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知识给课堂注入新的力量
2014-05-26卞志鹃
卞志鹃
“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又能离开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展开它的教学过程。”(刘大为,2003)新课标的实施,凸显人文性,一改过去过分进行逻辑式、分析式、肢解式的教学,忽视学生对情感与精神领域的体验,语文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学中感悟、体验泛滥,教师不敢讲、甚至避讳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被边缘化,被弱化。失去了必要的知识教学,语文教学将变成一个无序、失控、缺乏理性因素、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过程。把语文教学当成单纯的体验、感悟、对话,而没有知识教学,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不够高效。
修订版的语文课标,语文知识教学得到一定的重视。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并不意味着放弃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教学所致力于的不仅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其“思想能够到达的抽象程度、概括分析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语文课堂,还需要注入语文知识这股新鲜的力量。
一、知识的活力——在文本语境的深度中传递
语文学科中的知识,不是系统、完整地存在的,缺少所谓的学科知识体系,这就给教学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语文知识往往隐藏在具体的文本和教学中,应该依托文本语境向学生传递,使知识教学充满鲜活的力量。
以下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钱学森》一课的教学设计。
师:要了解一个人,需要我们“听其言,观其行”,正所谓“言为心声”。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
默读课文,用笔画出钱学森说的话,认真读一读、品一品,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他的语言中,你读懂了他怎样的心声?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学生谈收获、体会,再朗读。)
师: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放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交流:(1)理解“最得意”和“最得力”。(2)补充冯·卡门教授相关资料:超音速之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人物。(3)冯·卡门教授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4)钱学森如果继续留在美国,留在恩师身边,意味着他将得到什么?(5)是啊,这一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然而钱学森却说——(课件出示:我是中国人……)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华人在国外屡受欺凌,但钱学森从未掩饰过自己的身份,在各种场合,他总是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师:言为心声,我们读语言、品语言,并把人物的语言放到课文中去,联系上下文,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钱学森虽身在外,却心系祖国的浓浓爱国心。
师:让我们学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品读第二处语言。
“言为心声”——体会人物内心,这一阅读的策略性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品味人物的语言,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会“抓住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文本表达方法,这一知识在文本语境纵深处悄悄传递,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
二、知识的张力——在言语思维的力度中凸显
张志公先生针对过去语文教学比较关注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而对语言实践的知识关注不够的状况,提出建立“一种桥梁性的学科”,将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关于语言的实践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即教师要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关于语言的实践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更多的是受语言实践方面的知识的影响,教师要将语文知识的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实践,灵活地掌握并运用知识,这样的知识教学才是充满活力的。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科普童话,文中云雀妈妈的话有两段,分别介绍森林是水库、是空调器。云雀妈妈的话是教材的重点,也是进行“言之有序”语文知识的很好的文本语境。教学如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理解云雀妈妈话的意思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叶澜教授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应该通过言语的学习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的同时,提高言语表达的智慧。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云雀妈妈的话主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云雀妈妈很会说话,她说森林是个大水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说的。这样的顺序,你看出来了吗?(按总分总的结构,具体从树冠到树干,再到树下、土壤来写森林的蓄水能力)从而指导学生领悟表达的层次和顺序,使这段话的意思简明扼要,逻辑严谨,获得言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基于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即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的需要来进行研究。教师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语文课程眼光,才能从寻常的阅读文本中发现和开掘语文知识,将显性的语文知识与学生语感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多一份思维的力度。
三、知识的引力——在文本拓展的广度中习得
语文知识的习得是习得隐含在文本中的一定语言或文化情境中的知识,所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依托文本的语境和个体的认知语境。往往一个语文知识的习得需要一组文本的多元组合,语文知识形成这一组文本的引领或者统领力量。教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知识学习的情境,或者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特定的语文知识之间建立连接,让学生习得知识。
王崧舟老师教学《望月》一课,为了引导学生领悟第一段课文“望月”的清幽之美,用自己的观察、想象,表达自己眼中的月亮,引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月迹》,斯妤的《小窗日记》。通过语境的多层次引入和比较,引导学生感悟朱自清写月亮,写得朦胧浅近,贾平凹写月亮,写得细腻传神,斯妤写月亮,写得清新娴静。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现在我让你们写望月,闭上眼睛,(播放音乐)打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回到那个美好的月色中,也许你是在自家的门前望月;也许你特意找到一片空旷的草地望月;也许你来到了珠江的堤岸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
师:月亮出来了,尽情地喷洒着它的清辉,月亮照耀之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你的心起了怎样的波澜。好,睁开眼睛,请把自己的“望月”写下来。大屏幕上提供许多望月的优美词句,如果需要,只管拿来使用。
生:在这幽静的夜晚,那满盈的月华泻下一片柔和的光辉。像那朦胧的轻纱拂在了我的脸上,在那暗蓝色的夜空,她多像一颗无瑕的珍珠,嵌在了黑幕上,朗照着我。
师:仔细听,在她的望月中,至少有三个地方是借鉴了大作家的写法。
师:第一处,在哪儿?
生:泻下。
师:好,有一个“泻”借鉴了朱自清的写法。一个“泻”,含金量是99.99%。第二处在哪儿?
生:满盈的月华。
师:嗯,学谁的?
生:斯妤的。
师:对,学斯妤的。你找到了第三处吗?
生:轻纱拂在她的脸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
师: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像笼着轻纱的梦。你看,在自己望月的美好境界当中,我们能够很好地借用大作家的写法,让我们自己的“望月”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优美、更加意义深远。
如何做到阅读体验的丰盈和语言实践的卓有成效,需要教师引入恰当的语文知识,并具有宽泛的文本视域,多角度引入,在教材文本拓展上下工夫,利用不同语境的重合比照,多维度组合语言信息,以使学生获得多种语言感悟,并能够自我不断建构和创新语文知识。资料链接的适度和展示时机的合理,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纵深度与广阔性,使学生获得在单个文本学习中难以获得的深广的语文知识。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