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泽 特色引领

2014-05-26李菊梅

李菊梅

摘 要:笔者一直认为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学校没有文化的孕育,可以说就没有品位。因此,一所好的学校都应有其内在的文化特色——先进的发展理念,让其成为学校的灵魂。这样对内可以凝心聚力,对外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

关键词:特色滋润;特色引导;推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5-2

扬州市汶河小学创办于1912年,历经百年的发展变革,勇立教育教学改革潮头,与时俱进。为使百年名校焕发少年精神,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近年来,我校开始挖掘百年老校经久不衰的“汶河之魂”,并有意识地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回到文化的视野,去自觉建构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我校致力于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融为一体,提出了“培养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的办学理念,通过顶层设计培育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和“经典诵读”。如今,它们已经成为汶河的两张名片。

一、特色滋润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建构、发展、成熟的过程,学校特色是教师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如同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导,教师的发展同样需要引领。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经历由平凡到优秀的痛苦转变,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革新。

教师的专业发展绝非一朝一夕,需要学校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激发其成长的内驱力,搭建发展平台,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切实体验到职业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汶河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采用了思想上“导”、行为上“扶”的方法,促使教师在实践中锤炼教艺,在思辨中提升智慧,在研究中拓展视野。

1.文化浸润。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来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显而易见,教师要实现卓越成长,事业成功,就必须用阅读去搭建一座成长与成功对接的桥梁。岁月的磨砺、文化的积淀让汶河彰显出厚重、理性、从容的教育风度。在这个学习文化场中,老师们把读书贯穿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实现专业上的自我超越和共同成长。我校教师读书起始于“指令性阅读”,即每学期学校指定阅读一本文化名著,然后交流学习心得;拓展于“专题化阅读”,即由教师自己选定读书专题,进行文本阅读、摘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致力于“潜沉式阅读”,即每周学校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教师各取所需,静心阅读,沉心思考,主动汲取知识营养。于是,读书成为校园里教师的一道美丽风景,“享受阅读”成为教师追求的生活方式。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使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在交流中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开设“银杏讲坛”,让老师们交流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感悟。在学校的例会时间,专门安排了“银杏讲坛”这一程序,每次有2名老师主讲,内容可以是教学中的偶得,也可以是实践中的困惑,可以是不同观点的碰撞,也可以是生活中的花絮。在这个讲坛上,主讲人得到了锻炼,听众的思想得到了碰撞。

2.教育实践。围绕“经典诵读”这一特色,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每一项活动对教师的成长均起到了引领作用。“课堂演练场”是我们推出的一项诵读课外阅读指导特色活动,参加“课堂演练场”的上课老师需要通盘考虑,精心准备,尽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和听课老师,全体备课组成员参与听课,且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课进行点评,提高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实行名师带动策略。名师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对教育新生代的影响作用很大,所以,名师们主动和青年教师结成帮带对子。通过耳濡目染,青年教师们教学技艺渐好,教育功底渐厚,逐渐成长为教学业务骨干。

3.课程开发。“学校的特色在课程,学生的特质也在课程。”特色课程是在学校文化的观照下形成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课程本身相匹配的知识结构。教师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人物和主导力量,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行动研究方式,使教师有了“问题”意识,养成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来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的思维,构筑起了发展的平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反思、不断扬弃,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校开发的国学读本有《银杏读本》《正谊书院国学堂》等校本教材,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的文学经典。通过走进经典,教师丰富自己的文化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文化品位,增强写作能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富有学者涵养的教师。崇尚阅读经典,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具有教育智慧与人格力量,让教育的发展保持旺盛的朝气与活力。教师对相关的经典有了足够的理解后再开始备课,就会让课堂充满灵气。教师的阅读是让学生课堂生活幸福无比的前提,也是让教师的“一枝梅花”变成“一个春天”的保证。经典阅读的延伸化成了教师的人文修养与文化气象,也增强了教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教师成长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文化应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学校发展强大的内驱力,更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汶河秉承“教师发展学校”的观点,认为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是人,重点是有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的创新主体——教师。教师的教学创新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特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和学校携手前行,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双赢目标。

