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研究

2014-05-26张译匀刘大建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4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对策

张译匀+刘大建

内容摘要: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变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剖析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结合250个有效样本,阐释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测算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针对苏州经济特征,提出未来的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区 空间基尼系数 对策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变量。近10年以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非常迅速,呈现了四大趋势:大量兴起、技术知识密集度加大、价值链呈现全球分布态势、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化融合。苏州自2007年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初步具备了从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条件,进入产业调整的战略转换期。2012年服务业占GDP比重43.29%,全国排名14位,远低于北京、深圳、上海。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比重平均占比高达70%,日本与韩国在50%-60%之间。国际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升级与制造业的动态匹配、融合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集聚区的发展是重要的载体。

文献综述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机制与影响因素展开研究。Daniels(1985)、Beyers(1985)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Goe、Coffey & Gillespie、Eberts& Randal等通过对发达国家都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比较研究中发现,生产性服务是国家服务业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李文秀(2008)、陈建国(2009)、杨勇(2008)、任英华(2010)分别用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聚集指数对我国服务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测算;国内学者刘志彪(2001),郑吉仓(2003),程大中(2008),李江帆、朱胜勇(2008)等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变化的测量进行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有明显的正相关,但是也受到区域内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投资总额等方面的影响。

探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途径的研究。谷永芬(2008),芮明杰、赵小芸(2011)等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发展关系是建立在产业聚集效应的基础之上,从而又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陈继海(2003)将产业集聚的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聚模式、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Eswaran & Kotwal(2002),Lundvall & Borras (1998),植草益(2001),周振华(2003),吕政、刘勇(2006),顾乃华、毕斗斗(2006),来有为(2010)等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制造业规模大小和对服务性中间投入的需求量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目前,苏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最重要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三次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与制造业的互动升级关系尚不紧密。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前景仍然十分严峻,应着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集聚区的植根性,加快对原工业区的转型。苏州应选择符合实际的方式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一)政府重视,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苏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全面推进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政府对服务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12年,苏州市服务业投资完成3071.59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投资分别完成31.28亿元、37.26亿元、269.32亿元和118.34亿元。实地调研中,受访企业对政府扶持也是高度关注,尤其是对融资支持、税负政策、政策公正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期望。

(二)生产性服务业逐年外部化,骨干企业贡献突出

三年来,苏州全市累计共有1061家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二三产分离。从行业分布来看,商贸批零、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分离最多,总数达到758家,占分离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三。2012年,全市分离企业实现地方税收5.3亿元,贡献度较强,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是行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业内中小企业具有极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三)集聚区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2012年末,苏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9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51个,涵盖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大型专业市场等多种形态。

苏州国际科技园经过五期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数码娱乐和行业应用高新科技等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群。截至2012年,苏州全市累计在建、拟建的物流园区(含中心、基地)32家,其中省级物流业集聚区7家,市级物流业集聚区6家。集聚区建设吸引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并开始辐射带动集聚区以外区域的发展。

(四)工业基础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明显

苏州具备发展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基础优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是对苏州工业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六大传统支柱产业。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场。2012年苏州全市工业产值34528.10亿元,年均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28783.65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制造业领域)12366.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3%。苏州以现有制造业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具体如表2所示。endprint

(五)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激发巨大的市场需求,向高端行业拓展

2012年,苏州接包合同额达到55.9亿美元,外包离岸执行额达到30.5亿美元,业务总量占中国大陆的9.1%,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苏州全市有26家全球外包百强企业,业务领域由最初的软件代码编写、软硬件测试等低附加值的业务逐步向行业应用服务、研发设计和咨询服务等高端行业拓展。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存在劣势(见图1),诸如创新能力差、发展方向同质化、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管理落后、服务意识不高、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而生产性服务企业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不规范,政策支持不到位、同行业竞争激烈等、国际化程度低等方面(见图2)。

(一)本土领导型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不够

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企业大多规模小,本土的领导型企业和国际性企业较少。在受访的软件信息行业除华为、新宇等大型企业外,其他则以百人以内的中小规模居多。

