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原三大主体战略形成始末

2014-05-23陈春逢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河北省委京津科教

文/陈春逢

“科教兴冀”“两环(环京津、环渤海湾)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是较长时期指导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战略,这个战略经历了一个反复酝酿、研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北省有组织地开展经济发展(包括对内对外开放)战略的讨论和研究,在全国是比较早的。1982年9月下旬,党的十二大刚刚开过,在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省经济学会举办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讨论会”。到会60人,代理省长刘秉彦与会并讲话。讨论会就制定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奋斗目标、战略重点等问题进行讨论,其中讨论较多的是到本世纪末河北能否“翻两番”。会后,组织省直干部进行了若干次专题报告和讲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一直持续到1983年初。这次讨论虽然还没有形成全省统一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提出了不少想法和建议,如重视科学、教育、人才;正确处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等。特别是统一了广大干部对到本世纪末实现全省“翻两番”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坚定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的决心和信心。这是第一次发展战略的大讨论。

第二次是1984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责成省经济研究中心组织的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大讨论。1月,副省长郭志作动员报告,尔后讨论从省直开始,逐步延伸到各地、市,还邀请了全国著名专家来河北指导,前后历时8个月。最后在进一步回答“全国翻两番,河北怎么办?”的基础上,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于1985年1月,省委讨论通过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省战略》)。《省战略》确定:河北省的经济“战略指导思想上应实行四个转移,即:突破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转移;改变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转移;在继续发展和提高平原经济的同时,开发重点向‘两山一海’(太行山、燕山和沿海滩涂)转移;人民解决温饱以后,工作重点向加快致富转移。”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采取‘外放内改,选优突破,科教领先,两通(交通、流通)起飞’的战略方针。”《省战略》的上述指导思想和方针,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科教领先”和对外开放提到了全省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扩大开放,有一个如何从河北省的省情出发,确定开放的战略重点问题。1982年讨论时,大多把京津位处河北省腹心只看作本省的地理位置优越,尚未明确提出通过开放利用京津,发展自己的问题。1984年讨论时,用经济的眼光,强调了京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人才可供我们“借助”;京津又是容量很大的市场,可供我们利用。据此,在《省战略》中提出,在扩大开放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同京津两市的协作”“把京津冀形成一个大的经济协作区”。与此同时,鉴于1984年5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准秦皇岛市为沿海的1 4个开放城市之一,因此《省战略》强调:“要充分发挥秦皇岛开放城市的‘窗口’作用”“增强向我省内陆城市的辐射能力”;省内沿海城市的唐山、沧州也要逐步开放,大力“开发沿海开放带”。为进一步落实《省战略》中确定的发展同京津的协作问题,1986年初,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对推进环京津地区的开放,发展同京津的横向经济联合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于同年5月在廊坊召开了全省环京津地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座谈会。会上交流了经验,时任省委书记邢崇智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要发挥优势,以发展同京津横向经济联合为重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使这一地区率先建成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带动全省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当时确定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的全部,保定市、沧州市及保定、沧州地区北部,张家口市及张家口地区东南部,承德市以及承德地区西南部,共涉及11个地、市,47个县,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万。这个区域在河北省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工业产值占全省的60%以上),最便于利用京津的人才、科技、市场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发展和壮大自己。上述情况说明,对省情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一步,开放的战略重点日趋明朗。

1986年11月,中共河北省委三届三次全会针对《省战略》的执行情况提出,对《省战略》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特别要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表述。据此,省委、省政府从1987年5月开始,又领导和组织了第三次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研讨活动。这次研讨采取上下结合和省内讨论与省外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式,历时半年,最后于1988年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概要》(以下简称《战略概要》)。这个《战略概要》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了如下表述:“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工业结构合理化,务求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铁路、沿海两线展开,努力建设以城带乡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人民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鉴于“这个战略的基本要求,是逐步实现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把我省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可以把它叫做‘科技兴冀’战略。”“科技兴冀”(1995年10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改提为“科教兴冀”)战略继承和发展了《省战略》关于“科教领先”“外放内改”等指导思想。

