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以南京9所高校为例

2014-05-25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德克萨斯罗森回归方程

于 茜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 210042)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以南京9所高校为例

于 茜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 210042)

自尊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南京高校1 58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交往焦虑量表”(IAS)、“罗森伯格量表”(RSES)、“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和自尊之间显著相关且互为因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刚刚进入大学的青年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附,试图独立思考问题、独立生活,他们一方面想进入社会,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也没有社会经验,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扰,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形成了社交焦虑。

本文以南京9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大学生中社交焦虑、自尊的状况及其特点,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建议和方法。

1 被试与研究假设

表1 南京9所高校被调查人数统计表

如表1所示,南京9所高校大学生共1 580人,年龄范围在18~25岁之间。其中包括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本科学生,专业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男女比例适当,生源地是地级市、县级市和农村,比例适当。

研究假设:1 580名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自尊状况之间没有相关性。

2 研究工具

1)社交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eale,IAS)。抽样调查南京9所高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采用由Leary编制的社交焦虑量表[1]。该量表的常模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3所不同大学1 140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结果[2],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稳定性、主观感受,可以作为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测量工具[3]。

2)自尊量表(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抽样调查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的自尊状况,采用罗森伯格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4],这个量表偏向于测量人们的整体自尊水平,关注人们整体上看待自己的方式,而没有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品质和特性。

3)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Helmreich&Stapp)。这是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自尊测量工具,作为对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的补充,在测量整体自尊的同时,测量个体感觉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舒适度和胜任度[2]。这个问卷的得分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的得分相关,相关系数为0.65左右。可以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量结果的验证和补充。

3 结果

3.1 被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统计

表2 被试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3.2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关系

3.2.1 罗森伯格系数与社交焦虑系数的回归分析

表3 社交焦虑系数与罗森伯格系数的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0.354,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表4 社交焦虑系数与罗森伯格系数的方差分析

自变量x:罗森伯格系数,因变量y:社交焦虑系数,回归平方和:4 086.184,残差平方和:28 591.998;总平方和:32 678.182。显著性水平P<0.001,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表5 社交焦虑系数与罗森伯格系数的回归系数分析

根据表5,可得回归方程为:y=-0.782x1+56.672,其中x1表示罗森伯格系数,y表示社交焦虑系数。由于x1的系数-0.782<0,所以,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2.2 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与社交焦虑系数的回归分析

表6 社交焦虑系数与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的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0.576,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表7 社交焦虑系数与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的方差分析

自变量x: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因变量y:社交焦虑系数,回归平方和:10 827.374,残差平方和:21 850.808,总平方和:32 678.182。显著性水平P<0.001,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表8 社交焦虑系数与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的回归系数分析

根据表8,可得回归方程为:y=-0.683x2+77.443,其中x2表示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y表示社交焦虑系数。由于x2的系数-0.683<0,所以,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2.3 罗森伯格系数、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与社交焦虑系数的回归分析

表9 社交焦虑系数与罗森伯格系数、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的回归系数分析

根据表9,用x1表示罗森伯格系数、x2表示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y表示社交焦虑系数,可得回归方程为:y=-0.152x1-0.640x2+78.128。由于x1的系数-0.152<0,说明x1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x2的系数-0.640<0,说明x2与y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P(x1)=0.158>0.05,x1与y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P(x2)=0.000<0.05,x2与y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比较表4和表9,可以发现,当x1与y单独进行相关分析时,相关关系是显著的;当x1、x2与y进行相关分析时,相关关系不显著。可以推断,当x1、x2与y进行相关分析时,x1与x2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弱化了x1、x2与y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结果得到了自变量是自尊(x1、x2),因变量是社交焦虑(y)的方程(见表9):y= -0.152x1-0.640x2+78.128,体现了社交焦虑与自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尝试以社交焦虑为自变量X,自尊(罗森伯格量表测出的)为Y,也得到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Y=-0.160X+26.081(见表10)。

表10 罗森伯格系数与社交焦虑系数的回归系数分析

以社交焦虑为自变量X,自尊(德克萨斯量表测出的)为Y,也得到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Y= -0.485X+72.834(见表11)。

表11 德克萨斯社会行为系数与社交焦虑系数的回归系数分析

可见,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4 结果分析

4.1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显著相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

自尊的内涵包括了整体自尊、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5-6]。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更多的依据社交中他人对自我的态度,因此,内心会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也对能否得到认同和肯定而产生焦虑,也就是社交焦虑[7]。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之前内心就出现了对他人能否接纳自己的担心,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目光的运用等会更加敏感,心理也就越自卑、社交越困难。可见,社交焦虑程度高是缺少安全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自我憎恨等心理特征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8],是自尊水平较低的表现。

4.2 自尊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

1)自尊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因子。如果个体在社交场合认为别人正在用鄙夷的态度对自己评头论足,就会不敢与人交流,导致自我会持久的消极看待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谦卑和羞耻,那么就产生了社交焦虑[9-10]。但是如果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得到的是积极的与自我相关的反馈,瞬间产生的是好的感觉,自我价值感水平提高了,自尊程度也会得到提高,社交焦虑程度就会降低。这就是自尊中的自我价值感因子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过程。

