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2014-05-25张瑞仙张旭辉

卫生软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病媒卫生状况农村居民

张瑞仙,狄 娟,王 昕,张旭辉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 农村卫生 ●

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张瑞仙,狄 娟,王 昕,张旭辉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目的]掌握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现状,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选择项目县,随机抽样确定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入户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问卷、现场观察等收集调查表,数据通过专用系统上报,导出到Microsoft excel 2003后利用SPSS 17.0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5个县的4460户农村家庭,集中式供水3266户(73.2%),饭前便后都洗手者2192人(49.1%),习惯喝生水的有819户(18.4%),无厕所的家庭有602户(13.5%),卫生厕所2366户(53%),生活垃圾随意丢弃者1341户(26.6%),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者2178户(43.4%),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者仅89(2%),有3707户(83.1%)购买并使用农药,施洒农药时965户(26%)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多数家庭房屋周围和厨房内均有各种病媒生物滋生。[结论]云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改进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合理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正确恰当使用农药,减少并消除病媒生物滋生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状况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一个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反映社会精神面貌、文明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建设一个整洁、优美、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了掌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客观评价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优劣,云南省于2013年10-12月进行了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现将入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按照国家卫计委疾控局《2013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云南省从全省16个地州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所辖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分层随机抽取监测县,2013年从45个项目县(市、区)分别随机抽取5个乡镇,再从各乡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择5户家庭,通过面对面问卷、现场观察等填写调查问卷。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项目县及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生活垃圾、污水、农药使用、病媒生物及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等情况。

1.3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按照国家统一设计的《项目县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入户调查表》,通过前期组织各项目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调查员培训、现场问卷核查、督导、后期数据逻辑审核等保证数据完整、真实、有效。数据通过“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进行录入上报,由省疾控中心严格审核后再上报国家,全省数据导出到Microsoft excel 2003后利用SPSS 17.0进行整理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项目县基本情况

云南省共调查45个县(市、区),涉及1,677.2448万人,482.5678万户,其中农村1,257.6582万人,341.7991万户,本次入户调查892个村(西山区只有3个非城区乡镇)的4460户,每户由1人完成调查问卷,共调查4460人。

2.2 入户调查情况

2.2.1 基本情况

本次4460名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91岁,平均(43±16)岁;汉族2374人(53.23%),少数民族2086人(46.77%);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616人(13.8%),初中1918人(43.0%),小学1519人(34.1%),文盲407人(9.1%)。4460户家庭户籍人口共计20,836人,平均4.7人/户,常住人口共计18,399人,平均4.1 人/户。

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3331户(74.7%),以养殖业为主者243户(5.4%),外出务工者541户(12.1%),工业为主者仅17户(0.4%),其它收入来源328户(7.4%)。上一年度家庭收入平均20,000元/户(中位数)。

接受调查的最近两周内,314户(7%)家庭411人次曾有腹泻,有腹痛者344户(7.7%)424人次,有发热者608户(13.6%)798人次,有肠道传染病者47户(1.1%)54人次,腹泻、腹痛、发热、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依次为2.2%、2.3%、4.3%、0.3%。所调查家庭中,高血压患者共1046人,糖尿病患者118人,冠心病患者137人,脑卒中患者44人,恶性肿瘤患者32人,其他慢性病如关节炎、精神疾病、肾脏疾病、肝胆疾病等共计248人。

家庭饮用水为集中式供水3266户(73.2%),其余为分散式取水。生活用水量平均7.9 t/月。家庭习惯喝生水的有819户(18.4%),习惯喝开水或矿泉水/桶装水3575户(80.2%),另外有66户(1.5%)不一定以哪种方式饮水。只饭前洗手者612人(13.7%),只便后洗手者294人(6.6%),饭前便后都洗者2192人(49.1%),都不洗者102人(2.3%),不一定者1260(28.3%)。超过一半的调查家庭的卫生状况处于一般状态,只有5%不到的家庭环境卫生较差,见表1。

表1 农户家庭环境卫生状况

2.2.2 厕所与粪便无害化

无厕所的家庭有602户(13.5%),非卫生厕所1492户(33.5%),卫生厕所2366户(53%)。有厕所的3858户中,厕所粪便直接排入下水道583户(15.1%),排入沟塘河道396户(10.3%),土掩埋后施肥467户(12.1%),高温堆肥691户(17.9%),直接施肥1921户(49.8%)。67.8%的厕所位于院外,66.6%的厕所能保持清洁,但过半的臭味明显且有蝇蛆,48.7%的厕所存在粪便暴露的情况,见表2。

表2 有厕所的3858户家庭厕室情况统计

2.2.3 生活垃圾、污水

家庭生活垃圾产量平均3 kg/d,丢到垃圾箱/池的有1187户(22.5%),丢到房子周围固定点的有1932户(50.9%),随意丢弃的有1341户(26.6%)。家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者2178户(43.4%),排入明沟、暗沟、管道者分别有1637(41.7%)、440(9.6%)、205 (3.2%)。污水排放地点为河流、坑塘、农田、处理厂者依次为1010(22.6%)、621(13.9%)、796(17.8%)、89 (2%),随意排放污水者1944户(43.6%)。