1991年,“七五”计划结束,“八五”计划开始,当时省委领导提出,如果照“八五”计划这些指标执行下去,河北可能在落后的基础上更加落后,于是责成省经济研究中心制定一个“振兴大纲”。经过一年的调整、研究论证,1983年5月,省人代会通过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动员全省人民建设经济强省”——河北振兴大纲。这个大纲对《省战略》关于开发重点向“两山一海”转移的提法(1985年末省政府又提出,除“山海”外,坝上高原也是开发的战略重点,由此,将“两山一海”的提法改为“山、海、坝”)进行了修正。除沿海外,山、坝地区是属于河北省较为贫困的地区,是全省的扶贫重点,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问题,把全省有限的资金首先重点用于山、坝地区,是难以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不利于河北尽快富起来的。所以振兴大纲中提出以秦皇岛港、唐山港和建设中的黄骅港三个港口为龙头,打开通往东亚和世界的通道。北部依靠秦、唐两港,沿京秦铁路向西,把秦唐廊连结起来,形成冀北开放带。并通过京津的辐射带动张、承、保地区的开放;南部随着黄骅港建成通航,沿石德铁路,石黄公路向西延伸形成石衡沧冀南开放带。并通过石家庄辐射,带动邯邢地区的开放,这样由沿海到内地梯次推进,形成“港口突破,两线开花,带动两翼,全省开放”的格局。

“科教兴冀”这一总体战略提出后,经过广泛宣传和狠抓落实,使这一战略深入人心,几乎有口皆碑,成了全省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在此以后,河北省委、省政府为了进一步落实《振兴大纲》精神,又于1992年5月28日研究下发了《中共河北省委常委会讨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着重指出,河北省的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横向比较差距是很大的。据1991年统计,河北的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只有8.6%,低于全国1 7.7%的平均水平;“三资”企业占全国注册“三资”企业的1.7%,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2%,说明引进外资规模小,层次低;在全国1 2个沿海省市区中,河北的外贸出口总值占第八位,增速和人均指标居倒数第二位。据此,《纪要》强调河北省要摆脱对外开放的落后格局,应采取“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力争成为对外开放强省”的指导方针;要本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大开放”的指导思想,实现“湾、线突破,全境开放,总体适应,联动发展”。就是说,要以“渤海湾经济开放区和铁路沿线各城市为重点,率先突破,带动河北的全方位开放;要从总体上,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发展规划、管理体制、机构职能转变和投资环境等都要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同时全省各地要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互相支持,形成联动发展之势。”这对促进全省对外开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第四次发展战略的研讨。

第五次是在党的十四大以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把有条件的地方建成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经济腾飞的地区。它给地处渤海湾地区中部的河北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中共河北省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认真贯彻十四大精神加快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决定》和省委对《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要实现省委确定的“湾线突破,全境开放,总体适应,联动发展”这一扩大开放的战略思路,必须抓住两个重点,做好两篇大文章,即:对外开放要以环渤海湾为重点,对内开放要以环京津为重点,借以带动全方位的大开放。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两环”为重点的提法,它较之“湾线突破”提法,显得更加明确,说明对河北省开放战略的认识和表述上又前进了一步。同时,在对外和对内开放的相互关系上,《决定》强调:“要坚持对外对内‘双向开放’,以内联促外引。”1994年初,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通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又提出了“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的对外开放工作方针,这一方针进一步概括了环京津与环渤海湾这两环必须紧密结合,以内联促外引的工作思路。1995年初,在准备中共河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过程中,河北省的对外对内开放战略,如何科学地简明地加以表述的问题又被提到日程上来。经过反复研究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后提出了“两环开放战略”这一新的表述,并且将这一战略和“科教兴冀”并列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同时指出:“两环开放战略”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湾的区位优势,扩大以‘两环’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加速发展”。1996年2月1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把“实施‘科教兴冀’和‘两环开放带动’两大主体战略作为今后15年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样中共河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决策为河北省最高权力机关所认同和接受”。同时,在上述《纲要》中还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经济建设的一条“指导方针”。

第六次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十五大后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内外、省内外形势发展要求,提出要对《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修订完善。随后,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研讨和修订工作。最后河北省人民政府在1998年2月提出的《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修订意见》中,明确“科教兴冀”“两环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是指导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三大主体战略”。

猜你喜欢

河北省委京津科教
《科教导刊》征稿函
河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召开2020年立法计划高度推进会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科教之窗
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给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批示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举全省之力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