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南华县暗娼艾滋病干预模式浅析

2014-05-25周路昌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娱乐场所对口督查

周路昌

(云南省南华县卫生局防艾办,云南 南华 675200)

● 艾滋病防治 ●

云南省南华县暗娼艾滋病干预模式浅析

周路昌

(云南省南华县卫生局防艾办,云南 南华 675200)

为扩大暗娼干预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和保障干预效果的有效性,南华县通过与辖区公安、工商、计生、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委宣传部、社区等建立协调及联动实施机制,针对娱乐场所业主及其暗娼人群建立多部门协作、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实施对口管理、业主负责制、HIV检测卡和定期督查、奖惩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

艾滋病;暗娼;行为干预;娱乐场所

造成艾滋病疫情进一步恶化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经性途径的传播。性乱行为涉及人口基数大,传播范围广,造成的社会危害极大。而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娱乐场所及出租屋提供性服务的暗娼中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针对暗娼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工作[1]。为此,云南省南华县通过与辖区公安、工商、计生、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委宣传部、社区等建立协调及联动实施机制,在针对娱乐场所业主及其暗娼人群建立多部门协作、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实施对口管理、业主负责制、HIV检测卡和定期督查、奖惩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为在该特殊人群中实施多部门联动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2006年,南华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南华县公共场所艾滋病监测检测及行为干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6个单位、每个单位1个季度轮流牵头对公共娱乐场所开展1次联合执法检查的制度,并要求所有在南华县辖区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每半年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1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办理健康证。

1 采取的综合措施和活动

1.1 实行责任目标层层管理制度

每年由县防艾办与22个成员单位、4个社区签订防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部门、社区的工作职责,实行层层落实责任制,为南华县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摸清底数

开展规模调查,摸清底数,为干预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南华县围绕“重点人群重点防控,重点区域重点防控”的工作原则,自2009年起,每年由县防艾办牵头,县公安、工商、文体广电旅游局、疾控中心、4个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员组成工作组,对辖区场所和暗娼人员进行规模调查,绘制分布图,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地场所的分布、特点、人群数量等,为后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南华县把4个社区作为防艾示点,每个点给予工作经费 3000~5000元,每月给予管理员100元的补助,利用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员熟悉情况的优势,对辖区新增的低档暗娼进行掌握和信息反馈,以保障干预不留空白。 目前南华县城区有娱乐场所17家,暗娼规模估计130余人,其中高档约120人,低档约10人。

1.3 对口管理,实行业主负责制

每年年初,由辖区的卫生、工商、文体广电旅游局分别“对口”与宾馆酒店、美容美发店、歌舞厅的业主/老板签订防艾责任书,计生与宾馆酒店签订安全套摆放协议,明确各业主/老板的职责。每季各部门组织对“对口”业主/老板进行防艾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培训,营造人人参与防艾工作的氛围,提高业主/老板的防艾责任意识,使其主动、有效参与到娱乐场所防艾工作中。

1.4 提高HIV检测可及性,实行检测卡管理

艾滋病检测是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难点之一。为促进暗娼接受HIV检测,通过外展宣传、业主动员、同伴骨干现身说法等,使目标人群感受到检测的好处和社会的关爱,动员辖区的暗娼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HIV检测,对检查合格者和HIV检测阴性者,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发放健康证和检测卡,实行“一证一卡”管理。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告知和提供咨询服务,在办理健康证和检测卡的过程中免费发放安全套、派送爱心小礼物等。通过几年的实践,使动员检测逐步规范成为常态工作,检测覆盖率不断得到提高。

1.5 开展多部门联动定期督查

2006年,南华县建立了由县卫生、公安、计生、宣传、工商和文体广电旅游局6家部门参加的公共场所防艾联合督查机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每季度由6家单位轮流牵头,深入到娱乐场所进行防艾工作督查。主要对场所内宣传资料张贴、从业人员培训、健康证、HIV检测卡、安全套发放使用记录、业主防艾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同时,针对重点场所增加检查的频度。

1.6 建立奖惩机制,保障措施有效落实

为激发场所业主/老板参与艾滋病干预工作的积极性,南华县在两轮防艾人民战争表彰会中,将业主/老板纳入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对象,颁发先进防艾业主奖。通过表彰奖励,使他们在娱乐场所行业内起到标兵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对督查中不执行防艾措施的业主,尤其本场所暗娼又无健康证和艾滋病检测卡的业主,首先对业主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其次要求其限期、主动带领本场所内无证无卡人员,到县疾控中心进行体检和检测办证卡。对拒不整改的业主,按《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进行处罚。目前共累计处罚19家,处罚金额500~1000元不等,起到了以案警示的目的。

2 结果

多部门联合参与对娱乐场所业主及其暗娼人群开展干预工作,扩大了干预覆盖面,提高艾滋病检测率,降低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克服了县级疾控中心力量薄弱的问题。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2],建立多部门协作、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实施对口管理、业主负责制、HIV检测卡和定期督查、奖惩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南华县艾滋病防控措施有力,艾滋病疫情态势平稳,南华县娱乐场所干预覆盖率达100%,2009-2013年9月HIV/AIDS疫情报告情况见表1。

暗娼月均干预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HIV检测率达99%。2010-2013年暗娼哨点监测数据显示,暗娼HIV阳性率由2%降到0%,见表2。

表1 南华县2009-2013年9月HIV/AIDS疫情报告情况 例

表2 南华县2010-2013年暗娼哨点HIV监测情况

3 讨论及经验

3.1 领导重视

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始终把防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南华县被确定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来,健全完善了防艾委员会、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办公室,防艾委成员单位22个,示范区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防艾办,每年县本级财政投入经费6万元用于暗娼联合执法,招考选调4人充实到示范区项目办和疾控中心防艾科。结合县情先后制定出《南华县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方案(2009-2013年)》[南防艾委〔2009〕13号],《南华县公共场所艾滋病监测检测及行为干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南防艾办〔2010〕2号]等系列文件,有力促进干预工作整体推进。

3.2 部门合作

近年来,南华县实施的对口管理、业主负责制、HIV检测卡督查、奖惩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扩大了暗娼干预覆盖面和检测面,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尤其通过开展检测卡管理,也间接对继续从事卖淫活动的阳性暗娼进行了管理。这些措施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是宣传、卫生、公安、文体、工商等多部门发挥职能优势,配合协作的结果。

3.3 社区参与

由于暗娼流动性大,尤其低档暗娼活动场所(如出租屋、小旅社、站街等)较难管理,使其对低档暗娼人员情况难掌握,因此,利用社区的参与,对低档暗娼干预也发挥了重要优势。

[1] 王丽艳,吕 繁,刘中天,等.某市妇教所与娱乐场所暗娼的高危行为比较[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6):352-354.

[2] 云南省人民政府.艾滋病防治条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本文编辑:张永光)

R512.91

A

1003-2800(2014)11-0738-02

2014-07-24

周路昌(1976-),男,云南南华人,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娱乐场所对口督查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贫苦阶级的“公共娱乐场所”?:《雾都孤儿》与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