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多样化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2014-05-23吴学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分层班级

吴学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包括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应围绕“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更多的空间”,建设多样化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班级设置、校园文化和学业评价,来推动学校多样化的跨越发展。

一、教育理念多样化

着力建设“兼容并包”和倡导“自主创新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热情,要让学生自主地、创新地学习。教学要树立求实精神和创新品质,鼓励自学超前、抢占先机,倡导学习讨论,培养学生自信。

“自主创新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建立学习目标,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进而表现为学习的高度自觉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创新学习则强调学生的开放创造性,主张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学习,要求学生在面临各种状况时,注意吸收新信息,发现新问题,合理地采纳他人的意见。即便是对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而是借助自己的创造性把握其思维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体系多样化

将课程总体设计和课程优选合理结合。课程表中列出的课程一般分两大类,即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中又可以分为几组,如语、数、外等工具类课程为一组,自然科学类课程为一组,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一组,职业类为一组等。每一组的课程又可以分为几个学科,每个学科又可以分成必修、选修。从开课时间长短分,又可以分为长期课程和短期课程等。课程设置多样化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各类课程的不同组合,例如各类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不同比例,不同搭配,各种各类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的不同位置等。

领悟新课程标准,凸显校本个性。坚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学习新课标,积极建模,对应各学科、各学段,认真学习、研究、理解、消化国家课程标准方案,依据国家统一标准建立系统的教学模块。鼓励教师勇于挑战,积极建模,建立彰显个性、独具风格的教学工作室。另一方面认真研发校本教材,丰富课程。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积极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加选修课比例,打造一套基于新教材、覆盖各学科、可供师生共同使用的校本教材集,加大研发校本课程的数量,力争打造多门精品校本课程。推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入高考科目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研究,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进入学科教学的研究等。

三、班级设置多样化

构建特色班级。特色班级建设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潜质、不同兴趣特长分类组班,实行走班教学。创新办班模式,调整班级类别,关注学生体艺特长,使学生个性更鲜明,分成固定班,如:侧重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的人文实验班,侧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理科实验班,侧重科学技术领域的科技实验班,侧重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出国留学班等。各类班级的课程设置、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选题、学生评价、成长档案等,都应体现学生的班级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多样优质发展。特色班级建设要进一步探索办班模式,培养创新人才,不断调整班级类别,丰富班级形式,关注学生体艺特长,使学生个性更鲜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走班。分层教学就是保留行政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是通过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本源。分层走班就是按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部分学科分成几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照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这种分层走班不是按程度分班,它是既分层走班,同时又可以调整,把学生的自愿跟老师的指导结合起来。

引入学分制和导师制。新课改中已经有学校施行了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潜质自主安排学习。导师制则是对学生的特长发展配备的专业导师,有的学校用导师制取代了班主任制,导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习,还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这样就可以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更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四、校园文化多样化

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关注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打造高雅校园文化,是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

整体环境美的建设包括建设绿色校园,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关注一区一景,提高校园花木覆盖率,建成园林式学校。学术人文美的营造指的是构建人文校园,在静态物化的校园硬环境的文化品牌打造中,注重思想性、观赏性、知识性、艺术性,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倡导研究型学术氛围,树立正德厚生的观念,敬业乐群的思想,遵规守则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加强学生社团、教师沙龙和多维对外交流,在学生中开设人文讲座选修课等,增强师生人文修养,儒雅风度。挖掘校史资源,激励学生成人成才。

五、学业评价多样化

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的学业评价包括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关于自我意识、学习及研究技能、策略、行为的评价及学生对教学反应的评价等。评价主体由传统的教师单一主体的评价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学业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纸笔测验、档案袋评价、学生作业评价、行为观察评价、活动性表现评价。

学业评价的结果利用多样化,对学生来说,一是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能否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依据。二是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使学生判断自己已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适宜向什么方向发展。对教师来说,评价结果能够帮助自己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对学校来说,评价结果有助于学校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而调整学校的课程计划;对家长来说,评价结果能够使他们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

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的需求,是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目标的深化,又是一种观念转变,从追求划一到追求多样;也是一种能力的释放,从注重整体到注重个体,使他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这是未来普通高中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普通高中所走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分层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雨林的分层
不称心的新班级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班级被扣分后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