随之跟着老师舞动起来,并进入一定的角色。因此,音乐游戏最能促使幼儿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互动,最能促使他们健康友好地发展。当孩子沉浸在音乐游戏之中,他们开始关注周围世界,感受美的艺术活动,他们的情感得到启迪升华。他们正用心地观察着学习着周围美好世界的一切,内心丰富而快乐。在此之上,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眼光,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更多不同的音乐游戏,来全面发展幼儿,塑造幼儿完美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它涵盖了很多方面,音乐游戏能够在以下这些方面促使幼儿发展。
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音乐的乐趣,并促使他们学到很多有用的生活经验和技能。以我所在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熊和小兔》为例,当我干巴巴地跟着钢琴声清唱一遍给小朋友听的时候,我没有刻意地要求他们听我唱,我观察到只有部分小朋友的眼睛看着我耳朵听着我的歌声。但是,当我夸张地抑扬顿挫地演唱起来跳起来时,全班小朋友的双眼都齐唰唰地盯着我,看着我,神情被音乐融化。有的小朋友跟着我跳了起来,并学着我的动作模仿,大熊走路和小兔跳跳等。这充分说明音乐游戏的无穷魅力正潜意识地在激发孩子们努力学习,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机。
音乐游戏促使幼儿个性化发展。现在每个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带有鲜明的个性。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充分发展孩子的个性。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引导他们的个性积极健康的发展。比如:通过大班歌曲活动《我是小海军》,可以让幼儿模仿海军叔叔,边唱歌边学做开大炮的动作,嘴里还可以不停地发出轰轰轰的大炮声,并加进了音乐表演——海军巡逻,模仿海军叔叔英勇保卫钓鱼岛的威武样子。这样声情并茂地表演,不仅满足了幼儿心中的模仿欲望,也让他们体验了一次海军之旅。幼儿身临其境般感受海军叔叔在海上巡逻时的壮观威武场面,很好地培养了男孩子们的英雄气概。只听有的孩子在说:“瞧!我们多神气啊!”看来,音乐游戏确实能很好地促使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而且让幼儿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音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在音乐游戏活动时,幼儿是处于放松的,被音乐包围着,舒坦自然。整个人仰躺在音乐的氛围里,比吃了蜜还甜呢!他们跟随音乐起伏跌宕,看着老师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动作,也会情不自禁地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倾诉自己的情感。比如:我们在进行大班音乐活动《颠倒歌》时,当小朋友们唱到:蚂蚁扛大树呀,大象没力气呀,他们自己就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还对身边的小朋友说:真好笑啊!对吗?等等。他们用自己的理解自发地开始探讨起来,语言便开始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完全进入音乐情景,被这个音乐逗乐。这一过程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的社会性正在音乐中得到完善,他们在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念,幼儿真正活跃起来。音乐游戏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也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性和谐发展。
音乐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跟上音乐的节奏,还要积极运用大脑思维,创编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肢体动作,以此来彰显与他人不同之处,从而得到老师与同伴的赞赏。因此,音乐游戏又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创造性游戏,也是一种智力体操运动。它既能让幼儿陶醉在音乐声中,又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跟随音乐节奏变化自己的动作,还要不停地创编舞蹈动作,这样的音乐游戏在最大程度上开发着幼儿的智力。比如:大班音乐活动《小格桑》这首新疆舞曲,我不仅要求小朋友们要学会唱,还要求他们在表演音乐游戏时,尽可能加进新疆的民族特色。小朋友们不仅需要一边表演唱,还要需要一边创编舞蹈动作。我要求他们把骑马动作、摔跤动作、挤奶动作都能够加到音乐游戏活动中,来丰满这个舞蹈《小格桑》。小朋友们非常高兴,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把骑马的动作和摔跤的动作完成得很帅。幼儿陶醉在音乐游戏的快乐之中时,歌声也很动听。这说明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音乐游戏,他们的热情高涨情绪激动,不时爆发出阵阵呐喊声,鼓掌声。这样的活动,开发了幼儿的智力。
音乐游戏发展幼儿的情感。丰富多采的音乐游戏时时刻刻与幼儿的感官密切相连,它能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音乐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它可以让幼儿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比如:在大班音乐活动《秋叶》表演中,我要求幼儿用创编动作来处理歌曲《秋叶》中的两句演唱:累坏了、累坏了、累坏了,躺在地上,躺在地上,睡一觉。小朋友们创编出不同的“累坏了”的动作:有的急得跺跺脚,有的两手一摊甩了甩;有的抱着双肩坐地上,有的一直做耸肩等等。这就说明每个小朋友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的情绪不一样,这也和小朋友平时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小朋友抒发自己的情绪,还能让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其他小朋友影响其他小朋友,这正是音乐游戏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游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音乐游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在手脑并用中促使智力的发展,同时愉悦幼儿身心,让他们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成长,最终他们的人格得以完善。因此,幼儿园必须为幼儿创设更多符合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唱歌表演、音乐律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展示自我,塑造完美人格。总之,通过音乐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在唱跳拍打的有趣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还可以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奥尔夫教育理念所说:“这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使幼儿不再作为听众、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一名演奏者、创造者参与其间。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能的、为幼儿所接纳的,是最适合幼儿的。
(作者单位:钟楼区五星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