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

2014-05-25彭瑞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检验科艾滋病医护人员

彭瑞灵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揭西 515400)

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

彭瑞灵

(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揭西 515400)

目的探讨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我院检验科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总结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7例为HIV暴露者,共计42次,最常见的暴露途径是切割伤口以及针刺。通过分析防护措施发现,大部分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知识和暴露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了解比较充分,但依然有少部分的医护人员对这方面的了解较少,重视度不高。暴露率的高低与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护意识越高、防护态度越好,暴露率也就越低。结论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少部分医护人员没有引起对艾滋病自我防护的重视,在态度上比较轻视。

检验科;医护人员;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措施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是全世界共同呼吁预防的疾病。同时,艾滋病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多。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不容乐观:艾滋病人群规模大、传播速度在加快等等,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截止2005年,我国的艾滋病患者已达到60多万。为了使艾滋病的传播得到抑制,我国已采取了多个项目计划,比如安全套项目、针具交换项目、美沙酮维持治疗等等[1]。在所有的艾滋病患者中,一部分为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另一部分则是自身尚未察觉的HIV携带者。检验科医护人员是医院职业人群中艾滋病暴露的一类特殊群体,虽然他们并没有与患者直接接触,但是他们会经常与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其他体液接触,这就需要检验科医护人员提高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率。为了进一步探讨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情况,本文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我院检验科的20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2]对我院检验科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其中有7名为男性,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33±3.11)岁,最短工龄为1年,最长工龄为30年,平均(18.74±7.87)年,文化程度为:本科4例,大专及以下11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我院检验科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认知、防护策略、HIV暴露情况、防护意识[3]。其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艾滋病的危害、病情起因、传播方式、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窗口期的相关知识、暴露之后的处理措施以及标准预防的相关知识;HIV暴露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发生暴露、暴露的部位和暴露的方式;防护意识主要是包括防护的态度和防护的意识;调查问卷经医院众多临床研究者及院领导认真分析和审查,具有很大的可信度和权威度。问卷的发放由医院组织调查会议进行统一调查和当场回收并经过初次的审核,共计发放问卷15份,回收15份,所有问卷均有效。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7例为HIV暴露者,共计42次,最常见的暴露途径是切割伤口以及针刺。检验科医护人员暴露情况见表1。通过统计医护人员基础知识回答情况看,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职业暴露的相关回答正确率较高,对暴露后的处理方式和窗口期回答正确率低。

表1 检验科医护人员暴露情况

3 讨 论

目前全世界的艾滋病患者正在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我国也不例外。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艾滋病人群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省市级地区,较发达的地区流行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县级地区[4]。这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比较轻视,在日常自我防护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自制的艾滋病检测自我防护测量问卷对我院检验科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知识和暴露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了解比较充分,但依然有少部分的医护人员对这方面的了解较少,重视度不高。暴露率的高低与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护意识越高、防护态度越好、暴露率也就越低。因此,笔者认为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预防标准进行,比如在与标本接触的时候应将任何一个标准都视为HIV病毒对待,接触的时候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消毒隔离等相关措施,以此降低职业暴露率[5];其次是端正自身的自我防护态度,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比如使用的医用手套沾染了样本,则不应将该手套接触其他清洁的物品;使用后的器械要废弃;最后是加强自身对暴露后处理方法的学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大部分的医护人员在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相关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感染的发生,但是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率。常见的处理措施是用肥皂水或者生理盐水清洗皮肤。

综上所述,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少部分医护人员没有引起对艾滋病自我防护的重视,在态度上比较轻视。

[1] 许杰.浅析医院检验科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11):498-499.

[2] 陈雪琳.检验科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策略分析[J].当代医学,2013,18(3):158-159.

[3] 李燕林,王祖萍,丁莉.医护人员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及其防护[J].护理学杂志,2009,24(6):95-97.

[4] 刘志杰.提高传染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9):108.

[5] 许玉珍,王莉娜.精神科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48-2649.

R512.91

B

1671-8194(2014)25-0282-02

猜你喜欢

检验科艾滋病医护人员
《 世界艾滋病日》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