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的四个维度
2014-05-26张华
张华
很多普通的家庭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很多看似不平凡的家庭,却只会走出相当普通的孩子。教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它事关诸多要素,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包括这样四个维度:
一、学生喜欢
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与生俱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英才的可能。教育就是要找到现实与未来的连接点,努力唤醒它,然后打造一个学生感到快乐、幸福、成功的区域。奥数没有错,但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觉得喜欢才行。没错,是有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如此。如果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去尝试的话,大部分人可能会累死或冻死在路上。如果有孩子学了奥数后觉得很喜欢,那么说明他找到了那个连接点,就有可能有所作为。但如果这只是老师或家长的选择,孩子被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孩子很痛苦、很抓狂,连同父母和老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境,最理智的做法就是马上放弃,重新寻找。有人说:“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就要为学生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打基础、作准备,而不是只为考试作准备。所以,要让学生多学习一些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的东西。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有用吗?既没用,又有用。没有用是因为考试考不到。但学生会不会背一首诗,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喜欢不喜欢,如果喜欢,那么没有问题。如果不喜欢,没有兴趣,那么背出来了有什么意义?学习语文最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是学生喜欢读书,而且离开学校了还是一直喜欢下去。教育不能忘了孩子的感受。很多东西都是“无用之大用”,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这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二、家长认可
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家长希望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个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不一定是相同的。有人开玩笑说,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最好参照丈母娘选女婿的标准,最实在、最实惠、最具体、最能抓住要害。丈母娘需要的是人品好、能力强、情商高,有发展前景,最终能创造美好未来的人。家长有时是很无助的,只能集体臣服在教育体制之下,因为在孩子的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选择上没有余地,在学校教育理念的确立上只能被动接受。一个家庭又不可能以牺牲孩子未来的代价去对抗整个时代、整个现实。家长会很看重学校与外界的关系。社会越来越复杂和开放,熟人社会渐渐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从“前喻社会”向“后喻社会”过渡。我们要看到这样的变化,研究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抵消学校教育。如何适应和调整是一个大课题。当今社会,学生至少有四个家长:第一个家长是我们自己,第二个家长是电视,第三个家长是网络和手机,第四个家长就是社会环境。这些家长有时会打架,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联手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完全有可能变得前功尽弃。所以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课堂,更应该有所拓展和延伸,它是一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立体而完善的大教育。
三、社会欢迎
一个学生,学校毕业不是最终的、真正的毕业,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毕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比如有人文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责任感、有荣誉感、有事业心、有同情心、有自控能力等等。教育最终要向社会负责,要面向社会。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肯定不是完全听话的人,不是没有特点的人,不是没有主见的人。只要你表现好,我才不管你哪里毕业的。我们的学校、校长、老师要知道这一点,这就是理想的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卢梭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但是这门学问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这是一个常识,可惜很多人可能没有理解。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看现在这个点,不能只看到学生这个简单的角色,要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点和需求,要学会把时间拉长了看问题,把空间放大了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办教育。
四、老师向往
我一直认为,如果老师不幸福,学生就一定不幸福,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老师的职业追求和生存状态一定要统一起来,如果出现“二律背反”会很痛苦。如果问一下老师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教育吗?你觉得现在的负担重吗?你快乐吗?幸福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和过程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幸福的、理想的教育。老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有文化的人、有意思的人、有内涵、有魅力的人。我儿子喜欢几个老师,一说到这些老师就会很兴奋,就会眉飞色舞,我就很放心,觉得教育成功了一大半。因为好老师是最好的教材,好老师就是最美的天堂。老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教育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生的高度决定未来的高度。老师们有没有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行动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和效果。比如读书、写作、做游戏、布置作业等等。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他们能感受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好老师能用自己的无言之教去影响学生,而且是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理想的环境之下,才可能有理想的教育。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有它不可以超越的社会历史环境。我们不能苛求教育,但我们可以戴着镣铐跳舞,或许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五(7)班张者也的家长;作者单位:海门市常乐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