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意义

2014-05-26于利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提问意义小学数学

于利飞

摘 要: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提问,虽然说并非每一堂课都要进行提问,但是几乎大部分的课堂都会涉及到提问,那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问,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教师有没有思考过呢,提问并非是问了提问而提问,而是一种引导方式,或者是一种信息反馈收集方式。该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提升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71-01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容,应该要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其效果和质量。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引导以及主动性调动都能够产生影响。其实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精心的编排,是加强和学生交流的途径。良好的提问,可以瞬间带动整个课堂的节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这一过程是自然的。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由教师一人从头说到尾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课堂提问几乎就是成为了没有意义的环节,教师不会对问题进行过多的思索,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答案,单纯的当成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工具。

1 现有的部分问题

1.1 问题太多,学生被动接受

小学课堂教学的提问几乎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学生主动的提问是比较少的,说明教学的主体并没有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师的这种提问不仅频繁,而且主动,没有引导性,单纯的就问题而进行提问,目的也只是答案,因此导致了学生形成了被动的思维方式。

1.2 教师提问的频率偏高

现在普遍存在教师提问频率过高、无效性提问过多的现象。由于问题多、答案死板,且部分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小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从而总是频繁地重复问题,导致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误导性理解;有些教师甚至借助重复问题来拖延时间。这种无效性提问,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会让学生误认为这些问题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1.3 教师存在偏向部分学生答题的现象

教师提问的难度无法兼顾全部学生,难以依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为了保证课堂问答的顺利,相对于不举手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选择举手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相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时,要求齐声回答的比重偏高,这些情况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养成“混水摸鱼”的思维习惯。

1.4 教师对学生答题的评价过于单一、平淡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基本上分为判断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和消极性反馈等四种情况。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判断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但是课堂评价的语言缺乏针对性,常常使用了一些如“对”“错”“很好”“非常好”和“棒极了”等语意带有模糊性的词汇,显得有些简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追问,延伸性和扩展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2 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 选择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2.2 问题类型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应尽量减少。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较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问题应当指向明确,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2.3 结合教学进程来编排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要具备探索性,而这一要求就需要对提问进行精心的编排,让提问的答案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甚至是省略号,在问题的答案之后会引出更多的问题,加深思索深度,逐渐的进入教学内容的深层,这样就起到了对问题的探索性目的,激发了学习兴趣。

探索性的问题往往会改变一个课题的节奏,通常课题教学节奏比较快,我们适当的使用提问来放慢节奏,并且提问的初期,答案往往会被忽略,因此通过探索性问题,可以在获得答案之后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这样就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后面更加重要的问题上,也就是抛砖引玉,通过连环式的问题,来不断进入教学内容的中心,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新的情境。

2.4 提升问题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过于平白直叙,往往缺乏趣味性,学生会有乏味感,兴趣索然,所以不会有较大的效果。教师进行问题编排的时候,应该要改变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增加问题的新颖度,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可以愉快的去接受。

2.5 提问的机会选择

好的问题应该是在对的时间点出现,在一堂课程中,提问并非随时都合适,而是由那么几个关键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顾忌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的态度和反应,以此来确定时机。

通常教师进行提问之前都是经过思索和演练的,那么提问就会出现在课前复习、新课引入、信息反馈以及总结这几个地方。一节课的提问次数要有所限制,否则课程节奏太慢,内容较为空洞,所以备课的时候要仔细的琢磨问题的时机应用。

例如,课程的初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的回归到课堂,因此通过提问来进行思维的复苏,向他们提出一些记忆性问题,能够让学生激发兴趣;课程进入中期,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因此可以对一些理论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进行提出,让他们持续的处于思索状态;到了后期,学生的思维处于倦怠的状态,那么就不要进行新内容的引入,而是一些巩固性问题,甚至是非教学性问题,目的在于保持他们的兴趣。

2.6 提问对象的选择

教学中学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能力差距,因此提问的时候,要根据整体的学生水平来进行调节难度,提问的时候,若是问题是比较难的,则应该选择能力强的学生,相对问题简单的就对能力差一些的学生,这样不会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打击,而且也能够照顾到不同水平段的学生。

2.7 有效处理问答结果

教师的提问若是学生无法解答,那么也不能够采用责罚的方式,可以先试着引导,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学生感觉尊严受辱,这是进行良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若是学生在引导下也无法进行解答,那么就说明在这一水平段的学生可能都会存在类似问题,可以稍微的对这块知识进行补充或回顾,在学生解答出来时,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够增加他们的信心。

教师不要将注意力放到问题答案的对错上,问题是一种方式和过程,虽然过程重要,但是我们更需要过程所得到的结果,问题的答案往往反应了教学效果,是教学的信息反馈,我们要学会如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意义小学数学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