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历史的方向

2014-05-23赵启辰

中华儿女 2014年9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

赵启辰

历时一年半时间制作的四集纪录片《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已登陆央视,回顾这一年半的制作之路,有很多感悟想要分享。

之前,我其实没有执导过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很多青年导演会对这类题材产生本能的抗拒,一听“长征”这个词就会觉得这是四五十岁的人做的题材,我也看了很多资料,经历了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逐渐找到一些方法让一段宏大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与以往认识不同的长征史,其中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紧紧跟随人物命运,让代入感和画面感都很强烈,所以我才建议用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拍摄一部“现代化表达”的历史纪录片。

当我们说到长征,都会想到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可是《北上》所选择的时间段恰好是在这一切都经过之后,从两河口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和分裂开始,直到会师陕北完成长征这段历史。论惊险刺激的程度,是不及长征前半段的,论故事性也差了很多。但是这段历史一样有着非常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情节发展。首先我们提到长征,很少有人了解长征中的党内分歧,在我们了解到的史料中,当时的分歧意见还是很严重的,甚至出现过“第二中央”。这让这段看似已经走过千难万险的“坦途”增添了很多内在的矛盾冲突,主要的困难不再是来自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和自然天险,而更多的是来自面对茫然未知的前方和党内分歧和矛盾,每个人内心的斗争和选择。

我们尽量客观的呈现历史,所以在构思人物的时候进行了很多换位思考。的确,在当时的环境下,没人可以准确的预知“北上”或“南下”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所以才会出现党内矛盾和分歧。毛泽东凭借冷静的分析建议北上,这样可以借助有利地形发展根据地,稳扎稳打,张国焘则主张南下,面向成都等大城市打进攻战,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样的一场争论中拉开了序幕。

有了创作的动机,我们请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的原研究室主任陈伙成老师形成文学剧本,在长征史方面他是绝对的权威。陈老师非常敬业,70多岁的高龄还坚持要前往那个曾经带给红军补给的小镇“哈达铺”实地采风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也感到很兴奋,感到这个地方的确从地理位置到物资供应都符合“长征路上的加油站”这一定位,是一个在长征史上常常被忽视又不容忽视的重要节点。回到北京后,陈老师一气呵成,写就了“北上”的第一稿文学剧本。

在进行前期筹备的时候有两个实际的难点,一个是如何去寻找一条传说中的“分布23家各式店铺”的哈达铺老街,另外就是片中涉及到很多伟人和关键人物,特型演员的问题如何解决。当我们到达哈达铺采风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年红军经过时的那条老街保存得非常完好,赭红色的墙面上留下的宣传标语还依稀可见。当年,哈达铺是这一代远近闻名的旱码头,集市贸易非常发达,也正因如此,红军才得以在此休养生息,继续北上。如今,这条老街依然焕发着当年的光彩。

关于特型演员的问题曾经困扰了我们很久,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朱德、贺龙、任弼时……每一位观众们都耳熟能详,如果演员完全与历史人物不相似,整个情景再现就很难让人信服。我们很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扮演这些领导人的特型演员,在寻找中我们发现,其实中国特型演员的资源非常丰富,单就毛泽东一个角色我们就接到了20多份不同的照片或简历,但大多都适合扮演建国前后时期的毛主席,而在长征时期,毛泽东刚过四十岁。我们翻阅了为数不多的长征时期的照片,长期的艰难跋涉、缺衣少粮,让每一位领导者和红军战士一样,面黄肌瘦,看上去极其疲惫,这为我们的寻找增添了许多难度。最后,我们在网上发现了井冈山革命老区有一位开办私立学校的校长舒斯一非常贴近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形象,马上联络了舒校长试镜。舒校长经常在当地组织的演出活动中扮演毛泽东,也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当即就确定了由舒校长来扮演长征中的毛泽东一角。

舒校长的出现好像打开了一个选角的绿色通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相继找到了周恩来、张闻天、贺龙、任弼时、蒋介石、张国焘等重要角色的特型演员,选角筹备终于告一段落。

在马不停蹄寻找演员的同时,我们也对美术精益求精,因为涉及的这一历史时期,有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红军战士,也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和地方军,各个军种的服装、装备、武器弹药各不相同。我们请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和道具班子,在北京几个主要的道具库里开始寻找相对应且符合历史事实的道具,每一样道具都拍下照片请军事科学院的专家过目检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剧中使用的两台发报机都是真实道具,其中一台至今仍然可用。

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我们发现了当年留下的一把真实的小铜勺,这把小勺和它背后的故事十分感人,我们当即决定在剧本中加入这一情节,而且也使用了真实的道具来拍摄这一场景。

