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2014-05-25万文静刘福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免疫调节溃疡性结肠炎

万文静 刘福平

(山东省青岛即墨市北医院药剂科,山东 青岛 266200)

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万文静 刘福平

(山东省青岛即墨市北医院药剂科,山东 青岛 266200)

目的探讨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白及愈疡汤大剂量组,C组为白及愈疡汤中剂量组,D组为白及愈疡汤大剂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白及愈疡汤组(B、C、D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P<0.05)。结论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中剂量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方面疗效显著,继续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加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白及愈疡汤;免疫调节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关报道统计,最近1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数是前10年的3.8倍[1]。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目前,临床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该类药物多存在恶心头痛、白细胞下降等毒不良反应[3],有研究表明[4],中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优势,我院自2011年开始采用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74例,女86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3±8.7)岁,病程1个月~11年,平均病程(6.2±3.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5],其中,中度81例,重度79例,病变范围主要有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和全结肠,其中,直肠、乙状结肠76例、左半结肠44例、横结肠25例、全结肠1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伴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0例,比较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口服巴柳氮钠胶囊(国药准字H20061083,赤峰蒙欣药业)治疗,每天3次,每次1.125 g。B、C、D三组患者口服白及愈疡汤治疗,B组患者每次200 mL,每天3次,C组患者每次100 mL,每天3次,D组患者每次50 mL,每天3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4周为1个疗程。

1.3 白及愈疡汤组成

黄连、三七粉各6 g,三七粉冲服,白及、人参、五倍子各10 g,珍珠粉12 g,白头翁、槐花各15 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 g,以上药物除三七粉外均水煎2次,去渣取汁600 mL。

1.4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白及愈疡汤组(B、C、D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较

2.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白及愈疡汤组(B、C、D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P<0.05),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原因多与炎性反应、自由基损伤有关。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肠风、脏毒范畴,白及愈疡汤主要由白及、黄连、白头翁、半枝莲、白花蛇舌、白及、槐花、三七、人参等组成,白及可在病变局部形成黏性保护膜,具有消肿生肌、止血,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人参可以提高人体的应急反应能力;槐花能够明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三七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且能解除患者的血管痉挛,减轻和消除病变黏膜充血、水肿等;白头翁苦寒泄降,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珍珠有良好的祛腐生肌作用。以上药物合用,具有抗菌消炎、止血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溃疡愈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白及愈疡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患者,中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疗效显著,与大剂量组相比,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白及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中剂量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方面疗效显著,继续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加疗效。

[1] 王涛,迟伟,柳越冬,等.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下注证) 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121-122.

[2] 曾莉,孙丽英.三七阿胶栓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60例[J].河北中医,2010,32(9):1335-1336.

[3] 薛峰,付昌格,卢义明,等.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9):29-30.

[4] 张伟,梁永革.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9):22.

[5]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R574.62

B

1671-8194(2014)25-0312-02

猜你喜欢

免疫调节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密蒙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