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有多久
2014-05-24浅姿
阅读需要契机。你会看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范围。如今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中学时代会看诸如《青年近卫军》之类的前苏联小说,看过后主人公的名字全都记不全,只知道看到一长串名字是甲,那一串名字是乙,如是。看过的不一定喜欢,喜欢的也许在未来,阅读内容和所获感知如同人与人直接的缘分,总归是在认识的人中寻找气场相合、俩俩相吸的对象。
读《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是借了电影《云图》上映的契机。这部电影原著改编的小说很得体地把不易表达的部分略去,加入了补充情节,令阅读原著的艰涩感消减,理解更加清晰。即使知道结局会失败依然做出努力,并坚信此刻的努力会在后世发挥影响——这种信念不仅撑起“云图六重奏”的宏大历史建构,而且在大卫·米切尔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此隐喻。看过电影后,我买来《云图》和《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一般刚看完电影会先看同名书籍,但我却被后者的名字所吸引。
初看便觉是场繁复的思索之旅。首先,故事在一个并不熟悉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十九世纪前夜、1799年的日本长崎湾出岛,日本锁国时期唯一的贸易港口,封闭的天花板被历史进步的洪流钻开一个小孔,荷兰东印度公司借通商之机投下科技与文明的阳光;其次,有令人想拨开迷雾一探究竟的设定,峡河藩主榎本用庵堂作掩饰,利用封闭社会对日本女性的禁锢,骗取她们的信任,让她们生育婴孩,再以此当作自己的“收成”;最令人沉醉的,是雅各布对助产士蓝场川织斗的爱意,他们接触不多,也在传统和新知的碰撞下受到压抑,却令雅各布到老年弥留之际,还将角落的灯影凝结成她的身姿。
大卫·米切尔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道,这是一本历史小说,与之前的“炫技”小说不同,是自己的作品里他目前最喜欢的。我对宏大叙事下的人物命运向来没有抵抗力,再加上一眼即获得的爱情,穿越千秋也不会褪色的力量,使我对此书非常喜欢。
书的开篇一章进展缓慢,以真实历史为基础,但跳出来在描绘那个时代的特殊景象,西方贸易扩张下的腐败和无序,东方文化的保守和抗拒,二者不可避免的冲突和阵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对于蓝场川织斗的人物设定——一个日本女人学习西方医学并做得非常出色,本国人对她的所作所为指指点点,荷兰商人们也忽略她的能力,只知嘲笑她烫伤的脸。这正印证了黎明前的最黑暗阶段,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要在恐惧中不断接受,在讥讽中坚持到底。
对于时代的描绘也不是单纯叙述,那只是背景,是在为一份正直、一份斗志和一份爱意的呼之欲出垫好温床。以结构出新的米切尔说他想远离框架的复杂,回归于人,展现“人生的混沌”,但始终做不到。因为“最好的小说让你关心一个人,你担心在他们身上会发生坏的事情,然后你不断地读下去,希望这些坏事情不会发生。有时候一本书变得很复杂是因为我希望把太多的东西放进去,它们必须要有一个复杂的结构,才不会变得无聊。”但他也直言,“小说的骨架里面,仍然是跳动着的人的心灵”,这与作品的结构是否复杂并没有直接关系,什么都不妨碍人物、人性与人生的刻画,只要饱含情感来讲述。
这片千秋在当事人的内心和历史的星河里都留下了不会磨灭的痕迹,特别是雅各布遇上蓝场川小姐后的情绪和念想,充满了神迹,语言半知半解下的初次见面,一眼仿佛能够万年。此后,他们在共同的朋友马里纳斯医生处有过几次碰面,但单独交流甚少。蓝场川被榎本抓去幽禁,被解救后他们再次见面,雅各布也没有直抒其意。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医生的葬礼上,聊天内容透露出他们对于彼此的交集记忆深刻,却没有涉及到爱情。直到蓝场川用荷兰语说“长阶已尽,我们就此分别吧”,美好又遗憾的氛围达到最浓。爱的一眼有多久?纠缠一生从未终结。科技与文明开启了一个国家的新气象,出乎意料的异国经历改变了人的命运,持续久远的爱虽藏在心的角落,但不用晒出就有声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