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享乐与幸福体验
2014-05-24高娟
文/高娟
努力、享乐与幸福体验
文/高娟
当今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幸福长久地寄托向外部物质世界,人们普遍认为生活条件优越了就会获得幸福。于是,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去寻求功名利禄,却经常身陷繁忙、苦不堪言;闲暇时则寄情于物质享受,却在结束后倍感迷茫。大家热衷在微博、微信的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衣食住行、品质生活,博得了朋友、网友的羡慕。可如果有一天,你不慎走进身边某个人的生活,就会发现表面光鲜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不如意,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其实,关于物质生活和幸福的关系,心理学家早已给出了答案。一项著名研究对40个国家中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一旦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美元,金钱和人们幸福生活的相关就消失了。也就是说,人们幸福的程度并不会永远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高。那是不是说“努力”与“享乐”与幸福无关呢?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如何“享乐”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呢?
蜥蜴的捕猎优势和美德
毫无疑问,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生活条件,但努力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来获得满意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老师杰恩斯教授在实验室里养了一只珍贵的亚马逊蜥蜴作宠物,可是无论怎样精心喂食,这只蜥蜴都不肯吃东西。一连几星期,蜥蜴消瘦下去,几乎快要饿死了。有一天中午,杰恩斯教授带了一个火腿三明治当午餐,他分给蜥蜴一块,蜥蜴并没有表现出吃的欲望来。杰恩斯教授很失望,但很快投入了工作,几乎忘记了三明治,期间还把一张报纸盖在了三明治上。让他惊讶的是,当蜥蜴看到报纸将三明治盖了起来,立刻匍匐前进、跳上去将报纸撕碎,一口就把面包吞了下去。在进化过程中,蜥蜴已经形成了必须潜行攻击、撕碎食物后再进食的生物本能,如果它不能这样做,就没有进食的胃口。这是蜥蜴的优势和美德,可以帮助它捕获新鲜的猎物,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因此,蜥蜴没有幸福的捷径,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捕猎优势才能获得美食并继续生存。
与蜥蜴相比,在千万年的进化中,人类的大脑被环境塑造,形成了非常复杂、精致的心理和行为。我们不用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付出努力,就能获得生理上的快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花钱消费来享受现成的美食,可以看搞笑的喜剧来获得暂时的欢乐,可以通过去美容院做按摩来放松,可以到名山古刹旅游来欣赏美景、放飞心灵……
但是,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快乐是身体感官上的,是情绪性的。这种快乐当然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是暂时的,会随着所做事情的结束而结束,并不长久。比如,你看了一场好看的电影,但这件事带来的快乐最多延续到你从电影院回到家,等第二天早晨,生活又陷入了常态,不会因为一场电影而发生改变。同时,这种快乐还很容易习惯化,同样的一款美食,我们不会每次吃的时候都产生第一次品尝时的惊喜和快乐。可见,及时行乐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愉悦。
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带来的感受与花钱消费的享乐截然不同。当我们正在读一本艰深的巨著、写作一篇科学论文、在球场上奋力拼搏、在商业谈判中绞尽脑汁或者通过努力帮助了一个陌生人时,会是什么感受?社会学教授希斯赞特米哈伊在调查中发现,当人们做这些事情时,不会有愉悦的情绪,只是完全投入其中不受打扰,并由此产生一种满意感。
他访谈了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年龄段的人,请人们描述带给自己最大满意感的事情是什么。结果显示,无论大家描述的事情有何不同,也无论被访者从事何种职业,带给人们满意的事情都具有如下特点:具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注意力集中、目标明确、有即时反馈、控制感、忘我和时间停止,希斯赞特米哈伊将这些特点带来的心理感受命名为“心流”。“心流”中并不包含快乐,但这种心理体验使得我们的心理获得了成长,增加了我们的心理资本。这就好比一群登山者历经暴风雪的阻碍和严寒的考验,挑战了体能极限登上珠穆朗玛峰,虽然攀登的过程艰辛无比,但带给登山者的意志力的提升、自信心的增强不会随着登山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会成为终身受用的心理财富,此时我们的身体不会感到愉悦,但心灵却充实无比。
