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纪委是如何构成的
2014-05-26冯军旗
冯军旗
1978年多位高级干部在中央纪委的汇合,是特殊形势下的特殊形态,是老干部大规模复出的先声,也是党的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设立了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各级监察委员会取代了纪律检查委员会。1966年“文革”爆发后,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取消了设立党的监察机关的条款。“文革”结束后,1977年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中提出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此后,恢复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被提上日程。
1978年,中组部就中央纪委领导集体组成问题先后三次向中央提交报告,候选人数在第二次报告时增加到88人,第三次报告时增加到99人,后来又增加1人,最终形成了100人的新一届中央纪委领导集体,其中书记、副书记15人,常委24人,委员61人,陈云为第一书记。1980年2月,又增补赵毅敏为中央纪委副书记兼秘书长。
笔者考察了这一届中央纪委领导集体的构成,为了方便起见,只对常委以上的40人(包括赵毅敏)进行统计分析。
从基本的人口学特征来看,40人全部为清一色的汉族,其中男性37人,占92.5%,女性3人,占7.5%。三位女性邓颖超、章蕴和帅孟奇全部从事过全国妇联的领导工作。从年龄来看,40人平均年龄72.1岁,年龄最大的帅孟奇81岁,最小的胡耀邦和马国瑞63岁。其中60~69岁年龄段的10人,占25%;70~75岁年龄段的24人,占60%;75岁以上年龄段的6人,占15%。中央纪委常委以上的领导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的干部,为之后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埋下了伏笔。
从党龄上看,平均党龄49.3年,党龄最长的方志纯为54年,最短的阎秀峰为42年。党龄在49~54年的高达31人,占77.5%,而这其中党龄为53年的12人,党龄为52年的8人。如何解释这种入党时间密集于1925~1926年的现象?从这些干部的简历、传记、年谱乃至纪念文集等资料来看,他们大多是通过从事工农运动走上革命道路的,而1925年和1926年正是工农运动大发展的时期。这些干部如此密集地在1925~1926年入党是和当时全国工农运动高涨的总形势息息相关的。
从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15人,占37.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10人,占25%;大学文化程度的15人,占37.5%。从籍贯来看,湖南籍的13人,占32.5%;河南籍的5人,占12.5%;河北籍的5人,占12.5%;湖北籍的4人,占10%。其他还有山西籍的3人,四川籍的2人,陕西籍的2人,江西、安徽、上海、山东、辽宁和黑龙江籍的各1人。从籍贯分布特点来看,具有某种程度的集群性。湖南、湖北、河南和河北四省高达27人,占67.5%。
如何解释这种不均衡基础上的精英集群现象?与这几个省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中心有关。这些省份,特别是山区,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往往交通不便,有利于革命中心的形成;加上山区人地结构紧张,阶级矛盾尖锐,具有成为革命中心的经济基础。因此产生了多个革命根据地,成为孕育革命精英的摇篮。再加上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李先念等人的领导和带动,使得这几个省革命精英辈出。从党员人数来看,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湖南、湖北两省最多,分别为1.3万人。
在这40人中,曾经任过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的有12人(这一届中央纪委委员后来成为中央委员的有何东昌、李立功和多吉才让等人),占30%,分别是:陈云、邓颖超、胡耀邦、黄克诚、王鹤寿、周扬、张启龙、韩光、刘澜波、帅孟奇、章蕴和赵毅敏。这说明这届中央纪委领导集体具有规格高、权威大、阵容强的特点,从而为中央纪委的恢复重建以及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从这届中央纪委领导集体的历史渊源来看,解放战争时期的交叉点是最密集的,革命生涯汇合的频次也是最高的,这充分说明解放战争时期是干部调配最为频繁的时期。
1978年多名高级干部在中央纪委的汇合,是特殊形势下的特殊形态,是老干部大规模复出的先声,也是党的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在这一领导集体形成的过程中,知人善任和相互举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党内民主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摘自《党的文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