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去神圣化”
2014-05-27於德甫
於德甫
神圣化课堂作为生活之外的一种威严、冰冷的存在,是与生活对立的另一个版本。学生以一种紧张、拘谨、不自在的情绪进入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负担,他们也就失却了应有的生活乐趣。因此,有必要提出语文课堂“去除神圣化,复归生活化”的命题。这一命题是将课堂的学习化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学习常态化、自然化,而不至于将课堂异化为严肃庄重、了无情趣的场所。
这里所说的去除神圣复归生活,与通常所说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去神圣化”的语文课堂生活是揭示语文课堂的特征,即生活特征:以教和学为手段的语文课堂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个体或群体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生活化”侧重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下,用社会生活的内容激活、补充、延展、印证所学知识,使学生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所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指的就是这一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诸如“学习生活”挂在嘴边,但很少甚至不去思考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什么。陶行知的“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的说法也是指社会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而非课堂生活状态。直到上世纪下半叶,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提出“课堂生命说”,才将课堂教学看成师生“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此说倡导“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课堂教学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叶澜教授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人生经历”的层面,体现出对师生生命活力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对师生合理化课堂教学状态的关注。
当今,语文课堂异化现象严重,其中的“观摩课”更是“强化神圣化、驱赶生活化”的典型。我们应该从“生活”的角度立意,力戒“神圣化”,重构课堂生活。
一、 语文课堂是满足学生生活需要的场所,而非“神圣殿堂”
生活首先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其余四种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都直接对应课堂生活。
安全需要指人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求。传统课堂“神圣化”特征使学生丧失这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主要来自教师。教师点名回答的强势姿态以及对学生回答失当的粗暴否定或鄙夷不屑,使得学生一“入场”,便战战兢兢,心有余悸。这直接导致学生感悟力迟钝、表达力低下以及自信心丧失,甚至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不良影响。
要去除神圣回归生活,保证学生课堂的安全感,教者要将自己真正降格为阅读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学生拥有平等的话语姿态和话语权力,要学会倾听,要懂得宽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知道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一堂课上,学生普遍建立起“说错了不要紧”“总有机会改正”“教师也会出错”的意识,学生的心理便基本是安全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过度表扬也会加大学生的不安全感。所以,很多时候教者的淡定,会令学生心理状态相对放松。此外,教师要尽可能走下讲台,要废除讲台作为神坛的象征性隐喻,必要的时候甚至可取消讲台。
社交需要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等的需求。语文学习说到底是一种阅读经验的交流,是对彼此阅读经验的体认与接纳,这种横向意义的交流,使语文学科更具有交往的特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基于语文学科特质的社交意识。接纳学生就是遵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个性化解读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宽容,对其经验内的解读,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兴趣和理解。爱护学生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阅读困惑,真诚帮助他们;对学生暴露的感悟偏差、思维缺陷给予顺势巧妙、不留痕迹、温情得体的点拨与指引。关注学生就要有专注的目光、期待的表情,并及时针对学生发言的亮点、盲点,作恰到好处的评价与导引;是让不同阅读起点的学生享有同等的表达机会,并获得同样的成功感。
此外,要建立学生间正常的课堂社交关系。教师要以自身言行树立社交榜样,并结合教学及时对学生进行社交技能指导;要建立稳定的课堂学习小组,健全基本的交往学习机制,使学生尽快适应交往角色,教师要对课堂交往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控。
尊重需要是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这种需要与前面两种需要有交叉关系。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尊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尊重。学生个体语文素养不同,表达能力自然有高下,教师不能对表达力强的学生偏心,要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同等的话语权,同时得到基于自身表达力的嘉许。二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阅读教学重要的手段就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由于学生的经历各不相同,经验也就千差万别,教者要对每个学生的经验表现出好奇、感兴趣、理解,切不能流露出漠视甚至嘲笑的态度。
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的人生境界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就要不断地给他们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之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张扬自我、证明自我。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母语特性,相较于其他学科,学生更能于其间找到回应、共振,教师要善于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达成共识,找到自我价值。而这一切都是一种青风化雨的“生活化习得”,而非故作庄重的“神圣化灌输”。
二、语文课堂要创造“自适愉悦”的氛围,破除“至高无上”的神圣
