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廉爱民话狄公

2014-05-26罗小丽

支部建设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宗爱民狄仁杰

■罗小丽

勤廉爱民话狄公

■罗小丽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狄仁杰勤廉爱民的精神。学习狄公,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初冬的午后,阳光依然明媚,天气略显清冷。为了追寻大唐名相狄仁杰勤政廉政的精神之源,记者特意走访了唐槐公园。

唐槐公园,又称狄园,是唐朝杰出政治家狄仁杰的故里,位于太原市狄村街中段。园内,狄梁公故里碑后面的千年古槐,相传为狄母亲手所植,历经1300多年风雨沧桑,而今天仍然新枝婆娑,叶繁枝梢,犹如狄梁公清正廉洁之精神一样生生不息!狄仁杰铜雕,端坐凝视,庄严持重,展示了其明辨是非、刚正不阿的非凡气质。观狄仁杰断案传奇壁画及范仲淹撰、黄庭坚书《唐狄梁公碑》文,仿佛听一位老者将狄仁杰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

执法如山

在文学作品及影视剧中,狄仁杰通常被演绎成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判官,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称。其实,这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家,他不仅有善断疑狱、善于施政的奇才,更有不畏权势、爱民如子的大德。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唐朝的大理寺下设有监狱,用来关押待审罪犯,如果大理寺审案迟滞或者疑难案件较多,监狱就会人满为患。狄仁杰上任那年,就遇到大理寺积压旧案比较多,为此,他不辞辛劳,夜以继日,一年之内就将历年积压的旧案审理一清,同时也没有影响新案的及时审理,共计审理1.7万余人,无一人诉冤,时称“平恕”。

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年间,守卫昭陵的士卒误砍了几株昭陵上的柏树,高宗欲斩负责守卫昭陵的大将军权善才和右监门中郎将楚怀义,交付狄仁杰治罪。狄仁杰并未听命直接处死他们,而是上奏二人罪不当死,引来高宗震怒。狄仁杰面无惧色,据理力争,终于使高宗改变主意,将二将流放岭南。此举不仅使两位将军得以免死,而且深深赢得了民心。后来,高宗感慨地说:“卿能守法,朕有法官。”不久任命狄仁杰为侍御史。

侍御史主要是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狄仁杰任职期间,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为了讨高宗欢心,除了整修旧宫殿,又新建了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且建得非常壮丽豪华。狄仁杰认为他这是虚耗国力,引导皇帝追求奢侈,于是收集掌握了大量证据后上奏章弹劾他,韦弘机因此被免职,此事震惊朝野。又有左司郎中王本立自恃其妹为贵妃而骄横跋扈,狄仁杰毫不留情地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高宗交付法司审理。高宗极力想包容庇护王立本,狄仁杰却以身护法,王立本最终认罪伏法,朝庭肃然。

爱民如子

狄仁杰自从政以来,大部分时间任地方官。即使是遭遇了残酷迫害被贬后,他都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尽心竭力,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安定地方社会秩序,努力为百姓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正所谓任官一地,造福一方,深得各地百姓拥戴。

狄仁杰初任汴州判佐便被胥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不仅弄清了真相,还推荐狄仁杰作并州都督府法曹。在并州任上,狄仁杰执法严明,政平讼理,凡经手的案子都能及时处理,且没有滥冤,受到了同僚与百姓的赞誉。狄仁杰在并州任职十余年,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当地人为他修建了祠堂,年年祭祀,以为纪念。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当时,宁州为民族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时有摩擦与纠纷发生。狄仁杰到任后,针对当地社会特点,采取了“抚和戎夏”的政策,使当地社会安宁,人心欢喜。同时他还革除积弊,约束官吏扰民,注重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赋役负担,当地人民立碑镌文,以颂其德。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案株连在监的有六七百人。狄仁杰深知大多数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并非本心,但为他们求情又恐有为叛逆者开脱的罪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狄仁杰最终决定上书武则天请求特赦死囚,改杀为流,安抚了百姓,稳定了豫州的局势。这批流放者前往丰州时途经宁州,当地百姓对他们说:“我狄使君活汝辈耶!”流放者与当地父老相携痛哭于碑下,设斋三日才去。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狄仁杰被贬为澎泽县令。经过牢狱的摧残和贬黜的打击,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民间疾苦。这一年,澎泽一带发生大旱灾荒,百姓靠食野菜、草根度日,人们惶恐不安。面对灾情,狄仁杰一面上疏朝庭,请求免去租税,一面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并督促大家生产自救。狄仁杰在澎泽任县令数年间,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生产,贮粮防灾,同时还革新吏治,勤政爱民,深为当地人民所拥戴。百姓为了感谢他的大恩,自发行动起来,为他建了生祠。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攻破营州城池后,又举兵南下进攻河北,朝庭急调狄仁杰任魏州刺史,组织力量防御。狄仁杰改变了前刺史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具的做法,而是将百姓“悉放归农亩”,继续安心从事生产,同时又整顿军备,加强军队训练,“外示无虞,内为之防”。后来契丹退兵,由于狄仁杰措施及时,没有放松农业生产,结果“岁获大穰”,避免了因战争荒废生产,导致百姓饥饿的局面发生,魏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此次战争中,只有少数州县未经破坏,其中,魏州在狄仁杰的治理下,农业丰收,百姓安居,是当时河北最平稳的地方。狄仁杰还在当地推行“缓赋宽役,勉农劝桑”政策,使魏州百姓的赋税和徭役在战争期间反而有所减轻。狄仁杰在魏州任上仅一年,但深得当地百姓敬重。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写上“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

狄仁杰刚正廉明、勤政爱民的大义精神令人叹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狄仁杰之勤廉爱民的精神,在本质上正与新时代“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相通。历史和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学习狄公的精神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高宗爱民狄仁杰
李爱民美术作品
触摸俄罗斯
测字先生——谢石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一字之师
保持快乐心情的秘密
纪昀妙对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