1.课题推动。以科研为引领,促进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已经成为汶河教师的一种共识,更是学校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创建特色学校的内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找准突破口、挖掘学校办学特色、凝练特色理论,进而指导学校特色建设实践。课题研究成了学校特色形成的助推器。学校在认真研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创设情境 自主尝试→质疑问难 合作探究→运用迁移 评析反馈→目标检测 总结反思”为主要流程的“引探”课堂教学模式。模式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逐步建立起情景式教学课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此模式被评为“扬州市优秀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市中小学优秀教学模式论证会上交流。2012年,省级规划课题《小学生积极情感培养策略研究》成为学校新的龙头课题。在我们学校,课题研究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张网。这是一张以学校的主课题的推进为经线,以部门、年级组、教研组的子课题为纬线的教科研网络。正是这张网凝聚了一大批有热情、志同道合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才使课题研究冲破阻碍结出硕果。课题研究在成就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又推动了学校特色创建向纵深发展。endprint

2.项目推动。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可以通过挖掘本校现有的各种潜力和优势,形成独特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及潜能的需要。因此,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必须寻找课程建设特色的突破,这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重新审视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2012年,学校开始打造北柳校区依托董子祠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继续深化国学教育,修建后的正谊书院充分挖掘董仲舒儒学文化精髓,开设国学特色教育班,着力培养知书达理、学贯中西的中国心、世界人。国学语文方面,学校穿插使用两套教材,相互取长补短。开发了《走近董仲舒》《有趣的汉字》《浩瀚的诗词》等校本教材,组建了古筝、书画、围棋等精品社团,成立董子国学传播中心,致力于国学传播和培训服务以及董子文化交流研讨。

3.活动推动。近两年,“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公益推广活动之“我们的节日—中秋”诗会多次走进正谊书院。诗会上,咏月诗是永恒的主题。师生合作的一首首咏月经典或吟或诵或唱,让人回味无穷。正谊书院国学班的学生齐坐在董子祠中的蒲垫上吟诵《弟子规》。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听众们穿越时空,使人领略到不一样的经典风采和别样的视听享受。学校通过举办传统节日诵读、经典诵读大赛、书香家庭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师生领略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2011年,学校承办了扬州市经典诵读经验推广交流会,精彩纷呈的国学活动让与会者耳目一新,学校被评为“扬州市首批经典诵读示范校”。

三、特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特色是教育的品牌,是学校的文化,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外显,其出发点是以学生为本。学校特色发展,其终极目标都必须是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发展,一切皆是枉然!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与特点,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束缚儿童的手脚,更不能用成人的观念绑架儿童的思维。基于这种思考,我们紧紧依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德育工作进行主动变革,引导儿童知晓、辨别、实践,追求真善美。

1.关注生活。学校在特色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因素,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几年来,我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孩子们带着高尚的情感走进多彩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2.团结合作。因为每个活动主题都是学生们自主研究决定产生的,所以集体的目标代表了努力的方向,大家都清楚许多工作都要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只有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才能完成。2012年,五年级15个班级全员投入,学生自己投票确定研究选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参观、调查、访谈、讨论……他们先后召开了15场听证会,精彩纷呈。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合作,提高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在各小组汇报时,每一个人每一个组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现自己,但他们更加懂得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3.敢于创新。随着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的思维日渐开阔,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再自己发现新的问题。他们培养发展自己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学习掌握开展探索和研究的必要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显示出独立自主性。他们积极主动地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识别和处理复杂的问题,并做出理由充分、合乎伦理的决定。

汶河小学以理性的态度审视自己的文化,以包容的心态借鉴外来文化,准确把握了学校自身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特质,使学校文化显示出丰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时代性。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其实就是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软实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精神的成长,学校特色发展的精髓是文化,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那才是教育的原点,我们追求的真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