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育

2014-05-26吴晓芬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幽默激趣快乐

吴晓芬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愉快教学,让学生 “乐中学”,“学中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笑;激趣;幽默;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06-01

“快乐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谈点看法。

一、让微笑走进课堂

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说:“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他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给周围的气氛增添了温暖和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妙的幻境。”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走向舞台。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不能将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这节课注定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解,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和谐愉快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让激趣充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导语激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问题时,上课开始就联系生活实际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不知到每天吃的大米是怎样加工的?”等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你们知道100千克稻谷加工后有多少千克大米多少千克米糠呢?”学生回答不出来,就会把目光盯着老师,期待老师给出答案。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疑激趣

教学中的巧设疑问,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整数简便计算时,先出101×3等于多少?学生会及时说出答案,接着再出203×24、106×13、309×18,问:“同学们还能马上口算出来吗?”大多数同学肯定不能,不少学生还会感到茫然。这时老师抓住这一时机,用“猜”的方式一口气报出这些答案分别是, 4872、1378、5526,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想知道吗?”一下子猜就会把学生好奇的兴趣调动起来。于是教师将原理和方法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不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3、练习设趣

学习新知识后,巩固新知识就要靠练习。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并力求做到两点:一是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循序渐近,要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其次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化,根据学生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练习时要避免单调乏味。可设计填空,判断、选择、补充条件、填充问题等多种形式。还可编一些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来提高学生练习,并将口头练习、笔头练习、集体练习、独立练习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让“幽默”贯穿课堂

1、故事幽默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小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故事。因此,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改编成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以激起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比如:上《圆的周长》,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说:“今天,蓝猫向淘气提出挑战,要举行赛跑比赛。”然后一边演示动画课件,一边解说:“他们分别围绕边长是40米的正方形和一个直径是40米的圆形跑,同时到达目的地,蓝猫和淘气都认为自己是冠军,吵得不可开交,下面请你来说说,谁是真正的擂主?”幽默的话语,夸张的语调,故作神秘的样子,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主动参与到验证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来。

2、言语幽默

在兴趣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说“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学生不明其意。教师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声答:“100×2=200只。”师问:“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呢?”学生马上得出是40只。这时学生恍然大悟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这位老师利用幽默的言语,请君入瓮,使得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抽象而有难度的问题,通过教师比拟化的幽默点缀,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都明明白白,幽默与风趣,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意味深长。在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解变得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积极愉快的感觉,保持大脑思维活跃,减弱和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注意“乐中学”,还要讲究“学中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始终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千方百计帮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会数学学习中的快乐。

猜你喜欢

幽默激趣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