希斯赞特米哈伊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被访者常常能体验“心流”,而另外一些人则不能。为了明确描述这种不同,他分别追踪了250名高“心流”和低“心流”的青少年,发现高“心流”的孩子都发展了自己的爱好,他们经常运动、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而低“心流”的孩子则大多是在外面闲逛并花大量的时间看电视。后续的研究发现,高“心流”的孩子不仅成年后上大学的比率远远高于低“心流”的孩子,而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好,成年后的生活也更成功。
有节制的享乐,高层次的愉悦
上面已经谈到,由感官享受所带来的快乐并不持久,反复地去体验同一种感官上的快乐还会让我们习惯这种刺激而不再觉得新鲜和有趣。不仅如此,如果贪恋感官享受还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在老鼠的大脑里发现了“愉快中枢”。实验者在老鼠面前放了两个杠杆,一根连接着“愉快中枢”上一根很细的探针,当老鼠按压杠杆时会有轻微的电流刺激这个区域使老鼠得到快感;而如果老鼠按压另一根杠杆则能够得到食物。结果,老鼠总是偏好按压能够刺激“愉快中枢”的杠杆,直到最后饿死也不会去按另一根杠杆获得食物。这个实验揭开了“上瘾”的秘密。烟、酒、毒品、网络,这些容易使人沉迷的东西正如老鼠按压的刺激“愉快中枢”的杠杆,为了满足不断刺激愉快中枢的需求,上瘾的人不断去按压这些“杠杆”甚至牺牲健康。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去享受生活中的美食、美景,我们可以充分地享受感官上的愉悦,但要避免感官上瘾,这需要我们努力将生活中的“享乐”从身体感官的愉悦提升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愉悦上来,这可以通过有节制的享乐、制造惊喜以及专注体验来实现。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胳膊上被蚊子咬了一个包,如果我们不断去挠,就会越来越痒,可如果我们忍住不挠,过一会儿就不再痒了。当你开始节制时,就能够分辨什么能够带给你真正健康的感官享受,什么只是“上瘾”。如果你发现当忍住不做一会儿,自己对某样东西的欲望消退甚至反感,那这样东西就不是能使你真正享受的东西,如果间隔了一段时间以后依然喜欢,那就是能够用来享受的刺激。当我们发现了什么是真正健康的、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事物时,就可以通过拉大享受它的间隔时间来多次体验它带给你的快乐。例如两个星期按摩一次、一个月看一次电影、每隔半年去旅行,每一次都可能会使你重新感觉到初次尝试的乐趣。当然,每个人重新体味快乐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安排最适合自己的时间。
通过在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制造惊喜能避免物质带给人的习惯化,增加生活中的愉悦感。一个朋友告诉我,在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每周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将一个小礼物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这个礼物可能只是一支新铅笔,或者一张美丽的卡片,却使得孩子每周都有一个美好的期待,有一份惊喜的心情。试想,如果这些礼物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买给孩子,大多只是一件普通的东西。但这位细心的朋友通过时间间隔和掩藏的方式,使得普通的事物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还适用于你的父母、爱人和同事。每周花一点时间好好计划一下吧,为父母冲一杯健康茶、为爱人按摩一下疲劳的肩膀、为同事写一张祝福的卡片……当看到这些不经意中的体贴和周到使别人产生一种惊喜而快乐的神情时,也会使你油然而生一种满足与喜悦。
现代城市生活、工作节奏的紧张,让许多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时刻保持着匆忙的脚步,甚至在旅行时也急匆匆从一个景点赶到另一处。殊不知,在旅行、享受美食时打开自己所有的感官去专注体验事物有助于在当时获得更深刻的内心愉悦。甚至当我们只是在家门口的小花园散步时,只要能充分享受一花一木的美丽,深深地呼吸带着花草香味的空气,仔细看看云朵飘移的方向和变化的形态,都会比去了名山大川却只顾匆匆赶路带给我们更愉悦的情绪与正能量。在休闲时获得更深刻内心愉悦的关键在于专注而充分地运用各种感官来细细品味每一种事物。尝一碗汤时,让舌头细细品味其中每一种蔬菜、鱼肉的味道;听一首音乐时,欣赏每一种乐器独特的音色,用心灵体味每一段曲调表达的情绪……这些愉悦的感觉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在你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记,使得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保有一份从容。
可见,“努力”与“享乐”都能带给我们幸福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长久的满意感,但在当时却不一定会感到快乐。在“享乐”时打开自己的所有感官、全身心地投入与专注地体验能带给我们愉悦的情绪,却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技巧来避免消极后果。明确努力的方向,掌握享乐的技巧,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体验。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