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每朵花开的声音

2014-05-26郭青红

郭青红

摘 要: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力争做到每个学生均要发展,不求同样的发展;每个学生均要合格,不求同样的规格;每个学生均要快乐,不求同样的乐趣。

关键词:平等对待;精心设置;细心呵护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2

农村小学每学期都要开展上“三课”活动,一轮听下来,笔者忽然发现一个怪圈:课堂成了十几个优等生表演的舞台,举手回答优等生,读书板演优等生。其余的同学成为了忠实的听众和观众,少数调皮的学生甚至开始不耐烦,开起了小差,做起了小动作,俨然成为了课堂的旁观者、多余人。回顾自己的日常课堂,不禁汗颜,虽不尽如此,但也绝大多数是优等生唱主角。冷静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每个班学生学业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老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常喊优等生回答问题,优等生锻炼的机会很多,变得更加自信,那些性格内向的,不好表现的虽然坐在那儿听,也不是不会,但羞于举手,长期就养成了一种惰性,部分后进生本来就不会,就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了,甚至还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开始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长此以往,班级两级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那部分羞于表现的同学的思维发展令人堪忧。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民主的课堂是人人参与的课堂。它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

一、平等尊重——照耀心灵的阳光

民主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尊重学生,将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突发奇想,让他们的思想放飞,言语不受约束,尽显自己的风采。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并不可怕,师生是朋友、伙伴,从而以宽松的心态,活跃的思维,更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

平等尊重不是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细节上。营造真正民主的课堂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课堂中,老师竖起的大拇指,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弯腰侧身、一次等待、一个抚摸,都是照耀孩子心灵的一缕缕阳光,如果经常这样“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何愁课堂中不会有更多的精彩呢!

二、精心设置——主体参与的沃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课堂生动起来!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就要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创设活动情境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学习《九寨沟》一文,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九寨沟犹如人间仙境,一走进景区,就好像走进了童话世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游览,好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进入了课文的学习。置身课文的情境,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能极大的激发兴趣,学习《哪吒闹海》,孩子们就是一个个小哪吒,学习《九寨沟》,孩子们就是小游客,学习《航天飞机》,孩子们又成了一架架航天飞机或者普通飞机……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构建起一个浓郁的情感场,吸引更多的孩子走进其间,感受其间,在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

2.多读书、多表演,让课堂活动起来!

读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为了搞活课堂教学,可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法:读词、读句、读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个人朗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这里的读书是引领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的一种手段,让性格内向、思维偏慢的孩子克服自卑,给他们更多更好的表现机会锻炼自己,不再是沉默的观众,不再是课堂的多余人。

表演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越小的孩子越好表现。表演课文内容极大地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学生乐在其中,悟在其中。《九色鹿》、《哪吒闹海》、《青蛙看海》都是很好的适宜儿童表演的课文。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中的表演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经典。教师只有走近学生,想学生所想,顺学生所意,保留一颗童心,我们的课堂才会少一些单调、古板,那样学生才不会学得被动与疲乏。

3.多合作、多讨论,让课堂激动起来!

课堂讨论是一种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精心设计小组合作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及讨论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研究和把握课堂讨论的艺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有助于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对挖掘学生个人内在潜能、增强互助、团结协作、创新意识都大有裨益。

4.分层设置目标、问题,让课堂灵动起来!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都不同。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分层设置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问题不是面对一个学生设计,而是让全体学生在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尊重差异,互相补充,逐步感悟,逐渐提升。布置分层作业,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只有获得了成功,才会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课堂方能因此而灵动,因此而生机勃勃。

三、细心呵护,润泽生命的雨露

1.等待,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她思考的时间,给她努力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帮其自悟自得。那么,更多的后进学生才能从容面对,自信地抬起头,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老师相信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在“我能行”的体验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2.意外,也许会生成更多的美丽。

民主的语文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造成教学秩序的暂时失控,但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相反,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高潮,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一只蜜蜂飞进安静的课堂,造就了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日记;《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学生在插图“母亲”脸上的添画,带来了对人物更深的感悟。课堂,也许会因意外更加生动活泼,生成更多的美丽。

3.评价,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是一道简单数学题的对还是错,必须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理解学生的独特表现,就是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就会主动去欣赏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短”,就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宽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赏识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