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4-05-26王连录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方法

王连录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创建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分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97-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打牢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以后学好数学学科是非常关键的。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准确、灵活、迅速的计算数学题。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数学计算呢?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模式,下面和各位同仁们共同分享。

一、创建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舞台,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天地,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课堂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融洽的课堂氛围。数学学科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尤其需要建立生动融洽的课堂,特别是小学生生性好动,如果在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总是板着脸孔讲课,效果可能是不好的。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尽量使自己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尽量营造和谐的课堂。如《10以内的减法》时,在课堂教学上,我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多么精彩的回答啊!我和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有了和谐生动的课堂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一是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这是计算能力低的原因之一。

二是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算错结果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结果也不会正确。

三是超量训练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老师留的数学题过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赶时间,肯定不会认真做,计算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正确率也就降低了。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既能喂饱学生,也不过量,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疲劳感,学生的计算错误率才会降低。

三、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是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 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是注重算理教学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对于数学概念的不理解和理解出现偏差都会导致计算的错误,在教学中注重算理的教学,让学生透彻的理解概念和公式,就能够打好学生的基础,学生才会在计算能力上有质的飞跃。在教授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注意力要集中,这样才能降低错误率。为了防止学生抄错题,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轻声读边写,这样学生在在读的时候就会认真的看清数字,就不容易超错了,这种方法防止学生抄错题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效,大大降低了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另外,在教学上我还采用其它的很多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