在场景方面,红军当年经过哈达铺的部分都以哈达铺当地的实景加以改造,但剧中耗资最大的场景就是蒋介石国民党方面的相关场景。我们在北京香河国华影视城的摄影棚内,以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蒋介石重庆行营的会议室和办公室,找到了当年的历史照片,完全按照原样复原了这些场景,所有的地图、文件、道具都力求完全还原,甚至办公桌的位置也和当年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蒋介石的演员赵怀良老师并不是职业演员,他是一位收藏家,我们从鉴宝节目中看到他,发现与那一时期的蒋介石非常接近,于是此片便成为了他的银屏首秀。他也由此喜欢上了表演,希望以后可以更多的出演一些角色。

在指导演员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非专业演员表演上的困难,比如一场蒋介石因为手下围堵红军不利而在会议室大发雷霆的戏,演员的表演始终放不开,情绪上无法达到表演的要求。我们通过不断的激发来调动演员情绪,最后我佯装气愤的夺下演员手中的地图杆摔在地上,这一举动也许让赵老师有些意外,但同样也让他的情绪达到了良好的状态,开机便水到渠成。

在摄影方面,我们请到了擅长拍摄主旋律题材的摄影师冯宣来担纲摄影指导。在那个异常艰苦的时期,几乎是没有电力和灯具存在的,所以在内景布光方面我们决定采用非常平实的布光方式,因为所有的光源几乎都来自于室外的自然光和室内的油灯等火光,所以光线在人物面部形成的反差会非常大。有人曾怀疑过这样大反差的布光方法是否会让领导人的形象变得诡异和阴郁,但我们还是坚持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光线营造的情绪和角度很有关系,虽然反差很大,但是光源方向可以略高于演员的视平高度,这样鼻子等产生的侧影就会向下,不会让人感觉诡异和不适。

没有任何的影视作品拍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也遇到了意外,比如红军过草地的一个再现场景,我们选择了哈达铺附近的一片高原草场,沼泽遍布,地势起伏,选景当日正好赶上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米,整个草原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死亡气息,非常符合我心中关于那片“吃人”草地的设想,我们还为寻找到这样合适的场景兴奋不已。但到了拍摄当日,我们赶到草原时晴空万里,风景如画,所有演员都兴奋不已的合影留念,只有我和摄影在一旁愁眉不展。拍不拍?万事俱备只欠大雾,如果收工等待则面临拖期产生的巨额浪费。我们调整思路,不如换一种拍摄方法,顺势拍摄光天化日之下的残酷草地。

我们重新设计了镜头,让每一个镜头都相对仰视拍摄,既能突出红军士兵的形象,又能带到明亮的天空作为背景。所有的镜头都按照天空来曝光,这样前景行走的士兵、马匹和演员,都处在曝光不足的阴影之中,整个镜头的形式感就出现了:万里晴空下,白云飘过,一群饥寒交迫、骨瘦如柴的黑影正在草地上艰难跋涉,不断有人倒下,破旧的草鞋、死去的战士身上盖着的麻袋等等意向都加重了这个场景的残酷性。最终出来的效果我们认为比大雾中的行军更具有冲击力,这种美景和艰苦造成的反差让戏剧冲突更为强烈,也加重了整场戏的气氛营造。

半个月的拍摄完成后,我们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中,在剪辑方面我们进行了新的尝试——剪辑人员的轮换制,先由两名剪辑师分别剪辑一二集和三四集,然后两人互换,进行精剪,最终由我统一调整一遍终剪。这样做其实是效仿香港和美国的制作模式,在车轮战的剪辑过程中不断加入一些新的思想,让整部影片融合每位剪辑师不同的风格,最终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在地图制作方面我们遵循了几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不做旋转,正北正南,便于观众明确方位。二是:遵照军事地图的标记方式,红军行军路线用红色,国民党的防线和部署用蓝色,便于区分。三是:不做干扰视觉的炫目效果,以观众清楚了解战场变化和行军路线为主要准则。这样观众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关于这段时期敌我力量分布、行军走向、战斗战役等诸多有效信息。当我们做完所有的后期工作,经历了几次吸取意见和修改,最终出片问世的时候,已经一年有余。

《北上——长征在哈达铺》已于2014年4月21日——24日在央视十频道《探索发现》首播。我们也与观众一起,再一次回顾长征历史上那段充满艰辛的峥嵘岁月。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少寨红军桥
盛开只等红军来
十送红军
石背上村有口“红军井”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路上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