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题悟“道”文题互通
2014-05-27陈小花
陈小花
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形象的美感作用,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借此反作用于生活,因此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就成了中考备受青睐的考点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一进入初三复习阶段,不少教师便开始对学生大搞“地毯式轰炸”,参考书、试卷漫天飞,学生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没有思考、“反刍”的时间;由于数量过多,教师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分析题型及解法,多是念答案,就题论题而已。这种缺乏指导的练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复习如何做才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呢?
实践证明,解答语文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解答这类题型的规律方法。下面以杭州中考为例,结合实例,来谈谈中考语文“人物形象赏析题”的复习策略。
一、了解考题常见表述形式
出示本市历年中考考题,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赏析”这一考点在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中会有哪些常见表述形式。如:
1. 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2013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2.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6分)(2010年杭州中考卷第14题)
3. 詹懋举喜琴,钟弱翁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2008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4. 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2007年杭州中考卷第22题)
二、学生当堂演练典型例题
例题1(2007年杭州):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22.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注:①选本文作为典型例题,原因在于本文几乎涵盖了归纳这类题的所有规律方法,有利于全面总结此类题型的答题规律。
②因本文是文言文,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所以文意的梳理以预习的形式课前完成,课堂上直接进入答题环节。
三、对比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与参考答案的对比,分析自己漏答、错答或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简洁的原因,为下一环节的“发现规律,由题悟‘道”作好铺垫。
1.投影展示比较典型的学生答案。
2.出示中考阅卷参考答案。
四、发现规律,由题悟“道”
此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总结规律,找出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异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技巧,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题规律。通过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对照,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小结解答此类题的规律方法:
1.考虑褒贬:彻底知晓错误回答之根源
读完文章,我们应整体感知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态度是褒还是贬,这对评价文中人物形象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态度,学生在答案的用词方面才不会南辕北辙,违背作者原意。也就是说,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如果是正面的,评价一定要从正面入手;反之亦然。如本篇中,通过文意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李邕的态度并非肯定、赞扬,而是持否定、批评的态度,所以说他“善于鉴别书法”这点肯定是错误的。
2.鉴别身份:准确用词轻松归纳材料
我们都知道,不同身份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个性与品质,如小孩大都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农民大都淳朴善良、勤劳热情等,因此,答题时我们应鉴别主人公是什么身份,这能够为答题者提供思考的方向。如:材料所记的是两个都自认为书法技艺很高的文人之间斗气的故事,知道了人物的身份,就不会往“见风使舵”方面思考了。
【补充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见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本文已学过,对文中邹忌这一形象的鉴赏,答题时只有了解了他的身份——“进谏者”,才能结合文中材料很轻松地用最准确的词语归纳出他是一个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的人。而善于辞令、勇于进谏这样的评价远比在不考虑人物身份时答“会说话”“胆大”更准确更恰当。当然文中的邹忌还有其他性格特点,这里不另作展开。
3.概括事件:叙述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形象的丰满离不开与人物有关的事件的叙述。通过疏通文意,不难发现本文写了这样的事情:萧诚写了幅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后来萧诚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并故意对李邕说这字画是王羲之的真迹,李邕观摩后赞“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过了几天萧诚告诉李邕真相,说前几天给他看的字画是自己小时候写的字,李邕再看后马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通过事件的归纳,李邕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特点呼之欲出。
4.紧扣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离不开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
人物形象的刻画,离不开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等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因此紧扣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语句,就可归纳出人物的特点。
如:在不明真相之前,李邕拿着赝品“寻绎久”,说“平生未见”;得知真相后,他“略开视”,说“子细看之,亦未能好”。这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无不表明李邕是一个虚有其名、知错不认错而又迷信权威的人。
5.注意对比:人物形象的鉴赏应具有宽阔的阅读视野和整体意识
做阅读题要求答题者具有宽阔的阅读视野,具有整体意识,人物形象的鉴赏也不例外。做此题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注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是无法准确得出其“虚有其名,迷信权威,知错不认错”的特点的。
【补充题】《范进中举》(见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也已学过,让学生回忆本文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的地方,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前后鲜明的对比手法在刻画范进、胡屠户、众乡邻的性格上的作用,领悟作者高超的讽刺手法和小说的主题。
6.留意结合:相当于写一段有观点和论据的微型议论文
看到人物形象题,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直接写出人物的个性、品质等,却往往不留意题目中有无“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等细节,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通过审题,发现此题的答案应该由两个内容构成,一是评价,二是能说明这一评价的材料,相当于写一段微型议论文,要有观点和论据。
五、迁移拓展,巩固提升
知识的迁移指先前习得的知识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运用并促进新的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比格曾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所有的规律、技巧,作为理论加以记忆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把规律、技巧在新的学习语境中灵活加以运用,才能真正起到理论指导实践和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提供新的学习语境让学生把所学的规律、技巧加以迁移运用。
【迁移题】《父亲是一条鱼》: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2010年杭州中考题)
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不难发现,要“授之以渔”,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题型的规律与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迎考。同时,教师在操作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阅读训练材料是前提
语文教学,尤其是中考复习训练中,面对当今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复习资料,教师要有“取法乎上”的指导思想。选择合适的、科学的训练材料,是让复习迎考高效的前提。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阅读材料,都是命题者精挑细选的,文质俱佳,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紧扣考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所给的答案也都是全面细致、科学规范的。把这些作为迎考复习的训练内容,必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有助于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2.课内课外巧妙结合是根本
阅读训练中,如果教师弃课文阅读资源不顾而另起炉灶,重新寻找材料训练学生解题能力,这明显是一种“舍本逐末”、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当今中考题大部分来自课外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的内容很少,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用了。认真分析中考试题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教师几乎都可以依靠对课内阅读文章的教学来使学生获得。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范进中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运用人物形象赏析的规律、技巧。只有课内课外巧妙结合,教学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3.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中,除了考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常见文言句式以及文章的重点句、关键句的翻译外,还要求学生能借助对句意的理解,筛选出文中的有用信息;能在整体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文段中心;能对文中的人物行为、语言、心理等进行分析,并能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解托物寓意、借物抒怀的意蕴等。一般来说,不同文体的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这并不是说不同文体之间毫无关联。
同样,文言文和现代文也是一脉相承,文言文只不过比现代文多了文意疏通这一步,所以,虽是文言文阅读,在疏通文意后,学习中也一定要有“文”的意识,即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而文言文这类探究题的做法和现代文(文学类作品)同类题型的做法是一样的,所以适合现代文(文学类作品)的人物形象鉴赏方法同样也适合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鉴赏,这样,学生对课外文言文就不会再有畏惧心理。
参考资料: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德赣《智能迁移,让学生会学知识》,《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