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之我见

2014-05-26黄秀娟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活动区区角创设

黄秀娟

一、渗透课程主题,选择与课程设置相佐的区域内容

提到活动区的创设,不少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老师)要创设哪些活动区?教室这么大,我(老师)该怎么规划布置?于是从区域的选择、划分到布置,老师一手操纵和策划,少有对孩子意愿的尊重和选择;少有对孩子经验兴趣的观察了解,也缺乏对班级课程和活动区创设之间关系、价值的综合思考和判断。

选取课程设置中相应的领域探索内容渗透到活动区的环境中去,让孩子有机会在材料的操作摆弄中(或在课程实施前自发探索,或在课程实施后延续探索)获取知识、提升经验、积累方法,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孩子在区角环境材料中的操作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提高质量和效率。

数学区。有关数学探索的内容是恒定又持续在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中的。包括数、量、形、排序的规律观察和表现等等。

教师可以搜集运用某种物体的不同特征,组织实现材料的综合教育功能(比如家庭中常用的保鲜膜内的圆柱形纸芯,根据需要包装不同的颜色、或切割得高低不一、或收集直径不同的柱形纸芯等等。如此,无论是数量、排序、规律的探索活动,孩子均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自然展开);可以利用美工泥工板、废旧的酸奶托盘等,制作变通成孩子数学活动时的操作材料和工具(比如,在泥工板的另一面划线让孩子在上面排列点数,在白色的酸奶瓶或托盘上进行规律排序的装饰表现);可以有意识收集孩子所订阅的画报中的益智夹页,丰富区域,了解孩子对相关活动的兴趣倾向和发展水平(比如,很多孩子家中的旧刊物《东方娃娃》、《幼儿画报》、《小聪仔》等刊物);可以收集当季的种子作物,作为操作活动的对象排列点数等等(比如花生、蚕豆、玉米等等)。

科学区。科学区的创设应当紧紧围绕教师预设的科学探索内容、孩子兴趣生成的科学探索内容开展,同时,体现季节特征。在布置科学区时,可以用背景图片展示的方式,将师幼收集到的各种有关科学知识的挂图、教师拍摄的体现探索过程的照片以及师幼协作的记录图表等,进行汇总、组合、张贴,作为区角的背景,及时展示并更新;可以用物品自然陈列的方式,将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科学探索时孩子自发携带的各种材料、工具等物品归类陈列,供幼儿自由摆弄操作。应当注意的是:在科学区角中,课程主题的更换和幼儿兴趣的转移所带来的区角环境和材料的变换,一定要在集体中以商榷的方式形成共识,以处理好孩子的兴趣差异和探索水平差异——既便于一部分孩子对新主题内容的探索,又满足另一部分孩子对原有主题的持续研究。

二、体现幼儿意愿,提供幼儿参与建设活动区的机会

教师日常对活动区幼儿的观察积累是规划调整的依据,而幼儿自身的感受和经验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除了小班幼儿刚入园的第一学期,其他学期,教师在活动区的创设和更新中都可以邀请幼儿对班级活动区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有意识的询问和商量,不仅会让教师获得有价值的意见,更让孩子的角色意识从活动区的被动接受者渐渐易位成活动区创设的积极参与者。

以自然区角、图书区角为例。从物质材料的层面看,老师不可能呈现出班级所有孩子见识过的种植或饲养对象,也不可能囊括所有孩子阅读过的优秀读物。因此对于区角材料的更新,让孩子自己做区角建设的小主人:从孩子的角度将孩子眼中诸如“不一样的”或“更有趣的”的材料主动推荐、及时丰富,会让孩子们对这种相对静态化的区角发生兴趣,从而产生持续的关注和参与探索的态度。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所观察理解的孩子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和发展意义和实际参与活动时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又有所不同——更多的个性化的观察发现和理解体悟是潜藏在参与投入区角活动中孩子的内心深处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某次活动后,面向某个区角的活动中的孩子询问意见:

在这个区角玩得开心吗?

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觉得不方便的地方?

你希望区角里再多些什么?

也可以在班级的某个固定的谈话时间段(比如晨间谈话),面向群体孩子,做必要的调查和统计,征求意见:

有的区角没有人玩,有的区角人又嫌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大家该怎么办?

有没有区角里的材料需要再添(去)一些东西?

大家觉得我们的活动区角可以怎样布置?

如此,让孩子参与活动区的建设,说出自己在活动区的感受、发现、建议,一方面帮助孩子表达了自己,一方面又让集体中的孩子分享了经验,更让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平,明确了活动区进一步调整的方向和策略。

三、密切家园合作,让家长理解并参与班级活动区的建设

活动区的深入开展和正常化开展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家与园的有效合作——材料的收集和更新、经验的准备和提升等,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将有关活动区开展与幼儿发展的理念在家园工作中予以体现,改变过去家长在活动区建设中所处的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配合局面,让家长深入理解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区建设中来:

学期初,针对活动区创设开展“家长总动员”,让家长“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告诉家长幼儿园为什么要设立“活动区”,“活动区”对孩子成长发展的意义;简单介绍班级老师、孩子对本学期班级活动区的规划,以及选择该规划的理由,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家长在这学期在配合的过程中,在物质材料和知识经验准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不简单包办,让孩子参与准备收集的过程;如耐心应对孩子的提问,等等。

学期中,定期展示活动区开展活动的情况,让家长体验“付出”之后的“收获”的喜悦:

将幼儿在活动区的观察操作等一系列发现、探索的过程以及成果,用文字或图片记录的方式展示出来;将家长在学期中途对活动区的调整和更新工作中的主动配合事例介绍并展现出来(以角色游戏为例,请家长对某些角色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技术上”的指导,如:医院、蛋糕店等的主题;邀请家长在家长开放日对幼儿的活动区以及活动区中的幼儿进行观察,体验孩子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日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体验参与区角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学期结束后,妥善整理好活动区的物品,及时做好各种物品的归还、保管工作。以避免某些收集工作的重复劳动。

综上所述,家长能够理解并参与了整活动区的实施,又在各种记录和观察中见证了幼儿在活动区中的发展和变化。因为家庭的配合,活动区探索的时间地点将会延伸、扩展到家庭以及家庭以外的地方。随着活动区的展开,孩子在成长,老师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活动区的组织开展,将幼儿、老师、家长紧密地整合成了一个教育的共同体。伴随着孩子所感兴趣的游戏和探索,家与园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交流和配合。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大明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区区角创设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
寓学于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