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优化视角下的福建省经济转型问题思考

2014-05-26蒋绵绵杜朝运任永健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福建省转型经济

蒋绵绵杜朝运,任永健

一、经济转型的一般内涵及文章的具体界定

经济转型又称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具有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出“经济转型”概念的是前苏联学者布哈林,①之后国内学者也纷纷给出经济转型的不同定义。吴敬琏(2004)认为经济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体制的角度提出经济转型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二是从结构的角度提出经济转型是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的转变。②林毅夫(2007)则认为经济战略的重大转变是经济转型的核心。③而更多人则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经济转型的概念,经济转型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结构和效率的提升,更包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仅要注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更要衡量发展的协调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不仅要完善经济体制,更要完善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个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城市经济发展向依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文章对经济转型概念的界定主要依据于此,从经济转型的四个着力点,即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考察福建省经济转型的状况,并尝试构建经济转型指数考察经济转型的程度。

二、福建省经济转型的现实考察④

(一)需求结构发展状况

福建省的需求结构呈现内需比例持续下降,外需比例逐渐上升的总体态势。1980年福建省出口总额仅为7.1424亿元,占总需求比例为6.98%,到2011年福建省出口总额增长为5996.207亿元,占总需求比例上升到25.66%。内需总额包括消费总额和投资总额,内需总额从1980年的95.1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7375.23亿元,而内需比例却从93.02%下降到74.34%。可见福建省整体经济发展较多依赖出口带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投资需求整体呈上升趋势。1993年之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整体要超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消费率和投资率分别反映了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于最终消费和形成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比重。1980年福建省的消费率为66.54%而投资率为26.48%,到了2007年福建省的投资率超过了消费率提高到36.59%,消费率降低到33.88%,2011年福建省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分别为31.24%和43.11%。

从消费的内部结构来看,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差距越来越大,可见福建省居民消费对于消费需求的拉动比例越来越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在增长的过程中也呈现了差距逐渐拉大的特征,可见居民消费的增长主要依靠城镇带动,农村的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仍显不足。

福建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处于领先地位的省份相比具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准。1993年以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均未达到30%。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增加,2011年达到57.63%,但仍低于全国65.87%的水平。福建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和地区经济波动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波峰一般也是GDP增长的波峰,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则GDP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可见福建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经济的增长体现了以数量要素为主的高投入特征。

从投资的各个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仅为2%。农业投资过低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实力的提高。第二产业投资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也存在明显差距。2011年福建省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为37%,还未达到40%的目标,工业投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81.85%,可见对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2011年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61.26%,但房地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了46.36%。可见第三产业投资增长高度依赖房地产业开发,对于科教、文化、卫生等投入则明显不足。

作为东南沿海开放最早的省份,福建省的对外贸易从1980年以来一直发展良好,外贸依存度从最初的10.25%上升到现在的52.79%。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0.8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9269.83亿元,最高年增速度达到将近90%。虽然从2008年开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下滑为负数,但目前仍然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福建省除了1987和1988两年,每一年都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形成贸易顺差,且顺差比例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在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占出口的比重持续降低,从1993年开始进出口比例从0.947下降到2011年的0.546。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大和进出口比重的持续下降从某种层面上反映出福建省出口产能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但持续的对外贸易结构的矛盾也产生了诸如外贸依存度过高、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二)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从产业结构来看,福建省产业结构已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二、三”型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一”型产业结构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从1980年的31.95:35.68:19.43转变为2011年的16.12:90.69:68.78。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第一产业占比逐年呈现下降趋势,表示福建省的生产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此同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二、三产业占比由最初的63.3%上涨到2011年的90.82%,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当属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关系,从福建省农、林、牧、渔各产业的产值变化趋势来看,各产业产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农业在整个第一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的空间被渔业所吸收,渔业比例从1980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这与福建省建立“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相符。而林业和牧业所占比例较稳定,没有很大幅度的波动。

工业发展程度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工业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目前,福建省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以及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和重工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最基本层次,从福建省轻重工业结构比例来看,2003年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产值,之后逐渐呈现重工业化倾向。2011年福建省工业总产值为30330.59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为13860.64亿元,重工业产值为16469.95亿元。霍夫曼比例又称霍夫曼系数是描述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地区的霍夫曼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反映出某地区工业化结构的“重工业化”过程。福建省从1980年以来霍夫曼系数从2000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到2011年霍夫曼系数已经下降到0.84,低于1。显示出福建省工业进程已经进入霍夫曼比例的第四个阶段,⑤但是目前福建省的霍夫曼系数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说明虽然福建省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还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段。

从产业技术结构来考察,文章采用资源集约度产业分类法,⑥参考韩燕、钱春海(2008)的方法,⑦对福建省37个行业进行分类,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三大类,分类情况如表1。

