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法庭对日本捕鲸说不
2014-05-24沈臻懿
文/沈臻懿
海牙国际法庭对日本捕鲸说不
Hague UN Tribunal Says No to Japanese Whaling
文/沈臻懿
1986年时,国际捕鲸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了商业捕鲸活动。然而,自1987年起,日本就以“科学考察”为名,又恢复了其“疯狂”的捕鲸活动。面对日本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大肆行商业捕鲸之实的行为,澳大利亚于2010年正式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起诉讼,控告日本在南极地区所进行的捕鲸活动为商业捕鲸,并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捕鲸活动。2014年3月31日,海牙国际法庭海牙国际法庭最终判定,日本在南极海域的捕鲸活动不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并要求日方停止在该区域的捕鲸活动。
日本商业捕鲸活动的前世今生
甲板上所射出的锋利钢叉,准确地扎入了一头巨鲸的脊背。伴之波涛汹涌的海浪,巨鲸也在海面上奋力挣扎。不过这一切的一切,在大功率的绞盘面前,却显得是那么的苍凉与无助。巨鲸被拖至甲板后,随着宰杀人员的长刀刺入,无数鲜血随即喷涌而出,染红了甲板,也印染了海面……与此同时,失去了生命的巨鲸也被旋即切割、肢解为各类肉块,并成为了餐桌上或生吃、或油炸的美味佳肴。
上述画面,在日本已持续了400年之久,该国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捕鲸与鲸类制品消费国。20世纪初,蒸汽船与鱼叉炮在日本商业捕鲸活动中的引入,令这一行业得以迅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二战战败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国内粮食极度匮乏的状况,使得鲸鱼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替代牛肉、猪肉的重要蛋白质来源。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发展,鲸鱼肉也已成为了廉价肉的代名词,其每千克3000元日元(约合人民币200元)的价格,远比日本国内7000元左右日元(约合人民币460元)/千克的牛
域外探法肉便宜得多。日本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鲸鱼肉的专售商店。
目前,日本仅在太平洋地区就有1000余搜捕鲸船,从事捕鲸的渔民及相关产业工业10余万人,同时,日本还坐拥山口县下关市、北海道函馆市以及和歌山县太地町等六个捕鲸基地。长期的商业捕鲸活动,使得日本已形成了一个极具规模的产业链。除满足本国鲸类制品的消耗外,日本亦向海外输出其所加工生产的各类鲸类制品,以谋求巨额利益。平均每年日本从商业捕鲸活动中所创造的财富,就几近4000万美元之巨。
科研捕鲸掩饰下的商业捕鲸真面目
无节制的现代捕鲸活动,不仅令海洋中的鲸鱼数量骤减,更加速到了鲸鱼种群的濒危程度。为此,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在1986年时,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要求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捕鲸委员会各成员国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商业捕鲸活动,但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捕杀则不在禁止范围之内。然而,就在短短一年之后,日本就钻了上述空子,以“科学考察”为名,又恢复了其“疯狂”的商业捕鲸活动。从1987年以来,日本每年驾驶着其“调查船队”,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持续着其遍布全球的捕鲸活动。近年来,日本捕鲸活动的触角,甚至已延伸至南极地区。据相关文献的数据统计,从1987年至2010年间,全球科研捕鲸的数量为14583头,而单单日本一个国家的捕捞数量就占到了13274头,其他国家的科研捕鲸数总和尚不及日本的一个零头。
可以说,日本以科研捕鲸为掩饰,只是为了遮盖其商业捕鲸活动的真面目。1987年以来的20余年间,日本通过所谓科研捕鲸而形成的研究项目,还远远没有其在捕鲸过程中所生产、加工出的鲸类制品多。
血腥的日本捕鲸产业
日本的捕鲸活动中,常常出现各类令人震惊的血腥画面。2014年年初,一个名为“海洋守护者”(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国际组织曝光了一组日本捕鲸船在南极“鲸鱼避难所”区域内残忍捕杀鲸鱼的航拍照片。一张张血腥的画面中,有三头小须鲸的尸体正躺在日本捕鲸船的甲板之上,而第四头小须鲸正在被捕鲸船上的船员所残忍宰杀。宰杀人员将鲸鱼切碎,并将切下的鲸肉堆放在一旁,而剖出的内脏,则直接扔入海中。随着宰杀鲸鱼活动的开展,船只甲板上积满了大摊的鲸鱼血迹,而捕鲸船附近的海面上,亦泛起了一片片红色的鲸血。
