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言一行皆坚韧,一枝一叶总关情
——记中共武隆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浩

2014-05-25赵宇刘悦受访者供图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4年4期
关键词:王浩武隆政策

文/赵宇、刘悦 图/受访者供图

一言一行皆坚韧,一枝一叶总关情
——记中共武隆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浩

文/赵宇、刘悦 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王浩,30岁,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现任中共武隆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先后担任过大学老师、县级部门办公室主任、劳务办主任、乡镇副镇长等职务。

在机关,他探索“27331”工作方法激发机关活力、塑造单位文化;在乡镇,他开通“三辆百姓直通车”,探索文明创建“十三工作法”,和村民一起修建17公里的饮水管道、改造19个传统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起了2000亩的现代化蔬菜基地、养殖规模1000头的高山山羊生态养殖园,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王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基层年轻干部的实干风采,为民情怀。

初到武隆,青春在第二故乡绽放

笔记本扉页上一句“实事求是应是为人为事的最高品质”的座右铭,让我们对眼前这位年轻人,有了特殊的好感,也让我们走进了他的世界。“做人做事,只要实事求是,就没有做不好的,因为实事求是是天道,是规律。”这是王浩为人做事的原则,是他青春奋斗过程的最佳注脚。由于在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街道领导想让他留在街道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武隆工作,放弃了待遇更为优厚的主城工作,开始了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

就这样,带着几分青涩和一份脚踏实地的信心,王浩来到了武隆。初到武隆,在人力社保局工作的他,看到整个机关运行不畅、日常工作僵化的情况,他主动提出了做好机关办公室工作的“27331”工作思路(即“两向联动、七要共举、三力提升、三型创建和一体支撑”),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工作全面铺开。

为提升部门宣传力度,他大胆提出建立“信息宣传工作要有利于提升部门形象,调研文章要有利于领导决策,成果创新要有利于扩大部门影响”的“大宣传”工作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扭转了信息宣传工作的被动局面。为改进宣传工作,他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跑遍了武隆的基层人力社保单位,也建立了宣传联系员队伍,扩大和畅通了信息渠道,为宣传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施的一年时间里,武隆县人力社保局被国家人力社保部办公厅表彰为“全国县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新闻宣传工作50强”,他本人也被聘为《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2011年,通过县管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王浩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担任县劳务办主任。面对劳务办机构刚整合,分工不明晰、编制少任务重的困难情况,这位北方汉子没有丝毫退缩:为摸清情况,他与同事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县26个乡镇,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格局;为推动改革,他确立14项保障措施,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库,为用工单位和回乡务工人员搭建了沟通桥梁。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在上任前工作滞后的局面下,县劳务办提前两个月高质量完成目标考核规定任务,1.2万农民工参加意外伤害险,劳务办深度采写并推荐的周德波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十大返乡创业明星”。

到基层去,汗水挥洒在城周八村

“你已是县级部门领导,有必要参选乡镇党委委员吗?”有人问。

王浩(中)与村民一起讨论修路事宜

王浩(右一)走访贫困居民

“有必要!党的要求、组织的期盼、个人的意愿综合起来就是四个字——到基层去!去服务群众、去历练品质、去增长才干、去实现价值!”这是王浩2011年底参加乡镇公推直选班子成员时演讲中的一句话。最终他以自己的真诚和胆识征服了巷口镇200多名干部群众,以新进委员第一名的票数入选巷口镇,开始了他近3年的乡镇基层工作历程。

初到基层,城周村70多名村民因村道公路修建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相关政策执行不一,情绪激动而围堵正在维修的渝黔通道武道公路。刚任党委委员的他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以普通百姓与村民交谈,发现了症结所在:一部分村民对征地养老保险政策的变化情况不清楚,被少数想达到其他目的村民鼓动而爆发群体性事件。如何让农民知晓、熟悉政策,能和党委政府有效沟通,这就成了摆在王浩面前的难题。

从小就爱思考和钻研问题的他,通过四个多月的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了符合乡镇政策宣传工作的“三辆百姓直通车”,即“一组两会三班”的政策学习直通车、“一坛两员三微”的政策宣讲直通车、“点配做送”的菜单制政策落实直通车。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巷口镇建立了4所微型党校,建立了“乡土宣讲员”和“政策监督员”,开展了12期会客厅论坛、各类政策宣讲会达到1200多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把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城东村村民肖家溶赞叹地说:“王委员给我们村民办了件大好事,我们不用再因为不晓得政策而误会党委政府了。”甚至一些老上访户都说:“要是我们早明白这些政策,也用不着上访啊。”

