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议

2014-05-25李红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预案危机应急

李红娜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714099)

健全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建议

李红娜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714099)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各大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为了确保高校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以各大高校为研究对象,厘清高校公共危机的现状,剖析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先进地区危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高校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探索,从管理机构、预案制定及法制保障三个维度探寻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建设的新思路,以保障高校校园的安定和谐。

高校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对策

高校公共危机是指在高校正常教学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如流行病、坍塌事故、投毒事件、校园暴力、社会恶意侵入等对高校公共生活与教学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1]当前新闻媒体报道的关于高校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从2004年北航招生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以及各大高校频频出现的自杀事件,到近期又发生了云南大学的持刀伤害案、三江学院大一男生被女友持刀刺死以及东海大学学生地铁砍人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对于高校这样的高等学府也有了不同的看法。[2]

我国早期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军事及外交领域的研究,社会在发展的同时涌现了各种问题,学者们逐渐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社会公共关系及公共卫生等其他方面的危机管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的竞争越发激烈,高校为了能够在巨大的竞争下生存纷纷开始改革。然而改革并不一帆风顺,高校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引起学术界对于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关注度不断加大。就目前我国学术界而言,学者们对于高校公共危机领域的研究甚少,高校公共危机在我国属于一个新课题。高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致使政府、社会及高校的相关人员意识到,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当然,要解决高校公共危机不断发生的问题,必然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同时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从而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危机面临的现状

为了分析各大高校公共危机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组成员于2013年12月份至2014年2月份对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及宝鸡文理学院等8所高校进行高校公共危机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至表4。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800份问卷,收回问卷720份,回收率达到90%。由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当前我国不论是985、211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存在着注重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潜在的突发性事件的监测与预防的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应对机制。

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基本国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而,我国高校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及管理方法和国外的公共危机应对及管理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盲目扩大招生,高校校园内危机事件不断出现,学者们才开始投入到高校公共危机的理论研究之中。

1.各大高校公共危机应对机构的设立

(1)危机应对机构设立的专业水平欠缺

自2003年发生SARS危机之后,国务院建立了应急办,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各基层县市建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随后,组织机构从安排专门的组成人员到有专门的办公地点等方面逐步完善。不过,看似完善的危机应对机构实际上只是一个虚设的机构,如表1所示,80.2%的单位没有专门设置危机管理机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既没有机构定编,也没有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高校校园里的危机应对机构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多是为了应对检查而临时建立的,平时没有相关人员对校园里潜在的危机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

表1 对有关单位是否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的调查

(2)危机应对机构层级划分不够清晰

我国各大高校基本上把危机事件分成四级,分别为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及一般事件。并且按照危机的不同程度,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管理职能范围内的危机事件。这些规定,从理论上看科学合理,层级之间、条块之间,职能清楚,职责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缺陷显而易见,运作起来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从分级看,层级之间的界线十分模糊,具体哪一级危机事件由哪级职能机构负责管理,没有明确界定。从分类看,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由于条块之间职责没有分清,究竟由谁负责,由谁领导,没有明确划分,导致危机管理谁都有责任,谁又都推脱责任,致使日常危机预防管理相互推诿,主动预防、自觉防御的积极性不足,危机预防管理难以真正落实。

(3)危机应对机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具有滞后性,缺乏危机事前预防,加上组成人员及部门间的临时性、部门利益性,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致使危机管理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在突发性事件之前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及时预警,领导团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导致工作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一个高效统一的危机应对机构是保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必要条件。

2.高校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目前,大多数高校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都是学校的保密文件,由表2数据可知,39.3%的学校有应急预案但学生没有见过,可见,应急预案并不为广大师生知晓。

表2 对所在的高校是否制定应急预案的调查

(1)应急预案缺乏对新危机的应对能力

从制定初衷上来看,高校制定危机预案的初衷大多数只是高校管理主体的个人意愿而并非考虑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并没有针对高校面临的所有突发问题,提出详细的应急措施,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另一方面,预案的制定没有结合新突发危机的特点,缺乏对新出现危机的应对能力。

(2)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依据

从制定过程上来看,应急预案的设计没有经过具体调查,很少参考危机管理的具体操作指南,基本上都是互相模仿,学校也没有投入相应的资金,更没有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演练。

(3)应急预案信息大量冗余

从发挥作用上来看,有些高校针对制定的专项预案,详细规定了处理危机事件的程序,这些应急预案同时也基本具备了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各大高校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导致高校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的危机,高校进而会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然而,预案数量的过量增长并没有对应对危机事件起到完全积极的作用,反而还造成了信息的大量冗余,致使危机发生时应急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导致危机发生时应急人员束手无策。因此,当前各大高校的应急预案总体上还是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3.各大高校领导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危机事件处理中,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43.7%的学生对校园周边安全宣传教育情况是不清楚的,说明高校的领导层没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意识。高校大多是以高校管理主体为导向,对于校园中的危机事件发生的主体采取的基本上是打压的方式,对于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也主要是领导依据过去的经验。危机事件的应对机构一般都是临时设立的领导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大多对学校师生和校外人员及媒体保持着缄口的态度,除非某突发性事件涉及重大危机问题,一般不会利用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目前,危机预防和预警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完全列入到社会管理体制当中,因而我国在公共危机的法律制度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表3 对所在高校是否有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的调查

