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重组难如意
2014-05-26王卓铭
王卓铭
如意的重组显然超过了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测, 如意科技宣传部部长刘凯表示,如意科技计划将近年来收购的所有境外资产悉数注入上市公司,包括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地的棉场、合资纺织厂、合资服装生产企业等,交易价格接近5亿美元。另外,如意科技旗下相关国内棉纺、毛纺和服装资产都将注入。涉及总资产接近50亿元人民币。
只是这一番“如意算盘”却遭遇了政策限制。山东如意证券事务代表徐长瑞表示:“根据证监会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规定,形式上构成借壳上市的,所注入资产必须在注入方控制下经营满三年。”
以上境外资产大多是在2013年,由如意科技收购所得。因此知情人士透露:“山东如意曾多次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希望本着事实重于形式的原则,批复重组申请。监管部门在多次专题研究后,还是拒绝了这一申请。”上述人士透露:“重组还是会择机进行,年内可能就会有新的计划。”
邱亚夫此前并非山东如意的实际控制人,所以资产注入遭遇了难题。
山东如意的重组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公司董事长邱亚夫控股山东如意,第二步是邱亚夫将旗下控制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2月12日,山东如意公告称,控股股东山东如意毛纺集团的股权结构发生变更,邱亚夫控股的如意科技收购了中亿集团持有的毛纺集团27.55%的股权,以52.01%绝对控股毛纺集团。
此前,毛纺集团四大股东分别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亿集团、如意科技以及济宁市国资委。如意科技的股权收购价格并未披露。
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收购完成之后,邱亚夫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才能将其持有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目前这笔股权交割正在进行变更手续。
然而,山东如意的第二步重组就进行得不那么顺利了。
邱亚夫原本计划将如意科技旗下的毛纺、棉花种植经营、棉纺制造、服装制造等相关的境内外业务和资产进行重组整合,注入山东如意,涉及总资产接近50亿元人民币。
山东如意和如意科技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2012年关联交易额高达2亿元,占山东如意销售额的29%。而如意科技旗下还拥有矿产、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因此,邱亚夫一直希望将服装纺织类业务全部注入山东如意,实现纺织相关资产的整体上市,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注入的过程却是困难重重。上述人士表示:“如意科技在海外收购的大量资产涉及审计、评估、法律等诸多工作,而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法律和财税政策不尽相同,调查工作没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证监会在2011年8月1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注入资产超过上市公司总资产的,被界定为控股权发生变更的借壳上市行为,要求注入资产持续经营需在3年以上,最近两年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
邱亚夫此前并非山东如意的实际控制人,所以资产注入遭遇了难题:注入意味着控股权变更,控股权变更就需要资产3年的经营期,但如意科技拟注入的海外资产均是在近两年内收购的。
山东如意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近年来在海外攻城略地:2010年,如意科技收购日本成衣巨头RENOWN株式会社,并在其后增资至绝对控股。2011年,如意科技以1724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罗伦杜牧场,拥有了毛纺原料基地。2013年,如意科技又分别以9622.9万美元、3.12亿美元和261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澳大利亚伦普利公司、澳大利亚卡比棉田,以及新西兰羊毛服务公司,同时在苏格兰投资Carlowaymill公司,将触角伸到英国。
面对这条纺织服装领域的跨国“全产业链”,山东如意却无法将其注入上市公司。刘凯表示,山东如意希望证监会念及其存在“债转股”和内部职工股等遗留问题,确认如意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地位,由此豁免“借壳上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