对于这一血腥的捕鲸产业,“海洋守护者”主席鲍勃·布朗(Bob Brown)表示,上述血腥、残忍、可怕的情景,为何还会出现在当今文明世界之中?这种无视国际法的行为,根本就是一场屠杀,与科学研究毫无关系。
国际社会对于日本捕鲸活动的广泛批评
长期以来,日本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大肆行商业捕鲸之实。仅2012年至2013年的捕鲸季中,日本捕鲸船队就在南极地区捕杀了103头鲸鱼,在太平洋地区则捕杀了319头鲸鱼,甚至还包括了三头抹香鲸。日本的捕鲸活动,已严重威胁到了鲸鱼的生存环境。如此以往,可能几年后,人们只能在电视荧屏上看见鲸鱼美丽的身影以及喷出的水柱。日本如此“疯狂”的行为,已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2011年2月14日,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九个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拉丁美洲成员国共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成立“布宜诺斯艾利斯集团”,并联合反对日本在南极地区的鲸鱼保护区内以科学研究之名来猎杀鲸鱼。声明表示,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持续几十年在南极地区捕猎鲸鱼,不仅加剧了鲸类的濒危程度,更令世界各国无法就全球捕鲸禁令达成一致共识。为此,布宜诺斯艾利斯集团将采取相关行动,以敦促日本结束其在南极地区的捕鲸行动。据智利所宣布的消息,该国海军已采取行动,对日本捕鲸母船“日新丸”进行了监视与追踪。
除上述拉丁美洲国家外,澳大利亚也曾排出监视船只对日本捕鲸船队进行监视。2010年时,澳大利亚政府警告称,若日本不停止其捕鲸行动,其将通过国际法庭对日本进行诉讼。
终被叫停的日本捕鲸活动
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日本仍然我行我素,继续持续着其“疯狂”的捕鲸活动。在此情形下,澳大利亚于2010年正式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起诉讼,控告日本在南极地区进行的所谓科研捕鲸,其实质为商业捕鲸。前述行为违法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并要求日本停止这一捕鲸活动。
2014年3月31日,海牙国际法庭正式对日本在南极地区的捕鲸活动是否违反《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做出了判决。由于该判决不接受上诉,而澳大利亚与日本方面均表示将接受判决结果。若日本在该案中败诉,其在南极地区持续了多年的捕鲸活动将得以被禁止。因而,该案的判决结果,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海牙国际法庭作出裁判,日本捕鲸活动违反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并要求其停止在南极海域的捕鲸活动。
就本案而言,其争议焦点无疑集中于日本在南极地区进行的科研捕鲸是否属于《国际捕鲸管制公约》中所允许的科学研究活动。国际捕鲸委员会各成员国在1946年签署的《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第八条中规定:缔约政府对本国国民为科学研究的目的而对鲸进行捕获、击杀和加工处理,可按该政府认为适当的限制数量,得发给特别许可证。按本条款的规定对鲸的捕获、击杀和加工处理,均不受本公约的约束。对此,澳大利亚认为,日本的捕鲸行为是以“科研捕鲸为掩饰的商业捕鲸”,违反了禁止商业捕鲸活动的条约规定。而日本方面则辩称,该国的捕鲸活动是“合法框架下的科学研究”。
就上述争议问题,海牙国际法庭首席法官彼得·托姆卡(Peter Tomka)指出,日本科研捕鲸活动持续至今,已至少造成近4000头小须鲸死亡。相形之下,该国在此方面的科研成果却极为有限。日本方面在庭审中,只提供了两篇经同行审议的科研论文。不过,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基础,仅来自于对九头小须鲸的捕杀、解剖结果,这与日本科研捕鲸活动的总数仍相去甚远。同时,彼得·托姆卡法官也评论说,日本在庭审中未能证明其每年在南极地区需要捕杀850头小须鲸、50头座头鲸以及50头长须鲸的客观依据。此外,作为科学研究而言,日方并没有考虑过使用非致命性的方式来替代大规模的猎杀活动。
由于日本方面提交的证据明显不足,其以“科学考察”为目的所进行捕鲸的说法也难以令人信服。最终,海牙国际法庭驳回了日本所谓因科学研究而捕鲸的辩护理由,最终判定日本在南极海域的捕鲸活动不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并要求日方停止在该区域的捕鲸活动。同时,海牙国际法庭实行的一审制审判制度,也不允许日本对该案提起上诉。
诚然,日本官员当天获悉审判结果后,表示将尊重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并结束其在南极地区的捕鲸活动。不过,海牙国际法庭的此次判决,是否能真正停止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疯狂”捕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一个未知数。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