自适就是指自由,不勉强别人与自己一样,也反对把他人的意愿强加给自己。新课改强调对自主的重视,让学生享有从未有过的课堂自适度。然而,传统的惯性,加上新课改推进力度不够,更多的时候学生仍处于被控制的状态。很多时候,自主成了一种标签,一种点缀,一种应景,一种过场,课堂的根本依然是教师带领下的“齐步走,跟我走”,因为课堂仍然是由教师设计的,课堂学习说到底是实现教师意志,学习行为成了一种迎合,学习心理自然也就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概言之,课堂仍是至高无上的“神圣领地”。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自适,是建构语文生活课堂的要义,同时又是难题。症结之一是教师本位。只要教师掌握话语主权和评价标准的课堂就是教师本位的“神圣化”课堂,就违背了生活的本义。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孔子的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这节课上,学生是自适的,你看,曾点在课堂上竟还可以“鼓瑟”,相比较于现代课堂,可谓自适。但观察整堂课,仍充斥孔子意志。本来在政治思想方面,人各有志,但当诸生说出自己的见解时,孔子以自己的标准表明态度,他“哂”子路,“与”曾点,一“哂”一“与”,体现的仍是教师意志、话语霸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被奉若神明,但其标志——频频发问——仍使教者处于强势地位。症结之二是课堂机制。自“癸卯学制”推行以来,我国采用的课堂制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固然有诸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改革以来,有识之士尝试着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诸多改良,但由于没有找到更为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课堂学习空间仍然是封闭和压抑的,学习行为仍然是拘束和被动的。学生缺乏“随心”,自然“所欲”不得,自适也就无从说起,课堂学习离生活的标准还很遥远。
要实现课堂自适与愉悦,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首先是对“组织者”这一角色要有一个颠覆性的认识,这里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包括对学习内容的规定、对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不包括对教学计划的落实,而应该是也只能是对学习范围的规定、对学习流程的调控和对学习节奏的调整。这种“组织者”的角色类似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其任务是在悬崖边守望,不让学生掉入悬崖,至于孩子们在麦田里做什么,不过多干涉。正如羊儿在坡上吃草,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可是,如今课堂设计的痕迹太重,课堂教学完全跟着设地走,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组织者”说了算,学生当然就没有了“撒欢”的自适,没有“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自适,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而不是积极地生活。其次是对“帮助者”这一角色,要重新定位。绝大多数教师片面地理解“帮助”的含义,结果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其实,帮助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前提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当自主学习遇到障碍,产生疑惑,教师才以一个“先期的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为他们排难解惑。教师不应以高大的身躯走在学生前面,而应以谦恭的姿态走在学生身后。这种帮助,才是这一概念的原初意义。
要实现课堂自适,还要努力改变当下的课堂制式。如今的课堂制式已经作为最理所当然的存在样式被约定俗成:教师抛出设计问题,学生自主感悟,然后全班交流,中间穿插着教师点拨,按照整体感知、局部品读、拓展延伸这一所谓阅读教学的规律,一路铺排下来。制式的终极目标是:厘清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学生课堂行为受制于目标达成、任务驱动这些固有“规范”,而事实上,正如特级教师蔡明所说,“凡是用各种所谓的形式和教条来制订出的种种‘规范,都与真正的语文有距离”,语文学习的生活特性也无从体现。“去除神圣化回归生活化”的课堂应该是:给定课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后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自己的发现,自由发问或向旁人推介,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也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读文心得,然后举办全班读文心得交流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忘记目标,卸掉任务,学得轻松自在,我们离生活的真意也就更近了。
三、语文课堂要构建“诗性”的界,摒弃枯燥压抑的“伪神圣”
语文课堂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充满诗意。这句话也可以作为诗性语文课堂的一个注脚。
何为诗性?美和激情。
生活化的课堂应该是美的。因为学习的内容——文本材料——是美的,那么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美的,这种学习方式的美,为学生“入境”感悟文本内容的美提供了外在条件。如何创设美的学习方式?一是音乐。要选择适合文本内容,相对陌生化、动听的音乐,在最适当的时候奏响,以“乐境”帮助学生进入“文境”。二是多媒体课件。这是美化课堂的重要手段,其积极意义无需赘言。这里仅从美感意义上强调两点:①色彩、构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标准。一般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色彩要浓烈一些,构图可夸张、繁复一些,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色彩要淡雅素净一些,构图要简单一些。②多媒体的使用要符合课堂节奏。通俗地说,就要适时而出。不要让多媒体过多地占据课堂,牵制教学,破坏了多媒体应有的美感。③其他物件。这需要教者根据教学需要,释放智慧,自主开发。
“神圣化”往往排斥情感,召唤理性。诗性课堂生活恰恰需要迸发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是奔放的,也可以是深沉的,总之,语文课堂必须是充满情感特质的生活场,要自始至终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教师要富有激情并以此来点燃学生的激情。梁启超上课,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嗟叹。讲到欢乐处,则大笑,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涕泗滂沱。梁实秋功底十分厚重,上课很有感染力。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解英格兰诗人的一首诗,讲到一半时,一女学生为情所动,泪如雨下。梁教授继续再讲,女学生竟伏案放声大哭。
这种激情课堂,呈现的是最自然真实的“人”的状态,而不是矜持、压抑的“神圣”状态,它使语文教学远离功利,成为人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除神圣化,回归生活化——语文课堂的本真呼唤。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