表1 对福建省37个工业部门进行分类

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形成较大、出口附加值一般、技术进步一般、产业关联较大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形成不明显、出口附加值低、技术进步小、产业关联小的特点;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形成较大、出口附加值高、技术进步大、产业关联大的特点。通过各类型产业历年的工业附加值可以看到福建省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化。从资源密集型产业来看,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从2007年开始其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而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食品制造业等行业工业增加值近年来呈现飞速增长。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的主要有皮革、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等福建传统优势产业。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2009年开始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是通讯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另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也表现出增长强劲的势头。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08年之后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这与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提高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的政策相符。

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加快福建经济转变、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近三十几年来,福建省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份额逐年上升,由最初的20%出头增长到现在接近40%左右。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长期以来这四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四个产业的增加值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增长的最为明显,近两年来提升速度非常快。从各自增加值占比的情况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近年来占比有所下降。金融业在经历了低谷之后近年来占比有所回升,而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比自90年代初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四大产业总比重也从1980年的74.1%下降到2011年的61.7%,说明福建省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的服务业占比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积极发展旅游业,培育现代物流业以及推进闽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打造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等战略的推进,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提升,传统服务业也会发生明显的转型。

(三)城乡结构发展状况

福建省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较滞后,基础设施较薄弱,城乡产业较分割,导致城乡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拉大。全省的农业发展水平尚未进入现代化农业的起步阶段。城乡居民在收入、财富、教育和社保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制约了福建省经济良好、稳定的增长趋势。

福建省的城乡结构失衡首先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距上。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85年开始持续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85倍,2011年倍数拉大到了2.8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非现金收入则这种收入差距可能更大。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以预见未来城乡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

城乡收入的差距最终会反应到消费和生活水平上。住房和食品的人均消费差距最小,分别是1.61和2.16倍,其次是医疗保健的费用,即一些必须的消费品。而像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以及交通和通讯等服务项目,城乡差距非常大,消费比基本都在3倍以上。在评价消费水平时,恩格尔系数是必然会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反映了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40%-50%则标志着进入了小康社会,而2011年福建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4%,说明目前福建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都已达到了小康水平。

福建省农业GDP占总GDP比重很小,但农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却非常大,虽然近些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偏高。2011年农业产值比重为3.3%而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却达到26.3%。可见福建省“三农”比重过高、农业大而不强,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状态,生产效率较低。近年来,虽然福建省的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水平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福建省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18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产生销售收入658.23亿元,带动农户260.40万家。但是目前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和辐射能力也不足。目前福建省7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上亿的仅有150家。⑧另外,近些年农业发展也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特征。

从主要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也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农业的有效灌溉面积1990年为934千公顷,到了2011年仅增长到967千公顷,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从农业技术进步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动力20多年来的年增长率仅为3.5%,而化肥使用量近些年来几乎呈现零增长。这进一步反映了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技术进步的步伐较为缓慢。

(四)要素投入结构发展状况

《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福建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技产出成果显著。全省的科技活动人员从2000年的6.82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1.61万人,达到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00年的21.19亿元,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221.52亿元,达到了年均21.6%的增速。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合同金额从2007年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福建省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分别达到32325和21857个,较1985年仅有的137个和1个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增长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10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21%。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1207个,已建成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4家,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9个。

虽然目前福建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省份比依然呈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特征,高技术产业值仅为广东省的1/8,江苏省的1/5。全省研发投入虽然上升到GDP的1.26%,但依然低于江苏省接近1个百分点。福建省知识产权综合排名从全国的第8位下降到了第9位。发明专利在全国排名第16位,与福建省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⑨

福建省经济居于全国前列而人力资本却位于中游,这主要是由于福建省私营企业发达,但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目前福建省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同步现象,人才结构失衡表现在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等矛盾上,具体体现在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普通技能人才多、专业技能人才少等特点。福建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海西经济区的崛起,迫切需要培养应用性的技术劳动者,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键途径。

福建省虽然是一个经济实力较为发达的省份,但又是无油、无气、少煤的一个能源短缺的省份,近年来福建省的重工业化倾向导致部分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使福建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首先从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2011年福建人均拥有水资源为204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18倍,虽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福建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福建省水资源呈现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征,沿海的一些城市和开发建设区水资源缺乏程度较为严重,成为这些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硬约束。从土地供需情况来看,福建省呈现人多地少,农业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均在全国属于中下游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省份之一,低于联合国人均0.053公顷耕地面积的最低警戒线。

虽然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工业三废的巨大排放量上。福建省工业三废中废水排放量和废气排放量从1990年开始逐年增长,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的情况越来越好而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福建省废水排放总量达到316178万吨,总量排在全国的第6位。福建省的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在全国相对来说水平较低。2011年福建省废气的主要污染排放量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为38.92、49.45和22.53万吨,列于全国的第26、22和24位。2011年福建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分别为4414.89万吨、68.5%和29.5%,分别位于全国的24位、12位和8位。2011年从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上面看,福建省投资额为142599.2万元,投资总额位居全国第12位。⑩