如果个体在社交中经历挫折,就会对自己的评价较低,会引发低自尊,从而加重社交焦虑。研究中发现,有社交焦虑的人通常都有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如被他人粗暴的拒绝过,会对类似的社交场合产生恐惧感[11],而个体如果认为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很受欢迎,那么他对自我的评价比较高,整体上就引发了高自尊,而这种高自尊反过来又使得个体具体的自我评价大大提高。这就是自尊中的自我评价因子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过程。

从社交焦虑与罗森伯格系数的回归方程y= -0.782x1+56.672,社交焦虑与德克萨斯系数的回归方程即y=-0.683x2+77.443中都可以看出自尊中的整体自尊的因子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更大。原因就在于,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因子是暂时的作用因子,但是短暂的影响也将影响持久的整体自尊[12]。

2)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存在互为因果关系。首先,若自尊是因,社交焦虑就是果。国外的学者也曾提出,造成社交焦虑的原因是由于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国内,李焰和李柞对自尊、被评价意识、归因风格以及成就动机4种人格因素与中学生特质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和被评价意识是影响特质焦虑的主要的独立因素,低自尊和高被评价意识被试的特质焦虑更高[12]。

有研究表明,创伤性经历容易导致个体自尊水平的下降,留下难以弥补的伤痕,在社会交往的时候焦虑程度也会明显提高。反之,社交焦虑的程度就会变得较低。

其次,若社交焦虑是因,自尊就是果。社交的挫折与失败会使社交焦虑程度提高,导致个体对社交中自我价值、重要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较差,认为理想自我(ideal self)与实际自我(actual self)差距增大,导致自尊水平降低。获得社交成功经验的过程是个体在一定的交往过程中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的过程、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也就是自尊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三,社交焦虑和自尊之间存在着循环因果关系。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造成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的一系列症状和表现又进一步降低了自尊水平,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低自尊、高焦虑的恶性循环。

4.3 高、低自尊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交挫折产生焦虑程度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高自尊的个体遭受社交的挫折和失败时,自尊作为焦虑的缓解器[13-14],会诱发一定的社会行为去防御和补救,以此来缓解社交焦虑;当低自尊的个体遭受社交的挫折和失败时,也会产生一些社会行为去缓解社交焦虑,由于自尊水平较低,社交的挫折和失败往往在低自尊的人看来显得相对严重,这时自尊的社会适应机制就会受损,低自尊的人无法排解社交焦虑的心理,从而引发心理障碍,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将大学生完成的罗森伯格问卷中(最高分30分),得分在23.56分以上的人指定为高自尊,得分在15.34分以下的人指定为低自尊;将大学生完成的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中(最高分75分),得分在60.39分以上的人指定为高自尊,得分在45分以下的人指定为低自尊。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之间最核心的差异就在于:社交失败对低自尊者打击非常大,让他们感觉很丢脸,感觉不能胜任社会交往,完全不擅长社会交往[15],而高自尊者在失败后不会感到极度的不舒适、丢脸、羞耻或不喜欢自己。综合来看,高自尊和低自尊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交的挫折和失败时,社交焦虑的程度完全不一样。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10-27.

[2]汪向东.中国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227-310.

[3]彭纯子.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24-25.

[4]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5]黄薛冰,沈凌霞,王希林,等.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61-63.

[6]彭欣,马绍斌,范存欣,等.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0-41.

[7]李元吉,汤宜朗.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84-185.

[8]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l):10-11.

[9]蔡飞.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3):5-6.

[10]杨眉.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学习焦虑的调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2-23.

[11]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2):5-6.

[12]高文凤.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76-279.

[13]GILLIAN B.克服羞怯[M].周晓林,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65.

[14]AMERICAN PSYCHI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Washington D 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4:411-417.

[15]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8-247.

[16]金盛华,杨志芳.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4-20.

[17]HEIMBERG,KROSINICK,SNYDER.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by exposure,cognitive restructuring,and homework assignment[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85(2):236-245.

〔责任编辑:张 敏〕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nxiety and self-esteem—Taking n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anjing as an exam ple

YU Qian
(School of Economy,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42,China)

Self-esteem is one of the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affect social anxiety.In this research,1580 students from Nanjing College are taken as sample.With the help of IAS(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eale),RESE(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 and the software of SPSS11.0,this thesis analyzes themain featur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nxiety and self esteem and their relations aswell.It is concluded that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nxiety and self-esteem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reciprocal causatio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nxiety;self-esteem

G912.3

A

1008-8148(2014)04-0087-04

2014-04-2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880103)

于 茜(1981—),女,江苏镇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德克萨斯罗森回归方程
救命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玩出新花样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克雷尔工程学院大楼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惠生工程获台塑在美国德克萨斯项目的总承包合同
德克萨斯六旗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