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模:一种现实的“数学化”途径

2014-05-26姚诚

江苏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化结构化

姚诚

【摘 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形成数学模型思想,学会“数学化”,是数学新课标的一个内涵性要求。对此,把生活原型作为建模的起点,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建模的基点,把数形结合作为建模的支点,把数学化思维作为建模的重点,把结构化作为建模的生长点,应成为学生在“数学化”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生活原型 数学活动经验 数形结合 数学化思维 结构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因此,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形成数学模型思想,学会“数学化”,是数学新课标的一个内涵性要求。

一、把生活原型作为建模的起点

数学模型具有现实的生活原型,这是模型建构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参照。从纷杂的实际问题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而从生活原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

《正反比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片段:

1.师结合课件讲解:沙漠中气候恶劣,骆驼为了适应巨大的温差,它的体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出示沙漠中骆驼的体温变化图。

3.引导观察提问:

(1)一天中,骆驼的最高和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

(2)在什么时间段骆驼的体温是持续上升的?什么时间段又是持续下降的?

4.小结回顾,揭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学中通过创设沙漠中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找到了直观形象的“生活原型”,学生借助原型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主动探究体悟“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含义——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独具匠心!

二、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建模的基点

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至少需要经历原初经验阶段——再生经验阶段——再认性经验阶段——概括性经验阶段——再次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逐渐内化为概括性经验图式阶段。数学建模的过程则与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过程相契合。

《图形覆盖的规律》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如果小明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要拿3张连号的票,有几种不同的拿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学生独立尝试后汇报:用移动数字框。)

师:如果小明想取出4张、5张连号的票,有几种不同的拿法呢?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是否发现了规律?

生1:我们组发现每次框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就越少,而且它们的和就是数的总数。

师(小结):数的总数-每次框的数=平移的次数。

生2:我们组发现平移的次数比不同的拿法少1。用算式表示是“平移的次数+1=几种不同的拿法”。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上述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原初经验进行提炼和优化,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观察、思考等丰富的数学活动,使他们经历了螺旋上升的建模过程。

三、把数形结合作为建模的支点

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以为学生准确建构数学模型提供构架支点。

《素数与偶数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可以分成哪几类?

生:奇数和偶数。

师: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呢?

生:素数、合数和1。

师:那么,素数和偶数有什么关系?

生1:没有关系,因为分类标准不同。

生2:有关系,因为最小的素数是2,它是偶数。

生3:素数中有偶数,偶数中也有素数。

生4:不过,2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也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师:说得真好!如果我们要用下图来说明素数和偶数的关系,2在哪里呢?

生(思索):2在两个椭圆的交汇点上。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利用韦恩图,把素数和偶数的关系问题变成了两个椭圆的关系问题。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

四、把数学化思维作为建模的重点

数学学习中,数学化思维应放在第一位,掌握概念或感悟法则应放在第二位。把数学化思维作为数学建模的重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摆脱条例式思维的局限,学会数学地思考。

《20以内的加法》一课的教学片段:

学生口答:1+9= 2+8= 3+7= 4+6= 5+5=

师(出示7+5=):这道题怎么算?

生1:把7分为5和2,5+5=10,10+2=12。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算法也能“凑十”以后算出结果?

生2:把5分为3和2,7+3=10,10+2=12。

师:好!还有自己喜欢的方法吗?

生3:把7分为4和3,把5分为3和2,3+3=6,4+2=6,最后6+6=12。

教学“20以内的加法”,“凑十”是一个重要法则。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凑十法”解决问题时,并没有线性地限定其直接“凑十”,而是让学生跳出“路径依赖”,经历想象和归纳的数学化思维过程。

五、把结构化作为建模的生长点

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活动过程,有效掌握新知结构、特点,结构化的“微建模”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片段:

9-4.37-0.639-(4.37+0.63) 6.48-(4.48+0.9)6.48-4.48-0.9

1.先分组算一算,比一比,小组交流讨论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发现?

生1:两组上、下两题结果都相同,下一题计算更简便。

生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2.举例验证发现。(学生自主验证)

3.你能用字母式表示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a-b-c=a-(b+c)或者a-(b+c)=a-b-c。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

3.95-2.48-0.52 11.27-(3.27+5.62)

这样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计算——观察比较——建构模型——举例验证的结构化的“微建模”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这个数学模型的特征并学会运用这个数学模型。

弗莱登塔尔曾这样说:“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当我们在数学视野与育人视界的对接中寻找土壤,在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的共生中确立维度时,就会发现: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也许就是其中一条现实的、适合的道路。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化结构化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