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方法一二

2014-05-26罗静杨友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感文章情感

罗静 杨友军

摘 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呢?

关键词: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88-01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途径的训练:

一、 指导方法,掌握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一篇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就要从理解句子的含义入手。而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通过抓关键词语,抓关键部分,联系时代背景,思考言外之意,弄清句子修辞的作用等方面,来全面、准确地把握句子。如我在教学《企鹅爸爸》一文时,出示了句子:伫立在冰面上的企鹅爸爸们成了南极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一道风景。问到:“作者为什么要感叹这是南极洲一道最让人刻骨铭心的风景?”随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想想为了孩子,企鹅爸爸们所克服的恶劣环境,抓住关键词“不能碰、不能压、不能搁下”去体会“刻骨铭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父爱的伟大。

这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句子,学会把握文章结构,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文字中所蕴涵的深刻的道理,训练学生通过抓住所描述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和心理活动,去分析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和特点,达到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二、独立运用,尝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阅读的一个提高性训练。首先,教师要安排一定的阅读指导课,提出一定的要求,调动学生的手、眼、耳等感官,通过边读边批,边批边思,读后再积累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独立阅读中做到读有所获,读有所乐,通过阅读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目的。西师版语文教材在每册教学内容的后面都安排了一组供学生自主披读的文章,我认为这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教师可以利用好阅读课,充分发挥这组批读文章在内容上或者形式上对学生的训练目的,以展示学生在批读过程中的个性阅读。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开阔视野的、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有阅读价值的文章,通过个性阅读去品悟语言,品悟文章的思想情感,达到熏陶、提升个人自身修养与语文素养的目的。在我的教学中,我除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文系列之外,还根据他们的年段特点,要求他们阅读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人物传记等名著名篇,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读量,以此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载体。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只要教师坚持循环往复有序地训练,耐心地指导,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阅读,一定会大大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语感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情感移植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