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说是源于政府及企业在观念的认知上的不足,受访企业中仅有25%的企业对创新十分重视,研发投入相对较大,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行业领袖企业。而众多企业,则受困于研发经费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现代物流业的标杆企业中外运、新宁物流、德尔达等,主要还是提供仓储、运输、通关服务等传统的生产性服务,而其他众多企业则存在业务同质化程度高、规模小、技术实力差、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行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二)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苏州产业结构面临着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要素到知识要素比例加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将苏州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势必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与之匹配。研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苏州生产性服务的良性发展。

目前,物流战略规划、供应链咨询、会计审计、咨询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多由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承担,多数内资企业更多是承担非核心环节、低附加值的简单业务,比如仓储、运输等。同时,生产性服务企业主要提供的是“订单式”服务,适应性方面被动,其服务缺乏特色、层次低、内容单一、效率差是较为突出问题。

专业对口率低也是制约高端人才培育的一个瓶颈。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应的专业是近10年才缓慢建设起来的,其高层次人才的紧缺性更明显。

(三)FDI生产性服务业循环圈溢出效应低,本土循环圈陷入低端陷阱

截止2012年底,共计有141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苏州,这一群体的特征之一就是服务于其所领导/控制的价值链。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代工模式下吸引FDI投资。这些企业大多使用其母国的生产性服务或选择自带的生产性服务,这都降低了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本土生产性企业的外部化进程。跨国公司逐渐形成符合自身需求标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循环圈,这种状态对国内其他企业的示范辐射效应较弱,对本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基于不同的制造业需求群体,形成了不同的循环群,本土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陷入低端循环圈(见图3)。

(四)产业关联弱,集聚区定位不明确

苏州目前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或者功能区,50%是依托原来的高新区和开发区转化而来,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不太适合生产性服务业。从访谈中了解企业与研发中心、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尚未形成明显的联盟;集聚区内非正式的学习交流组织缺失等原因都是造成了产业联动较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服务定位雷同。

(五)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受制约,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调研结果看,自入驻集聚区后,仅有40%左右的企业主动使用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但是对服务的效果满意度较低,普遍认为提供的现有服务不够专业、效率低,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多元化要求。不同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企业期望从公共平台服务功能获得的服务有所不同,国际科技园内集聚区企业对创业咨询、专业技术、以及高层次人才服务更偏好;物流园内企业则对保税政策、海关政策等更关注;商务与租赁服务企业则倾向于对投资、配套服务。

(六) 企业融资困难,人力资本流动过频

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存在再融资困难的现象。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的资金重要来源之一是创业初期的风投,而成长期内的再融资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物流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只能依赖自身盈利或者股东来获得再投资。除资金短缺外,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基本都是沿用制造业的分析工具,主要有反映行业集中度指标、空间基尼系数指标、区位商和EG指标,本课题选择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测算分析。

(一)空间基尼系数测算

Hoover(1936)、Krugman(1991)等人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coefficient)来测算某个区域某个行业的集聚程度。

G=∑(Xi-Si)2 G(0≤G≤1)的数值越大表明产业的行业集聚度越高。

其中,Xi-i区域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i区域某个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行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通过对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见表3),可以得出以下三个重要结论:一是苏州生产性服务业聚集水平整体不高,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差异程度明显。二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的集聚水平高于其他服务业;三是近五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二)区位商测算endprint

区位商(location queotient-LQ)是用来衡量地域分工深度或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是对区域某一产业现对集中程度的度量。企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专业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企业联盟的形成。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公式为:

其中,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表示具有行业优势,LQij大于1且聚集度较高,当LQij小于1表示行业劣势,集聚度非常低。

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而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在0.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集聚程度最弱仅为0.44。

集聚度实证测度分析的结果与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与苏州制造业FDI比例过高,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经验借鉴

美国纽约主要采取以曼哈顿区为中心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引发技术革命是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的驱动力,高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分布为纽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引导集聚的发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本东京商圈是以总部控制经济,发达的金融业和物流服务为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首都优势,发展信息技术类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为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深圳重点推进以创意设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放和创新是源动力。同时,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印度承接外包服务集聚模式。政府对计算机软件服务及其衍生产业的鼓励,并适时推出相应政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建立了一系列的软件外包集聚区,通过大规模出口,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苏州应以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为目标区域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形成专业化总部经济基地:一是选择在长三角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长、处于转型升级加速期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机械装备等;二是选择在苏州市城区内有研发、教育、大型企业支撑的行业,如纳米技术相关行业;三是选择起点较高的新兴行业门类,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对人才、技术等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发展平台。