三、福建省经济转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济转型是一个既抽象又丰富的概念,包括了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的转变等等。依照文章前面对经济转型概念的界定,下面将从4个方面利用21个指标来综合刻画福建省经济的转型发展过程,具体见表2。这些指标主要考虑福建省经济转型的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以及分享性。指标的有效性指可以综合体现经济发展方式所处的阶段,转型的程度;协调性即重视各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抓住自身经济结构中的短板;创新性指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如科技进步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分享性指转型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收入分配的改善、生活环境的优化等。

四、福建省经济转型综合指数的测算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文章收集了上述指标体系包含的21个基础变量从1985至2011的年度数据,各省的年度数据主要来源是各类年鉴,包括历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中国60年的福建》、《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福建省统计局网站。虽然查阅了大量的统计资料,但是由于统计年鉴的口径发生变化或者是某些年度的数据遗漏,文章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取特别的处理方法,即观察数据,如果存在时间序列上明显的趋势则考虑用平均增长率来填补缺失的数据;如果中间年度有缺失则采取前后两年取平均的方法,用平均数来代替原始数据。由于缺失的数据量相对于原始数据量的占比极小,因此这种填补数据的方法并不会对实证分析的整体结果产生影响。

表2 衡量福建省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有些指标越大越好,则为正向指标,有些指标越小越好,则为逆向指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应对所有的指标进行同趋势处理,而上述指标体系中逆向指标数量较少,因此采取Xij=max{Xij}-Xij的方法对逆向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这种线性变换不会改变指标的分布规律,是比较好的变换方式。经过正向化处理后再进行标准化处理。

通过计算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3,KMO值为0.842>0.7,卡方值为 1513.922,P 值为 0<0.01,均表明经过正向化和标准化的指标适合进一步做因子分析。

表3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

(二)因子分析的结果

对上述21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测算结果如表4。可以看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两个,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159%,大于85%的标准,从碎石图也可以看到提取的这两个因子可以解释21个原始指标大部分的信息,用于解释福建省经济转型状况非常有效。

表4 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

图1 碎石图

根据回归法计算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5)可以得出两个因子的表达式:

F1=0.048X1+0.047X2+0.214X3+0.107X4+0.131X5+0.052X6-0.145X7+0.124X8+0.02X9+0.105X10+0.059X11-0.016X12+0.209X13+0.169X14+0.141X15+0.182X16+0.064X17-0.130X18-0.042X19-0.017X20+0.132X21

F2=-0.139X1-0.134X2-0.309X3-0.038X4-0.067X5+0.024X6+0.235X7-0.059X8+0.063X9-0.037X10-0.147X11-0.058X12-0.175X13-0.1114X14-0.081X15-0.131X16+0.010X17+0.220X18+0.127X19+0.102X20-0.068X21

表5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然后根据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所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率来确定经济转型综合指数的表达式:

五、结论

如图2刻画了1985-2011年福建省经济转型的发展变化过程,由于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因此得出的综合指数可能为负。图3刻画福建省经济转型的分类指数,即需求结构转型指数、产业结构转型指数、城乡结构转型指数以及要素投入结构转型指数的转型程度。指数越大就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四个方面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可持续增长型方式转变。

图2 福建省经济转型指数

图3 福建省经济转型的分类指数

从图2可以看出,福建省经济发展从1985开始呈现一个倒U型走势,在1985-1992年间,经济转型综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1992-2002年经济转型综合指数呈现缓慢波动上升趋势,这是因为1992年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变化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发挥,同时能够发挥市场在推进技术进步和节约消耗方面的作用,带动福建省经济转型的升级。而2002年以后,福建省经济转型综合指数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并且可以看出未来将沿着这一趋势持续向前发展。从图3可以看出,福建省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转型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型指数却逐年上升。说明目前福建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结构调整方面进程较快,而在需求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方面还做的不到位,内需拉动不足以及城乡差距的扩大影响了福建省经济转型综合指数的提高。因此,福建省在经济转型的政策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提振内需和缩小城乡差距方面。

注:

①前苏联经济学家和官员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②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河北学刊,2004(4):39-46.

③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5.

④本文数据除非特别注明,否则均来自历年《福建统计年鉴》,或经计算整理。

⑤四个阶段的霍夫曼系数分别为 5(±1),2.5(±1),1(±0.5),1 以下。

⑥又称资源密集产业分类法,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行业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

⑦韩燕,钱春海.FDI对我国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分类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6):143-152.

⑧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推进品牌建设加快福建现代农业发展》,2009.7.

⑨资料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2》。

⑩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猜你喜欢

福建省转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