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阅读”让绘本阅读更有效

2014-05-26朱静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情景经验绘本

朱静

绘本,因其拥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景,成为孩子学习的载体。《纲要》中也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然而,学龄前幼儿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学习的,所以,我们发现单一的绘本阅读形式,会让幼儿处于被动了解绘本故事的状态,不利于幼儿的拓展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背景,“情景阅读”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研究的视线。我园在对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及利用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运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层面的体验,更能诱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浅析绘本情景阅读的三大前提

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幼儿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因此,利用绘本进行情景阅读,我们要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前期经验以及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有准备地带领幼儿走进快乐美丽的阅读世界。

1.情景阅读——从孩子年龄特点出发

幼儿的学习易受年龄特点的影响,而不同的年龄,对情景创设的敏感度也不同。心理研究表明,3岁左右,幼儿开始对故事产生兴趣并能够理解了,年龄越小的幼儿,创设的情景会越能对他们理解绘本产生影响。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理解水平、词汇、语言表达会更丰富,到了大班,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会自然地就画面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进行讨论,而且在倾听的过程中,也会有更丰富的体验,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所以能更流利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小班,我们在进行绘本阅读《黄色的,是蝴蝶吗?》的教学中,我们将绘本中的情景迁移到真实的情景中,创设了公园、农场、工地、马路等不同的场景,由老师带领幼儿在抓蝴蝶的过程中,走进不同的场景,在游戏中去感知故事的主线,并迁移幼儿已经有过的生活经验,倾听孩子的声音,体验孩子一路的经验,发现他们的兴趣,并寻求绘本中的内容与幼儿的契合点,使幼儿在游戏情景中学的更轻松,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

2.情景阅读——从孩子前期经验着手

幼儿的前期经验是幼儿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情景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考虑到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各领域学习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和新的经验的切合点,设置教学情景。例如在教学活动《獾的美餐》中,执教教师在活动前就一起和孩子对“獾”是一种什么动物进行了了解,使孩子在活动前就知道“獾”是杂食动物,这样,孩子对进入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就有了一定的铺垫,也使孩子不会在活动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使活动停滞或无法和老师一起互动回应。

3.情景阅读——从孩子培养目标行进

情景创设需要紧扣绘本的内容,凸显学习重点,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注意到了对提问进行系统考量,在实施活动时,有的放矢地加以运用, 比如在绘本《一步一步走啊走》教学活动中,三次出现小动物时,教师运用的提问方法就不同,在三次观察画面的时候,她提供的线索越来越少,体现了难度的递增,激发了幼儿的联想,使孩子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断递进、上升,并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同时,在二次阅读时,出现的PPT也不同,大图小图的转换运用,留给了幼儿思考的空间,使整个活动更加充满寓味和趣味。

二、创设情景阅读的三大媒介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在绘本阅读前、过程中或是阅读后,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媒介充分展现绘本,从而让幼儿更细致入微地感受绘本、阅读绘本。

1.音乐渲染——营造阅读情境

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普通的绘本图片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因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绘本阅读活动中,无疑是给阅读带来了一股活力。多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变成了赏心悦目、富于变化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大班绘本情景阅读《两棵树》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用投影机播放大大的绘本图片,配上了优美感人的音乐,幼儿被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激情的朗诵所征服,陶醉于大树和小树深厚友情的情景中。当教师点击画面一堵高墙阻隔了两个朋友时,小朋友们的心一下子被吊起来,为好朋友无法见面而感到遗憾和痛苦,并纷纷主动地为两棵树的重新见面而出谋划策。

2.游戏扮演——体验阅读情景

在中班组开展的情景阅读活动《不和陌生人说话》中,当老师戴上墨镜、穿上工作服和邀请的大班孩子一起表演时,孩子们随着游戏的开展一个个被吸引了,就像身临其境一样,和表演者一起感知、一起应付:“当碰到陌生人的诱骗时,该如何面对、解决?”有的孩子甚至比表演者都着急:“不行,不能跟他走,他是陌生人……”可见,孩子们在逼真的游戏中学到了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安全意识。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景,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载体。同时,游戏的情境随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

3.融入生活——深入阅读情景

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当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或是阅读之后,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了伙伴的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他们有时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是简短语言以示回应,这也是幼儿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探究绘本。比如在绘本《奇妙的声音》中,教师就是通过幼儿自身身体所发出的有趣的声音,引发幼儿对各种声音产生兴趣,创设出一个个生活情景,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引发幼儿阅读兴趣。endprint

三、发挥情景阅读作用的三大途径

绘本之所以收到大部分幼儿的喜爱,不仅仅是绘本的图画精美,语言生动,更重要的原因是绘本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幼儿能从绘本之中找到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影子,无论故事情节多么离奇,画面怎么夸张,总能在绘本里面产生熟悉感,进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1.精选绘本,感受快乐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所有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认识了绘本的根本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要从好玩、讲道理、有意境、画面美四方面为孩子精心选择一本合适的绘本。给了一个孩子美好的图书就是给了一个美好的人生。给了一个孩子糟糕的图书,就是给了孩子一个糟糕的人生。

2.深挖价值,丰富内容

选择一个合适的绘本后怎样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进行独特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这里需要更多的是我们教师对学前教育的目标和认知与把握。我们要从整合、文本的整理及独特设计三方面去充盈、丰满内容中的血和肉。当阅读内容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以角色扮演等方式模仿其中的言行,从而加深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为此,我们创设与绘本相关的游戏情景,促使幼儿加深对绘本的喜爱。绘本《朱家故事》,老师运用了妈妈离开前后,朱先生和儿子的表现,借用情节起伏波折的对比,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使孩子不但提高语言的水平,更多地关注了孩子的德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情感的提升。

3.亲历感受,促进理解

从感受到理解,一定需要孩子的生活经验做桥梁。在《朱家故事》,教师一开始便通过孩子自身的经验导入课题,在进行绘本的深入阅读时,采用了多种途径,比如让孩子学学朱先生是怎么坐的,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学学朱先生和孩子的对话等,鼓励幼儿从现有的经验出发,并以一定的语言情境内容表达想法,使孩子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下获得经验。老师在多次提问中,都能有所指向性。比如“如果现在你面前摆了你喜欢的食物,你会怎么样?”“如果是你,三顿大餐没吃到,会怎样?”这样的问题设计,基于幼儿的经验,更利于孩子理解绘本中角色的心理特点,便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情景阅读可以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方式,可以成为教师轻松教学的方式。但这两种“可能”都要靠教师为以上三点努力,方能将“可能”变为现实。在幼儿园开展情景阅读活动中,巧妙合理地借助情景教学,可以使幼儿想阅读、并乐意阅读,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附属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景经验绘本
情景交际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绘本
绘本
绘本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