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4-05-25政陈树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移位插管气管

李 政陈树海

(1 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珠海 519000;2 珠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李 政1陈树海2

(1 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珠海 519000;2 珠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的更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近年5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固定气管插管,试验组采用白扁带固定气管插管。结果试验组使用白扁带双环套结固定法的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的胶布固定法。结论采用白扁带固定气管插管是适用于临床。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固定;经鼻;经口

在临床上,比照经鼻气管插管而言,经口气管插管其耐受性对患者来讲更难接受。尤其在急诊院前对需要紧急插管的、又处于清醒、应激状态下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出现烦躁、抵抗、难以插管,甚至有极高风险诱发气管插管管非计划性拔管(UEX)。即插管随机脱落或患者自行拔除,同时医护人员违规拔管也在内[1-2]。由此可知,固定住气管插管很重要,且与经鼻插管相比,经口插管固定难度大、口腔护理难。我科开展了气管插管固定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所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共58例,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35~50岁,平均(42.2± 7.4)岁;平均置管2.4 d。将所有病例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别划分,每组29例,两组其年龄、性别、置管天数及病况比照无显著差异,符合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①对照组:本组固定应用医用透气胶布。胶布幅围为(30~50)cm ×2 cm。将一侧面颊粘贴胶布一段,而后,自口角—气管插管—牙垫的顺序顺时针紧密缠裹2圈,再将胶布未固定端经由另一口角出路并在对侧面颊牢固粘贴,最后两侧均以2块胶布实施交叉加压固定。②试验组:本组其先以插管后的导管及牙垫精确放置为先导条件,而后把气管插管和牙垫以2 cm宽的医用透气胶布充分固定。而后,准备幅围(70~80)cm×1.5 cm的白扁带,然后以横8字打结法选定白扁带距中点旁5 cm处进行打结,打结形成的双环分别对气管插管与牙垫进行锁套性固定,而后将白扁带加力抻拉,使牙垫及插管均紧密固定,再行牙垫环绕360°后打结,末了将白扁带扯向嘴角,并下拉至耳垂下方,以活结固定于侧颈部,松紧度大致可容纳1食指为佳[3]。

1.3 观察指标:①气管插管滑出与未滑出例。②气管插管移位与未移位例。③牙垫脱落与未脱落例。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实施四表格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气管滑出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气管滑出率的比较

两组气管插管滑出情况见:试验组29例未滑出一例,对照组29例滑出5例;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χ2=5.472,df=1,P=0.019,按 α=0.05标准,可认为两组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气管插管移位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率的比较

两组气管插管移位情况见:试验组29例移位1例,对照组29例移位6例;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χ2=4.062,df=1, P=0.044,按α=0.05标准,可认为两组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牙垫脱落情况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牙垫脱落率的比较

两组牙垫脱落情况见:试验组29例牙垫脱落1例,对照组29例滑出7例;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χ2=5.22,df=1,P=0.022,按α=0.05标准,可认为两组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上,迅速建立稳定呼吸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处置的首要条件,故抢救性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并作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精熟的临床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插管进行充分且可靠的固定是保证机械通气的重要环节,气管插管的脱出及移位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经口气管插管要求插管刻度准确,根据身高、体型确定插管深度,一般成人导管尖端距离门齿常在22~24 cm。注意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必要时将患者牢固约束。气管插管应固定非常稳定,否则呼吸时导管随之形成的自然滑动很容易将气管黏膜擦伤或刺伤,而搬动、转移患者或呼吸机时导管脱出或位移至对侧支气管的风险极高。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在交班时对其导管距门齿距离进行精确测量和既往结果比照,同时听诊评估其双肺呼吸音的强弱及对称性,以及时根除导管滑出或移位的重大隐患[4]。

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白扁带横8字双环套结固定法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上行之有效。白扁带系棉织品,滑动摩擦系数大,故不会滑脱。而双套结技术可以使带体拉力紧密结合而不发生松散,且越受到牵拉其紧密度越强,以充分保障气管插管和牙垫的位置固定和零位移。即使翻动、搬运患者或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双套结固定的插管也会非常牢固。更重要的是,棉织品液体吸附性强,患者分泌油性汗液及水性黏液都会被其吸收,不会蓄积在固定处刺激其皮肤黏膜或降低摩擦系数,且操作及更换均便捷,仅需1人即可完成处置。以往应用医用黏性胶布固定,胶布必须直接粘贴面颊及鼻翼,患者即使在静止状态下,沾黏或牵拉都会给患者造成极其不舒服的感受,且部分患者其皮肤会发生过敏性炎症或破溃红肿。而皮肤汗液及油脂分泌旺盛,胶布被汗液油脂浸润后黏度大幅度下降,而口腔黏液分泌物及呼出的水蒸气凝华成的水珠也会使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的胶布湿润而黏度大幅下降,二者合并效应极易造成气管导管脱出或移位,甚至牙垫松脱落入咽喉阻塞气道,诱发患者窒息[5]。白扁带双环固定法问世之后,传统胶布固定、“工”字胶布固定及Duopore 胶布固定法的所有缺陷被全部克服[6],极大地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及牙垫脱落诱发窒息的风险,且大幅提升患者的舒适感。而与胶布固定法比照而言,护理人员为其实施口腔护理时更为便捷[7]。当然,白扁带系棉织品,故其极易受到分泌物、药液及血液污染,必须频繁更换。然其双环固定法操作便捷,将这唯一缺陷成功消弭。尽管如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一旦清醒,亦难以耐受插管,若其恢复力量可加力拔出导管,故此时应为患者进行临床约束及管制,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1] Epstein SK,Nevins ML,Chung J.Effect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n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6):1912-1916.

[2] 李兆梅,李明艳.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7.

[3] 丁诺,唐永平,宗丽红.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应用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69-670.

[4] 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74.

[5] 戚燕,蔡大求.牙垫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和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A):71-72.

[6] 刘茜,王晓晶,崔欣.介绍一种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6):560.

[7] 陈爱萍,蔡虻.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4-937.

R472

B

1671-8194(2014)25-0171-02

猜你喜欢

移位插管气管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