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改中实现美丽转身

2014-05-23高永峰黄明娥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房县骨干教师学校

高永峰+黄明娥

近五年来,学校围绕“以课改促规范、以课改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课堂,着力课改,实现学校“美丽转身”,为推进房县区域教育发展发挥着示范性、实验性与先进性作用。

一、科学定位,明确路径,为课改导航

当课改的春风吹遍各大小学校时,房县实验小学也迎来了自己的课改。2010年春,学校领导在调研学习、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有不理解的,认为学校已经是全县的“龙头”学校,何必来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担忧的,认为课改会加重自己的教学负担;也有观望的,认为“课改”不过是说说罢了。此情此境,更坚定了学校课改的决心,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张清志发出了“改!必须要改!而且要改好!”的口号。

2010年4月,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着力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研究制订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使实施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深入课堂总结研讨。在大量学习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7月,学校出台了《房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方案》。该方案把“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练习”作为课改的核心理念,把实施“尝试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作为课改的基本教学法,把“主性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作为课改的重点,把“突出重点,分段实施,典型引领,滚动发展”作为课改推进策略。

二、强化研究,分步实施,为课改奠基

为推动课改目标的实现,学校采取“三步走”的方式来推进课改。

第一步:强化学习,转变观念。学校首先组织骨干教师围绕“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练习”的课改理念展开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在不断的追问和质疑中,什么叫“先学后教”,为什么要“先练后讲”,得到骨干教师的理解和认可。为使这一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心中,学校组织这一批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课程标准、课改理念的二次培训,同时针对性地引入专家培训,邀请高校教授结合学校“命题”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新理念,使老师们对课改理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全面的理解。

第二步:深入课堂,推进课改。2010年秋,学校成立了由班子成员挂帅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组”,各小组分别制订了《学科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按照要求,小组成员深入课堂进行听评课活动,要求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再到评课反思都要围绕“理念”和模式进行,对没落实课改理念、没按模式上课的老师进行二次、三次听课。有段时间,模式研究小组连续听一位教师的课达6次之多。

说起这段磨课经历,实小的老师们是既爱又痛。爱,是它让自己成长起来;痛,是它让自己感受到蜕变中的痛苦!在蜕变中,课改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在蜕变中,各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第三步:重点研究,深化课改。学校以“办好实验班,突破重难点”为突破口,把课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探索“学练案”,落实堂堂清。对集体备课提出详尽的要求,简化环节,增强实效性,把研的主阵地由办公室移向教室,把《课堂练习册》与《长江作业》纳入学练案一起设计,探索出课前预习依托《长江作业》,课中练习紧扣课本习题,课后巩固抓住《课堂练习册》这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以五年级“学困生转化”为抓手,探索“大班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把“学困生转化”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探索出“4·4·4”小组组建模式(每个班分成4个小班,每个小班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学生)、“四级评价与管理”模式(教师评班长、班长评小班、小班评小组、小组评组员)与“课堂学困生优先互动”模式。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抓手,探索“高效课堂”新思路。学校在大力推行周三无家庭作业日、中午回家不背书包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办法,形成了“30+10”(每节课学生练习不少于10分钟)的堂堂清模式,完成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四读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五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应用模式》《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模式》《小学英语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随着课改的稳步推进,课堂上,老师讲的少了,学生练的多了;老师教得轻松了,学生学得有效了。老师们尝到了甜头,课改,在房县实验小学全面铺开!

三、提高素质,落实评价,为课改加力

课改的成败与否,队伍素质是核心,落实评价是关键。几年来,房县实验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与完善、落实考核评价作为重要推手。学校实施了“三大提高工程”:一是学科组长建设工程。开展“学科组长论坛”和“学科组长赛课”活动,增强教学智慧,发挥研究与引领作用;实施“五个一”,即带好一个学科组、帮扶一名青年教师、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一篇有份量的科研论文。二是骨干教师提高工程,制订《骨干教师管理与使用办法》,落实“五个一”,即讲一节课改示范课、参与一个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帮扶一名青年教师、写一本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发表一篇课改论文。三是“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制订《“影子工程”实施方案》,做到“八个一”,即读一本书、写一本读书笔记、提交一份读书体会、参与一个子课题研究、写一篇教学案例、制作一件课件、讲一节探讨课、写一篇课改周记;开展每周“三听一讲”活动。教师成长工程让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黄明娥老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成长为骨干教师、课改带头人,当问起她的成长感受时,她半开玩笑地说:“是课改逼出来的!”的确,教师们的成长推动了课改,课改也让一批教师成为了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然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更需要评价这根杠杆来撬动。学校先后两次修订《教师百分量化》,出台了《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教科研奖励办法》《学科组长考核细则》《骨干教师考核办法》《青年教师考核方案》等,真正落实“课改深入到哪儿,评价跟进到哪儿”。

猜你喜欢

房县骨干教师学校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Eddie the Eagle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学校推介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