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筛查中TCT与巴氏细胞学的对比分析

2014-05-25葛新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巴氏细胞学涂片

葛新美

(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宫颈癌筛查中TCT与巴氏细胞学的对比分析

葛新美

(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筛查中TCT与巴氏细胞学的检测准确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或接触性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制作80例传统巴氏涂片和TCT标本80例,进行宫颈活检并将其结果作为参考诊断的标准。结果巴氏涂片检测的总符合率(67.11%)要明显低于TCT标本检测的总符合率(88.6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检测技术的准确率较高,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宫颈癌;筛查;TCT;巴氏涂片;细胞学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常使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对该疾病进行筛查,但是准确率较低[1]。近年来许多医疗机构逐渐使用TCT技术检测宫颈癌, 我院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或接触性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巴氏涂片和TCT两种技术的临床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背景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或接触性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12±5.11)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了宫颈细胞学的检查和组织学的检查。我们随机制作了传统巴氏涂片和TCT标本各80例,并进行了宫颈的活检将其结果作为参考诊断标准。

1.2 方法

①传统巴氏涂片的制作:暴露患者的宫颈,使用无菌干棉球轻缓地擦除患者宫颈表面、穹隆部位的黏液和分泌物,并将宫颈刮板插进子宫颈管内部,以宫颈外部的鳞柱状上皮的交界处为圆心使用宫颈刮板轻轻刮1周,取出刮板后将刮出的物质均匀涂抹在玻片上,使用95%的酒精进行固定(30 min),进行巴氏染色后在镜下检查。②TCT标本制作:暴露患者的宫颈后将宫颈管刷伸入宫颈外口和宫颈管内部进行旋转(4~5周),收集宫颈外口、宫颈管内部的脱落细胞,并将收集到的细胞洗脱到装有保存液(Thinprep)的小瓶中, 使用系统程序化处理将其制作为薄层细胞片(直径为2 cm),使用95%的酒精进行固定再进行巴氏染色,最后使用TBS分级系统进行诊断检测。

1.3 传统巴士技术和TCT技术的分级标准

传统的巴氏技术共分为Ⅴ级。TCT技术使用TBS(The Bethesds System)分级系统,具体分为正常范围(WNL)、鳞状上皮内病变(SIL)、鳞状细胞癌(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几种。其中SIL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和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两种。腺上皮异常属于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

1.4 病理活检

对细胞学诊断为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活检,对所有标本注明取材的部位进行病理检验。具体的组织学病理诊断结果主要分为正常或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又可以根据轻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原位癌、浸润癌几类。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 14.0进行处理,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显著。

2 结 果

巴氏涂片的检查结果显示异常涂片为51例,其中非典型细胞38例, HSIL9例,LSIL3例,癌变1例,和宫颈活检的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阴道镜活检和巴氏标本细胞学诊断对比结果

TCT标本细胞学的诊断结果显示70例为异常,其中ASCUS47例、LSIL12例、HSIL8例、SCC3例,和宫颈活检的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阴道镜活检和TCT标本细胞学诊断对比结果

由此可见巴氏涂片检测的总符合率(67.11%)要明显低于TCT标本检测的总符合率(88.6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生理健康。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疾病不容易被及时发觉因而可能耽误治疗[2]。因此定期的妇科检查对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治愈都有积极意义[3]。

临床传统检测宫颈癌的方法为巴氏涂片法,但是许多研究报道这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偏低,假阴性率偏高[4]。造成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是标本的缺陷。而TCT是近年来临床逐渐兴起的一种检测宫颈癌的技术,由于其操作流程的优化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5]。

为了对巴氏涂片法和TCT技术临床检测宫颈癌的准确率进行评价,我们随机制作了传统巴氏涂片和TCT标本各80例,并进行了宫颈的活检将其结果作为参考诊断的标准。结果显示巴氏涂片检测的总符合率(67.11%)要明显低于TCT标本检测的总符合率(88.61%),说明TCT检测技术的准确率较高,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1] 周静,李海.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3(10):474-476.

[2] 李琴艳,杨庆忠,付雯.TCT与巴氏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9(11):1173-1174.

[3] 焦桂青,李建平.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4(9):22-24.

[4] 黄卫彤,张江宇,韦红卫,等.液基细胞学与巴氏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2005,(8):37-39.

[5] 刘玉玲,赵虎.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中华医学会:,2005,9(12):1-3.

R737.33

B

1671-8194(2014)25-0248-02

猜你喜欢

巴氏细胞学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浅谈巴氏鲜奶的发展现状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两种常用染色方法在性成熟SD大鼠阴道涂片中的比较研究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巴氏灭菌对橙汁中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