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4-05-23周坚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周坚

摘要:

文章介绍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该课程目前存在的弊端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进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和措施。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6303

外国建筑史课程是一门建筑学的专业基础课,由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组成,是一门极具理论性与知识性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方社会各个时期的建筑特点、建造成就、典型建筑形制,以及著名实例及其规模、技术、材料与艺术的发展演变规律等,对加强学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的修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建筑设计和分析研究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1]。

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建筑史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建筑形式、新的建筑大师的大量出现,加之人们对人文、科技因素的重视,等等,都给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一、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外国建筑史是研究国外建筑历史发展的学科,因此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加更多的新内容。中国高校使用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材是“十一五”国家规划统一教材,是由各高等院校建筑史学教师花了大量精力时间编订出来的。在教材的编撰、修订乃至出版使用以后,都会出现很多新的建筑和建筑师,也有很多新的技术被运用到建造领域,尤其是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和建造事件,这些新内容必须依靠教师根据情况增加到课堂教学中。例如,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伦敦的零碳馆、俄罗斯建筑师设计的海上漂浮酒店、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迪拜的帆船酒店等。对最新出现的建筑流派、新型建筑形式和建筑师等,需要建筑史学及时加以归纳总结,并提高到理论研究层面。面对这些新趋势新问题,传统的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是难以满足新时期建筑人才培养要求的,因此,适应时代发展,改进、调整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已成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法较简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以教材为主,辅以一些多媒体图片,这种方法难以对学生实行循序渐进、系统科学的知识传授,已明显滞后于当今建筑的发展。随着国外建筑影响的扩大,国内很多建筑院校开始关注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动态,并对其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吸纳,如今课堂教学已引入互联网、资料库以及各种动画模型软件等。例如,在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利用三维动画软件模拟建筑的建造过程,演示其建造技术、艺术形式等等,将遥远的古建筑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非常直观地了解该建筑。建筑史学课程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新的技术,使枯燥、晦涩难懂的建筑史学知识变得清晰、生动而更易掌握。

二、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与现代建筑的发展严重脱节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建设培养接班人,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大都是过去的建筑历史,目前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也只提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发展情况,对于现代尤其是21世纪国外建筑的发展都未介绍,对国外当代建筑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少有涉及。而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情况,不仅覆盖人文领域,而且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中的运用,是外国建筑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二)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与实际的课时数不匹配

本科阶段外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研究能力和建筑设计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外国建筑史本身已经形成一套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西方历史、社会、哲学、宗教、美术、技术等诸多方面,内容纷繁而多样,知识量大面广,对建筑专业学生认知建筑艺术特性、建筑技术发展,以及提高手脑结合的设计能力非常有益。但是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一般为72学时,因此课堂教学只能涉及外国建筑史的基本轮廓,不可能将西方建筑历史讲深讲透。建筑院校教师在授课时,大多遵循以书本为主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外建筑历史发展的时空序列作简单的介绍,没有侧重点,学生仅对国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脉络、规律有些了解。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形制、建筑运动、建筑思潮产生的历史动因等重要知识,教师无法安排课堂时间进行讲解,更无多余时间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3]。

(三)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的线性结构关系上,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观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有关外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只能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者一些简单的图片传递给学生,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有理性认识而缺乏感性认知。

三、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整个教学改革思路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强学生对外国建筑史的认知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理论研究水平和建筑设计能力的目的。鉴于学生对连贯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更易于接受理解的特点,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编排。同时,针对人们接受知识的特点,即从感觉、知觉开始,再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思考、辨析,最后通过归纳总结的知识来指导自身行为,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利用现代化的影像、模型动画、网络平台等具有声、光、像和多元化资料组合的知识传递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觉、知觉,使得他们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也更容易理解记忆,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态度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一是如何确定科学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如何改进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法。

1.调整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

外国建筑史作为各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一定的课时来讲解国外近20多年来新的建筑设计思潮、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及其应用实例。例如,近年来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和作品的出现,在外国建筑史教科书上并未提及,但是作为讲解外国建筑发展的重要课程,有必要将国外建筑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等内容充实到教学中。从2010年起,笔者所在学校在本科教学中增加了近20多年来国外建筑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安排在第17、18周,教材由教师自己编写,课时为6节课,主要内容涉及三大部分:近20多年来的新建筑、新涌现出来的建筑大师和新科技在建筑中的运用。通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师生普遍感到教学效果良好。

2.改进教学方法

(1)科学合理地制定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外国建筑史课程有两本教材: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材内容庞杂,而教学课时只有72学时,不能增加。要在课堂上全面详细地介绍外国建筑史的内容不仅很难做到,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在制定新的教学任务时,只能按“介绍主线、重在学习分析方法、了解发展方向”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少而精的调整,将知识信息去繁从简,在有限的课时为学生梳理出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主脉络,并在授课中主要抓住两点:一是分析对建筑影响最深远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情况,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的形制、空间、功能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二是在特殊时期建筑师设计作品时的设计思路,如他们对建筑的造型、功能是如何考虑的?他们是怎样利用当时的新技术、新材料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的?这些内容的讲授,对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非常重要。总之,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目标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来制定。

(2)在教学中引入新科技、新方法。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要将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如可用图片和影像资料辅助教学。由于外国建筑史课程的相关内容无法实地体验

, 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仅仅依靠教师辅以简单图片资料的讲解,他们对这些建筑的形制、空间以及功能的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如果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图片,包括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内部空间图片,外部各角度形体、细部图片等,再加上直观而又形象的讲解,可使学生在获得理性认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感性认知。此外,还可适当通过电影、纪录片片断的展示,引导

学生深入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运动、建筑思潮的发展情况,以及设计者的思想历程。例如纪录片《我的建筑师》,影片通过对建筑大师路易·康生前设计的许多著名建筑的回访,引导学生探寻建筑大师在设计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怎样满足当时人们生理和精神需求?怎样利用当时的技术条件?怎样把自己的设计理念用作品表达出来?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设计大师建筑思想的理解

(3)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和参考文献上传校园网络平台共享,利用网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笔者所在学校的外国建筑史资料库正在建设之中,资料库包括建筑图片、音像资料,各类建筑背景的人文知识,建筑建造的科学技术体系,三维动画模型共四个部分。资料库面向全院师生开放,通过学校网络实行资源师生共享。此外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外国建筑史的资料库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既缓解了课时不足的矛盾,又为学生提供了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补充课外知识的平台。

在资料整理方面,将外国建筑按照不同的时代和国家进行分类,将该建筑所在的国度、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当时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等相关内容都一并收入资料库,这样一来,学生在获得建筑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人文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把丰富生动的模型制作引入教学。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正探索指导学生制作实体模型,以及用电脑3D软件制作模型,进行模型解析、模块设计、意向设计、课堂讲演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建筑的空间造型、艺术特性,还能了解这些作品所使用的结构体系和建造技术。同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四、结语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的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大量涌现,建筑史教师必须对这些新出现的信息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新的教学方法理念也应充分运用

到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先觉.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南方建筑[J],2008(1):28-29.

[2]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历程——访罗小未教授.时代建筑[J],2004(6):27-29.

[3]刘华钢.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建筑与文化[J],2009(8):106-107.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