二、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的法定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构大多数是临时设立的,付出高成本在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是不利于经验的积累。从事危机管理事务的工作人员往往不是专业的,也没有接受过危机管理方面的培训,这大大降低了危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缺乏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我国高校的应急预案基本上都是保密性文件,对于应急预案是否知晓的问题,从项目组成员整理的调查问卷可知,90%以上的学生并不知晓,也有将近10%的学校领导及教师也不了解学校的应急预案。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应急预案还是趋于形式化,预案的内容也不是经过详细调查而形成,只是对之前预案的照搬,一旦危机来临时,危机管理主体往往只会相互推卸责任或者陷入手忙脚乱的困境,这不仅危害了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危机事件的解决效率。

(3)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集中一切力量,大力发展经济,往往忽视了潜在的公共危机。个别高校的领导层大多是掩盖本校发生的危机。因而,使得危机预防和预警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完全列入到社会管理体制当中。[3]

2.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诱因

(1)高校管理缺漏及监控不足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大多高校的管理水平没能跟上,管理缺漏的现象日益显露。从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只是被高校管理者视为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他们并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意识淡薄,更不用提及服务质量了,对于师生反映的问题只是做些表面文章,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可行的措施解决。

(2)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薄弱化

近些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压力的逐渐变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良性发展。不断发生的投毒、跳楼等事件,无一不体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如今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交织在一起,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如表4数据所示,大多数大学生在面临危机时不知如何应对。因此,一旦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难题时,便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解决,便会发展至比较严重的地步。[4]

表4 对高校学生危机处理能力的调查

(3)教师队伍质量的良莠不齐

近年来,进入高校的教师在学历学位层次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多数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逐年增加。但由于一些地方院校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偏低。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虽然这些年轻教师有符合高校要求的学历,但在实际教学当中,仍有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校在人才招聘方面应该多考虑挖掘人才的方案,且在后期还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5]

(4)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

我国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连同在中国相对公平的高考也存在“特权”群体泛化的情况,由于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等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学生的受挫情绪,导致了许多学生采取了某些偏激行为以宣泄内心的不满。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犯罪案件持续增长,因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应该加强对本地区外来人口的监管力度,以确保周边高校保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三、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对策思考

1.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当前我国高校的危机管理机构大多数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临时成立的,为了实施危机前的演练安排,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对此机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这些备用人员对高校危机进行专业化的检测,以便危机事件发生后可以准确界定危机的性质和范围,随后组织人员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对危机进行干预,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进行恢复。各大高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可细分为决策小组、执行小组和咨询小组(见表5)。

表5 高校危机管理机构及职责明细表

各大高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有效地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以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如图1所示,以渭南师范学院的危机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为例。

首先明确危机管理机构成员的个人职责,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之前制定的危机管理计划的可行性,在小组成员中设立一个情报员,由情报员定期关注学校近期发生的问题,以有效遏制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危机事件降临时,各小组成员可按照危机管理计划对具体的危机事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密切配合。另外,高校管理主体也可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这一股对于化解危机不可替代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可见,增强高校师生的危机意识,对广大师生进行危机应对能力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大大促进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进一步完善(见图1)。

2.加强高校公共危机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公共危机预案在高校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共危机预案可以有效地化解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值得强调的是,制定预案不是对他人预案的照搬,而应是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多年经验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另外,要改变以往的将应急预案作为学校的机密文件看待,而应该让应急预案公开化、透明化。在制定预案之前可以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人员作问卷调查,让校园的师生共同参与到预案的制定中来,还可以邀请危机管理专家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危机预案。

图1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机构设置图

3.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保障

目前我国校园危机管理中,全国各地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建议高校管理主体成立灵活的危机事件处理小组,可以在学校设立一个教育法律事务机构,机构成员最好是由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法学专家组成,以机构组成人员为学校、学生与法院之间的中介,可以有效地调节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外界利益相关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纠纷,为校方教育管理提供法律支持,这样能够确保师生的切身利益,保证校园秩序的安全和稳定。

高校的安全问题是世界性的教育难题,我们呼吁家庭、社区等全社会的力量以及法律、公安等国家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为维护高校师生的利益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

正如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所言,预防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好方法。本文立足于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知识,从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的现状出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对高校公共危机进一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可行性措施。在危机发生前期、危机发生时期和危机发生后能从容妥善应对。在危机发生前期,留心来捕捉各种危机发生的征兆,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危机发生时,师生要明白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并保证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在危机发生后,尽量避免外界各种流言产生,防止产生其他不良的后果。妥善应对和处理高校危机事件,不但可以提高各大高校的安全系数,有助于对学子们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成长,同时对于各大高校长期快速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导教师 高敏芳)

[1]王丽芳,王奕.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4(3):121-122.

[2]王绍让,顾方磊,徐骏.高校公共危机的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0,(2):99-100.

[3]王芳.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法治政府建设[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76-77.

[4]张立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梁玉兰,张宇宁,吴德敏.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2):228-235.

【责任编辑 马小侠】

Proposal to Improve the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LIHong-n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China now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of the economy,the crisis emerges in an endless stream,especially the universities crisis caused intens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Hence,the ability of crisismanagement is faced with the severe challenge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to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clarify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public cri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management of public crisis.On the basis of themodel of crisis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ed areas,to explore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public crisis and the new ideas for the public crisis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managementmechanism,the preparatory plans and the legal guarantee,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university campus would be ensured.

University public crisis;emergency plan;countermeasure

G630

A

1009-5128(2014)20-0086-06

2014-04-14

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公共危机防治研究(13XK098)

李红娜(1993—),女,陕西韩城人,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预案危机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危机”中的自信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