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扎根山村的将军夫人
2014-05-26孟兰英
■孟兰英
龚全珍:扎根山村的将军夫人
■孟兰英
年龄大并不可怕,思想衰退最可怕。时光不能白流,要做生活的强者。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龚全珍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龚全珍老人。
2014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的龚全珍”为题,再次报道了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龚全珍老人的事迹。在随后举行的颁奖晚会上,宣读了对龚全珍的颁奖词: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您一生最美的勋章。
放弃城市 扎根山村
龚全珍192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37年抗战爆发,日寇占领烟台后,她—边当“流浪学生”,—边寻找八路军,从山东到安徽,从河南到陕西,边读书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龚全珍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大学一毕业,她便报名参加解放军,不久随部队到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那里,她结识了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1953年,两人结为革命伴侣。
甘祖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从事后勤补给工作,历经过各种严峻考验。在龚全珍眼里,甘祖昌没有首长的架子,是一个为了信仰不惜牺牲自己、落下不少伤病的铁血男儿。
1952年,工作中的一次意外使甘祖昌身负重伤。经过精心治疗,虽然外伤痊愈,却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
自从受伤后,甘祖昌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经常为自己受到的照顾太多、做工作太少而觉得过意不去。1957年,他再次谢绝了组织安排的疗养,主动提请解甲归田,回老家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从事农业劳动。龚全珍欣然同行,这一去就是多半个世纪。
龚全珍非常理解丈夫当年不做将军、甘当农民的原因:“他不愿意坐享优厚的待遇,那样他会感到不安,他要奉献,要亲手建设贫穷落后的故乡。每天一身汗,到处奔走,这样他才感到过得踏实、幸福、愉快。”
离开繁华的城市,扎根落后的穷山村,几十年来,总有人问龚全珍:后悔吗?她的回答每次都是相同的:一点也不。她说:“我既然跟着祖昌选择了这条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就要一直走到底。”
热爱教育 回乡登上三尺讲台
1957年8月,甘祖昌带着全家从新疆动身回江西莲花县。临行前,他对家人说:“新疆到莲花县,路途遥远,要尽量少带行李,为国家节省点差旅费。”全家大小14人,行李精简成3个箱子。另外带了8只笼子,装着6头约克猪、15对安哥拉兔、15只来航鸡……
回乡后,组织上几次提出要为甘祖昌盖新房、配专车,都被他一一谢绝了。拾粪耕田、养畜种树、开垦荒山、改造水田……他像战争年代一样玩命地干活,并拿出自己七成的工资支援家乡修水利、建公路、办企业、建学校和扶贫济困。龚全珍与甘祖昌有同样的信念和理想,不过,甘祖昌提出的“每次支出不能超过l块钱”的家庭消费“限价政策”,还是给她出了不少难题。她十分理解丈夫不愿意吃好、穿好的原因:“他心里常常想着为革命牺牲了的那些战友,要多奉献、少享受,要为建设家乡贡献出自己的—切。”
就这样,龚全珍全力配合着丈夫,大部分工资交给他支配,她自己不轻易添置一件新衣。她说:“当农民我不合格,但老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我可以学。”
龚全珍闲不住,她步行20多里山路,到县文教局毛遂自荐提出了当老师的想法。听说她是西北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负责人喜出望外,告诉她坊楼乡的九都中学急需老师,但那里条件很差。她二话没说就去报到了。后来,县文教局想调她到南陂小学当校长,又担心她不愿意去。没想到龚全珍笑着说:“只要有书教,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学小学都一样。”
龚全珍高兴地去了南陂小学,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趟家,在那里她一干就是13年。以后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她还是老作风,一直吃住在学校,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直至1976年,因甘祖昌身体不好,她才回家去照顾丈夫。
经常有来访者问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为什么你妈妈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好,而你们几个孩子却讲一口莲花土话。甘公荣说:“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理解妈妈,她到底是我们的妈妈,还是学生的妈妈。”直到长大后,她遇见一名曾经是妈妈学生的当地民政局的领导干部,他告诉甘公荣:“读书时,有一次生病卧床不起,龚老师每天煮了粥,一勺一勺地喂给我吃,我一辈子都感激她。”这让甘公荣感觉到妈妈的大爱。
如今,虽然离休多年,龚全珍仍然最喜欢人们称她龚校长。她笑着说,“不是因为带了‘长’,而是因为这个称呼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个人
一个人,怎样活才有意义、有趣?这是龚全珍日记里经常思考的主题。相濡以沫几十载,龚全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同甘祖昌将军融为一体、须臾不分了。她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去能够起点作用的地方。呆在一个并不需要的地方,就是天天吃山珍海味又有什么味道?”
甘祖昌1986年去世后,63岁的龚全珍搬进了“幸福院”,一住就是5年。她这样做一为不拖累儿女,二为追求“老有所为”;不是为了得到照顾,而是为了照顾别人。在那里,她又扮演了工作人员的角色。她主动申请当“义务服务员”,帮老人们洗缝衣服,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只要能做点对社会、对别人有益的事,她就感到心里踏实、愉快。她总是不断地问自己:“我还能干点什么?”
离休后,她参加了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讲老红军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故事,讲得深入浅出,好评如潮。渐渐地,她接到的邀请越来越多,近30年来,人们已经记不清她到底去了多少地方、作了多少场报告,但很多人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常常是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她解释说,因为自己牙齿不好,只能吃这个。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她是不想给学校添麻烦,增加负担。
当她听说县里有学生流失的现象时,便积极推动成立莲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走街串巷跑学校,四处设法为有困难的学校、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前几年,她无意中听到县关工委打算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但缺少资金,便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400元。
她一如既往地粗茶淡饭,衣着简朴,在自己身上不“浪费”一分钱,但在她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却又总是慷慨解囊:一次,她到一个学校作报告,发现该校的图书室竟没有多少书,于是她立即购买了1000册图书捐给他们。
对身边的困难家庭,她常上门探望,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她资助过至少30多户家庭、100多位贫困生,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0万元,而她自己的离休工资每月只有3000多元。这些受过她资助和勉励的家庭,已经有近10户成功地做起小买卖,逐渐走上致富路。
至今,在龚全珍家里,摆着一张她珍爱的照片。照片中,甘祖昌穿着带补丁的旧军衣,正满面笑容地向孩子们讲解麦子的优良品种。她说,这是珍藏在她心中的甘祖昌:“他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龚全珍心里明白,有人对她和甘祖昌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有不同的看法,但她坚信自己和丈夫的共同信念:“认准了的方向将百折不挠,一直走到底。”至今,龚全珍仍不时回味起甘祖昌病重时曾对她说过的话:“活着就要为国家多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重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昂贵的进口药……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最后的党费;生前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资助他们到毕业……”这是龚全珍向党组织递交的承诺书。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龚全珍写下了这样的遗嘱:“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死后一切从简,不需任何仪式。骨灰撒在玉壶山上,不要坟,不要碑……”
这就是龚全珍,14岁离开山东老家,1949年入党,1957年回山乡扎根,这辈子与甘祖昌一样充满传奇色彩,认为为党工作才是本分。她常说:“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不做事情就感到愧疚”,这正是龚全珍的行事准则。
(责编: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