先进制造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控制着价值链的上游,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高标准的专业服务满足先进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同时,由于涉及到制造业的一些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其内部生产性服务尤其是研发的外部化受到较大的制约。苏州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本土研发机构以项目为纽带进行合作创新,鼓励先进制造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互动与匹配,促进两者技术与知识的互补,突破空间限制,形成虚拟集聚。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M,Co-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N].Working Paper,2004

2.黄莉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3.陈志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endprint

区位商(location queotient-LQ)是用来衡量地域分工深度或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是对区域某一产业现对集中程度的度量。企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专业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企业联盟的形成。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公式为:

其中,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表示具有行业优势,LQij大于1且聚集度较高,当LQij小于1表示行业劣势,集聚度非常低。

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而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在0.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集聚程度最弱仅为0.44。

集聚度实证测度分析的结果与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与苏州制造业FDI比例过高,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经验借鉴

美国纽约主要采取以曼哈顿区为中心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引发技术革命是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的驱动力,高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分布为纽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引导集聚的发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本东京商圈是以总部控制经济,发达的金融业和物流服务为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首都优势,发展信息技术类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为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深圳重点推进以创意设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放和创新是源动力。同时,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印度承接外包服务集聚模式。政府对计算机软件服务及其衍生产业的鼓励,并适时推出相应政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建立了一系列的软件外包集聚区,通过大规模出口,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苏州应以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为目标区域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形成专业化总部经济基地:一是选择在长三角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长、处于转型升级加速期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机械装备等;二是选择在苏州市城区内有研发、教育、大型企业支撑的行业,如纳米技术相关行业;三是选择起点较高的新兴行业门类,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对人才、技术等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发展平台。

先进制造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控制着价值链的上游,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高标准的专业服务满足先进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同时,由于涉及到制造业的一些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其内部生产性服务尤其是研发的外部化受到较大的制约。苏州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本土研发机构以项目为纽带进行合作创新,鼓励先进制造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互动与匹配,促进两者技术与知识的互补,突破空间限制,形成虚拟集聚。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M,Co-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N].Working Paper,2004

2.黄莉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3.陈志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endprint

区位商(location queotient-LQ)是用来衡量地域分工深度或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是对区域某一产业现对集中程度的度量。企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专业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企业联盟的形成。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公式为:

其中,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区j表示具有行业优势,LQij大于1且聚集度较高,当LQij小于1表示行业劣势,集聚度非常低。

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苏州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而传统服务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区位商在0.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集聚程度最弱仅为0.44。

集聚度实证测度分析的结果与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与苏州制造业FDI比例过高,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苏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经验借鉴

美国纽约主要采取以曼哈顿区为中心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引发技术革命是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的驱动力,高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分布为纽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引导集聚的发展,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本东京商圈是以总部控制经济,发达的金融业和物流服务为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首都优势,发展信息技术类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为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物流和交通运输服务。深圳重点推进以创意设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放和创新是源动力。同时,政府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印度承接外包服务集聚模式。政府对计算机软件服务及其衍生产业的鼓励,并适时推出相应政策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建立了一系列的软件外包集聚区,通过大规模出口,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苏州应以战略性资源丰富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为目标区域打造企业总部集聚区,形成专业化总部经济基地:一是选择在长三角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长、处于转型升级加速期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机械装备等;二是选择在苏州市城区内有研发、教育、大型企业支撑的行业,如纳米技术相关行业;三是选择起点较高的新兴行业门类,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对人才、技术等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发展平台。

先进制造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控制着价值链的上游,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高标准的专业服务满足先进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同时,由于涉及到制造业的一些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其内部生产性服务尤其是研发的外部化受到较大的制约。苏州应鼓励先进制造业与本土研发机构以项目为纽带进行合作创新,鼓励先进制造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互动与匹配,促进两者技术与知识的互补,突破空间限制,形成虚拟集聚。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M,Co-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N].Working Paper,2004

2.黄莉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关系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3.陈志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统计分析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