王浩(左三)调研山羊养殖户

王浩(左三)调研危旧房

参加“强组织·庆七一”文艺演出

思想的问题解决了,但城周村的矛盾纠纷、环境卫生、违规建筑等问题又层出不穷,芋荷片和青杠片所辖的8个村均属县城周边村,是历史性遗留问题、集体性矛盾纠纷、违法性建筑设施的重灾区。开始的一段日子里,大量的矛盾纠纷和接待上访户,不断地配合国土、城建部门开展违规建筑拆迁执法,让这个年轻人感到焦头烂额。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他主持召开片区干部大会,提出了对国土与农房建设管理、五创卫生和环境整治、社会治理和矛盾化解三项重点工作进行精细化和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制定了《国土房管工作实施细则》等工作细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访遍了所有的信访户,为解决白杨1社、9社征地安置补偿等40多件信访问题,累计走访群众2000多人次;对县城人饮抢险工程、页岩气钻探等28件重点工程堵工问题进行了片区主导调节,涉及21个农业社、540多人次;对城周村11个重点环境整治区域累积进行综合治理9次,为巷口镇成功创建成全国卫生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他片区的镇上领导到这里交流学习时,都感叹道:“青杠片区任务维稳、环境整治和农房管理任务最重,年度扣分却最少,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农民不增收,集体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了,那么一切都是空谈。”王浩经常这样对他的同事们说。为得到村民认可,他用3个月走遍了8个村的78个农业社,用不标准的重庆话面对面与村民交流,调研记录充实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8个村的发展现状让他揪心:像城东、白杨等紧邻县城的大村却没有像样的产业发展规划,像中鱼、凤山等小村甚至没有自己成型的产业,青壮年劳力的流失也很严重。王浩第一时间意识到:“虽然农民恪守着和土地的约定,但当市场规则冲击着乡土格局,他们的迷茫和失措无处遁形:没有产权,思维素质与现代经济格格不入、乡土文化的流变等都是硬伤,发展必须从改变开始。”就这样,他带领110余村镇干部和1.8万群众开始建设心目中的美丽田园。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他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脚下的皮鞋竟磨出了个洞;为解决青杠片区4个村的饮水问题,他带领群众历时一年整治了山坪塘3口,新修建饮水池10余口,建设饮水主管道17公里,有效地解决了1万多名群众的饮水难问题,老百姓拍手称快。为推动村镇发展,他与8个村的干部研究出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全县物流与汽配基地、新区服务与来料加工基地、“三坪游客驿站”、生态养殖园、龙头乡村企业等乡村新规划引领乡村发展。短短2年,2000亩的高标准生态蔬菜基地、高山山羊生态养殖园、汽配物流基地跃然新农村的美丽田园之间,城周8个村人均纯收入比两年前增长了2000多元。

“在巷口镇分管城周8村的工作,将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经历,当看到城周8村都有力地迈向了县城功能拓展后备区的行列时,我觉得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话语间,他充满了欣慰。

赤诚文胆,思考在发展前沿和民生边缘

“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为付诸笔端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发表过工作类文章40多篇,发表评论文章120余篇。下笔之处、皆为民生,文章和做人一样要“实”,这是他对自己文章的要求;一颗赤诚的心,思考在发展和民生边缘,也闪耀着他的文思:对巷口镇调研形成的“中国武隆公园会客厅、重庆统筹城乡特色经济强镇、两翼地区绿色崛起新门户”的基本发展思路,成了巷口镇的发展新定位;4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市发改委、县委领导批示,1篇调研论文获得重庆市第五届青年人才论坛武隆分论坛第二名。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现在王浩已担任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县重大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课题调研等工作。对于披星戴月、夜半零晨的加班生活,他习以为常,因为深知责任和价值的分量。谈及以后的打算,他真诚地说:“青年精神需要回归,无论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还是对历史使命的担当;重庆和武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好自己的第二故乡挥洒青春”。

“一言一行皆坚韧、一枝一叶总关情”,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让我们感受到了王浩的坚韧和真诚,也为新时期我们党年轻干部的踏实、务实、求实而欣慰。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十分,武隆的母亲河乌江在县城的华灯初上里更加迷人,我们坚信,王浩的青春,会像这乌江一样,奔流不息,美丽动人!

责任编辑:蔡晓梅

猜你喜欢

王浩武隆政策
政策
政策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助企政策
政策
“寻味武隆”让当地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喜龙号飞船
变脸的妈妈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