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提问之九度
2014-05-26钱海霞
钱海霞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地殴计课堂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几个方而就如何有效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作了一些探究。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89-01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愿望。课堂提问对数学教学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在教学中被积级地加以运用。然而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提问轻反馈”、“盲目提问”、“先点名再提问”、甚至“假借提问而惩罚学生”等现象,使提问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良好态度
老师的教学态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会跟着老师的引导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因此教师提问题时态度应当积极或中立,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进行课堂提问,引领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回答问题。应避免提问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学生,包括语气、表情、甚至内容本身,它们会降低学生回答的渴望。如“难道我们以前没有讲过吗?”、“你怎么会得出那个答案?”给学生“难堪”,这样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还易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搞好师生关系。
二、知识程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对于成绩居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没计不同的问题和提问方法。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各种方法可能都能接受,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了问题要有针对性外,提问方法宜多采用复习提问,直接提问,顾名思义提问等方式,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和体会。在问题的没计中要使问题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如在新知识教学中提问必须确保诱发学生产生的智力活动是正在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所要求的,即要限制提“综合先前知识”和“与其他章节相联系”的问题。另外提问要有“针对性”,如简单问题提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学生不用思考;困难问题提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他思考了也回答不出来,这些都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还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难易适度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适当就是问题要切合实际。根据教学需要,针对学生实际设问,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肩发学生思考,并善于改变设问的角度,以提高课堂提问的价值。难易适度的数学问题,应当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上来为宜。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
四、适宜广度
教材内容纷繁复杂,很多知识点都可以进行拓展,为了增加学生的认知领域也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拓展。但教师不能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就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没有选择的介绍给学生,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牵负担,不能真正让学生深入领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广度上要把握“度”,应突出重点,同绕难点没置问题,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灵活把握,适当拓展。
五、挖掘深度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数学问题,在注意广度的同时,也要重视挖掘问题的深度。当一个问题被大部分学生解决时,我们可以适当挖掘问题的深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入领会问题本质。对于挖掘问题的深度,教师首先要明确知识点在课程标准和考纲中的要求是什么层次,清楚到底要挖多深,这样提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六、合理坡度
对于一些困难的数学问题,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学生可能会没有思考方向,这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严重的就会打击和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题目也应将问题加以分解,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同答把握数学问题的目的和本质。
七、多变角度
对于课堂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变换角度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种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做到“多题一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思 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八、调节密度
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问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问的交流和互动,并目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
九、控制速度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所以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虚情况,控制好速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力戒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小结至关重要,在课堂结束时提问更要给学生反馈空间,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为了结束而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