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4-05-25徐永吉杨贵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徐永吉 杨贵江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腹股沟疝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体会

徐永吉 杨贵江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这个。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腹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明显,复发率减少,术后快速恢复,预后质量通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不同手术方式;腹股沟疝;效果;无张力疝修补术

出现在腹股沟疝区位置腹外疝被称作腹股沟疝,在临床中是各类疝中较为常见一种类型。腹股沟疝可以分成斜疝与直疝。斜疝自腹壁下动脉外侧处腹股沟管内环部位突出,因疾病发展缓慢向内、下、前各方向斜向穿越出腹股沟管达到体表[1]。临床中一般应用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本文选取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析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2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2~65岁,腹股沟斜疝患者48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0例,复发性疝患者2例;研究组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21~67岁,腹股沟斜疝患者50例,腹股沟直疝患者8例,复发性疝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传统腹疝修补术,术前准备完全准备好后,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将疝囊颈完全暴露,且应用高位结扎,应用荷包缝合方法进行缝合,将疝囊完全切除。注意强化腹股沟后壁:Bassini方法,暴露精索,缓慢提起,精索后方缝扎患者腹内斜肌下缘及联合腱一直延续到腹股沟韧带上方,精索放置到腹内斜肌及腹外斜肌腱膜间。

研究组患者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准备完全做好后,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疝切口保持4~6 cm,疝囊完全暴露后横向切断疝囊壁,以丝线对疝囊进行缝扎,在远端旷置后,放置疝平片,将其置于腹横筋膜前、精索和腹外斜肌腱膜后,缺口往精索内环方向,然后将补片切口进行缝合。平片外侧缘结节需持续缝扎到腹股沟韧带位置,内侧缘持续缝扎到联合肌腱上方,针距保持0.5 cm。手术完成后应用间断缝合方法将腹外斜肌、重建外环口、皮肤均予以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及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对比以χ2分析,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及复发情况,对照组切口感染率12例(20.0%),复发率13例(21.7%),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3 讨 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中是一种较常见外科疾病,是各类型疝气中最多见类型,大部分出现在老年人群体中,存在极高发病率,而且经手术治疗后极易有复发现象,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均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应用手术治疗方法是目前对于腹股沟疝患者主要治疗措施,伴随医疗技术发展疾病,传统腹股沟庙修补术由于存在较多并发症及复发率,而受到一定应用局限性[2]。传统疝修补术在应用中往往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破坏,所以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速度相对缓慢,下床活动时间也会相对延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而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时,手术予以网塞、网片,在操作中较为简便性,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性低,而且往往所应用聚丙烯修补材料存在较明显抗感染能够,其组织相容程度更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出现感染现象,而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患者能够及时下床活动,其恢复明显增快,对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更为广泛适应证,特别对于老年机体衰弱、巨大腹股沟疝,复发性疝等更为适用。

我国在1997年开始,在临床中张力疝修补术获得一定程度推广应用,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证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气患者无疑成为最佳治疗方案,手术指证较为广泛,不必完成彻底性腹股沟区解剖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痛苦,使得术后疼痛出现概率较小,不必予以镇痛药物治疗,住院时间明显下降,修补网片组织具有较少反应性,复发率减少等优势显著[3]。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主要有平片无张力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此修补术相对比传统手术方法存在较为明显优势性,但是术后疼痛感或慢性疼痛现象依然会存在。伴随腹股沟疝临床发病解剖机制进一步研究进步,特别解剖上耻骨肌孔概念建立后,腹腔镜微创技术及疝修补应用材料均得到充分发展,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进[4]。Koning等在研究发现,经腹直肌肌鞘无张力腹股沟疝网片修补术治疗后患者慢性疼痛出现概率相对比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明显下降。目前腹腔镜微创技术得到较为明显发展进步,其逐渐应用到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当中,得到较为理想治疗效果,但是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则更为复杂化,因此手术操作存在一定难度[5]。

目前对于疝气治疗仍然主要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法。有多种研究资料显示[6],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并无较为显著差异性,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此两种方式对于治疗腹股沟疝气均具有明显效果。手术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对于减少并发症,避免复发均具有显著作用。研究资料发现,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主要为手术方式及手术修补应用材料,需按照患者自身实际状态予以适宜手术措施及修补材料,且患者应提高手术前准备水平,对于预制补片原理熟练把握,放置补片需注意其合理性,固定补片或网塞时注意其适宜性,能够防止补片发生卷曲移位情况。

[1] 赵天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23.

[2] 田守芳.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140-141.

[3] 李建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8):567-571.

[4] 谷兰石.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11):793.

[5] 袁意境.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0):25.

[6] 秦逸.腹股沟病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666-667.

R656.2+<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5-0217-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5-0217-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5-0217-02

猜你喜欢

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