2.2.4 农药使用

被调查的农户共有3707户(83.1%)购买并使用农药,在农技站或植保站购买者1197户(32.3%),664户(17.9%)在供销社门市部购买,1838户(49.6%)向个体户购买,其余8户不一定在哪里购买。施洒农药时965户(26%)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采取防护措施的2742户(74%)中,1397户(37.7%)头戴防护用品,2130户(57.5%)穿长袖衣裤,1256户(33.9%)戴乳胶手套或穿乳胶鞋。配药或施药后有3145户(85.1%)称“无不适症状”,562户(12.6%)曾出现不同程度不适症状(其中455户为已采取了一定防护措施者),如口干、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痒、红疹、头晕、头痛等。

农药储存在杂物屋内者1851户(49.9%),53户(1.4%)放于床下,460户(12.4%)放于上锁的隐蔽处,249户(6.7%)随意存放,1094户(29.5%)现用现买不存放。2900户(78.2%)将废弃包装药瓶(袋)丢弃在田边或垃圾堆,42户(1.1%)将其卖掉,499户(13.5%)埋之于地下,其余266户(7.2%)选择“其它”处理方法。

2.2.5 病媒生物

房屋周围有猪圈者3259户(72.3%),有鸡/鸭/鹅圈者2967户(57.4%),有羊/牛/马/驴圈者1414户(28.0%),有柴草垛者1847户(41.3%),有垃圾投放点者770户(20.0%),有水厕/旱厕者1000户(24.4%),有污水沟者914户(23.3%),有死水池塘者133户(4.1%),有废品收购站者24户(0.8%);以上病媒生物滋生地均没有者只有208户(4.7%)。

所调查农户的厨房平均面积约17.8 m2,厨房内病媒生物检查发现情况见表3,蟑螂成/若虫、活卵鞘、蟑迹、鼠迹、苍蝇均未发现者共有61户(13.7%)。家庭周围无积水容器者2582户(57.9%),有积水容器者1878户(42.1%),其中容器内发现有蚊虫幼虫的363户,发现率19.3%。

表3 厨房内病媒生物检查发现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农业省份。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区面积高达94%,地形复杂,人口分布广泛,尤其农村居民居住更加分散,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近十分之一为文盲;但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集中式供水已覆盖73.2%农村居民,八成居民形成正确的饮水习惯,饭前便后均洗手者已达近半数,庭院卫生与室内卫生较差者只剩一小部分。然而,四分之一的家庭仍以传统的分散式取水为生,近两成家庭仍习惯喝生水,饭前便后都洗手的家庭不足一半,不及广西农村居民生活习惯[1]。95%的农户房屋周围都有或多或少的各种病媒生物滋生地,42.1%的家庭周围有积水容器,厨房内多数都有苍蝇、鼠迹、蟑螂等,无厕所家庭占13.5%,随着近年国家改厕项目力度的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已超过半数,但仍不及2011年全国普及率(69.2%)[2]。厕室内卫生状况也需进一步改善,有臭味、蝇蛆、粪便暴露等情况较多。关于粪便的处理,大部分经下水道统一处理或堆肥施肥,仍有少部分直接排入沟塘等可能造成水质污染。

农村家庭生活垃圾丢到垃圾箱/池或房子周围固定点的占73.4%,生活污水经沟/管排出者过半,但仍有26.6%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占43.4%,最终排放地点也无固定点者43.6%。说明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排放已经逐步得到改善。但仍需继续扩大覆盖面和规范垃圾污水的后续处理办法,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可能对附近空气、水源、土壤等造成一定的污染。

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83.1%的农户使用农药,近半数农户向个体户购买;大部分施药者在施药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或穿乳胶鞋、防护衣等,但仍有部分农户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或中毒症状。调查也发现,多数农户对农药储存不当,置于杂物间、床下或随意存放均可能污染周围物品,甚或致小孩误食误伤等严重后果。药瓶的处理方式也多数不当,未清洗干净的药瓶内有残留农药,随意丢弃或卖掉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上所述,云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云南省农村经济水平较低的现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①在加速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真正意识到洁净生活环境的重要性;②从改变不良日常生活习惯着手,如喝开水、勤洗手、创造整洁的室内、庭院环境,尤其注意厨房内环境卫生等;③在国家的扶持下建盖使用卫生厕所,并保持清洁;④加强科学种植与除害方法的指导,杜绝滥用农药,宣传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⑤建立集中垃圾池、垃圾箱,并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及监管;⑥科学排放与处理生活污水,减少对环境土壤与饮用水的污染。以上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同时,必须提高居民自身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本次调查结果还提供了农村居民常见症状/病的发生/病情况。各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为环境卫生对疾病的影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其内在关系的确定还需要更深入的科学调查研究与分析。

[1] 钟格梅,赵 鹏,郑承杰.2011年广西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5):339-342.

[2]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农村面貌加快改善——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EB/OL].(2014-03-14).http://www.stats.gov.cn/ztjc/ztf x/kxfzcjhh/201208/t20120824_72843.html,2012-08-24/2014 -01-23.

(本文编辑:谢碧钰)

R127;R163

A

1003-2800(2014)08-0519-03

2014-03-14

张瑞仙(1980-),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公卫医师,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相关研究。

张旭辉(1978-),男,云南嵩明人,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环境卫生学研究。

猜你喜欢

病媒卫生状况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襄阳市2019—2020年消毒餐具卫生状况分析
评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媒生物的监测能力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上海市宝山区足浴场所修脚工具等卫生状况调查
心理干预对卡波肉瘤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
警惕病媒来袭
2014年世界卫生日主题:预防病媒传播的疾病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