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颤动的热瓦普琴弦

2014-05-22艾尔肯武侠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5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木卡姆巴扎

艾尔肯 武侠

春天来了,又到了吾布力艾山·买买提忙碌的季节。我的心也痒起来,隔一段时间不听,我就会想念他弹唱的曲子。

吾布力艾山是墨玉县的民间弹唱艺人,今年60岁。他出生在一个弹唱世家,12岁继承父业,当时热瓦普弹唱在他家族中已持续传承了4代人。我俩在壮志之年相识,如今都已白发苍苍。他弹唱,我拍摄,两人的足迹遍及南疆广阔的巴扎(集市)和马扎(墓地、朝圣地),缘分就这样延续了二十多年。从和田市到墨玉县大约40公里,以前我去看他,坐车走土路要走半天,如今两个小时就到了。

吾布力艾山正要去县城的巴扎,身上还是那件常年不换的棕灰色袷袢长袍,腰间扎着黄色的布巾,头上戴着四楞花帽。和众多维吾尔族民间艺人一样,他平日里赶着自己的毛驴车,带着琴,在广大的南疆农村、乡间来回游走,有时长期在外,很少回家。夜晚,艺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起来,挖个坑烧火做饭,心情好的时候一起弹弹唱唱,白天又各自上路。我曾跟着吾布力艾山下乡,挨家挨户地唱,老乡们听他唱得好,这家给点麦子,那家给点米和馕,吾布力艾山就把这些东西带回家糊口。

相对来说,在巴扎弹唱轻松一些,只需找个树阴坐好,用三角小木片拨响桑木制成的热瓦普琴,悠悠地唱起来。热瓦普鸣箱小,琴杆较长,音量并不大,音区也比较低,但吾布力艾山很投入,他不仅声音优美,还夹杂表演,声情并茂,不一会儿看客就围了三圈。

吾布力艾山有时候会唱那些经久流传的民歌,有的传了几十年,有的传了几百年,内容是一些神话传说或者历史故事;有时候则是唱起颂曲、劝诫曲、忏悔曲。他远离闹市、隐于山林,甘于寻常甚至贫困,这是一种寻求解脱与心灵提升的生活方式。他通过吟唱的方式实现忏悔,获得心灵的宁静。听懂了他的吟唱,就找到了进入维吾尔人心灵的窗口。

像吾布力艾山一样的民间艺人流浪四方,吃百家饭,乍看上去与乞丐无异,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极其自尊,不会去执着于挣钱,也从不为生计低声下气,“假如有人给了他6元钱,而他今天生活只需要5元钱,他会找给你1元钱。”巴扎里的老乡们听完弹唱,会留下五毛、一元、两元的零钱,有一次我留意了一下,上百个观众给吾布力艾山留下一大把零钱,最后一数,也就得到十元钱。但他不介意,收起东西,换个地方,继续唱。

有一年,吾布力艾山家的大丫头要定亲,男方后天登门,需要50元钱待客。他没有告诉我为什么,只是一大早就出门拼命到晚上,唱一两个小时就换另外一个乡,没时间吃饭,中午就啃一个馕。晚上我们住在最便宜的房子里,和十几个人挤在五毛钱一晚的土炕上,第二天又是一通奔波。我当时很难受,其实只要他把事情告诉我,我肯定会把需要的钱给他,但他什么都不肯说。这几十年唱下来,也有过揭不开锅的时候,我问吾布力艾山有没有想过做别的,他看了我一眼,说:“这是上天赐给的东西,我不能撂挑子。”

和吾布力艾山相处的那些日子,我仿佛看到了维吾尔历史、文化的脉络,承袭延续了8个世纪,历经无数的王朝更迭和天壤悬殊的境遇,像一条长河在人间一直奔流不息,直到今天。每一次倾听他弹唱古典曲谱,我的眼睛都会不断被泪水模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切实感受到家乡和维吾尔族乡亲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文化元素在淡化和消失。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来新疆寻访和拍摄,但我意识到,在维吾尔族人看似外向奔放、热烈善舞的性格之下,在最平凡的维吾尔族人生活当中,其实隐藏着深沉而独特的内心情感,这情感缠绵真挚,只有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和思考,才能记录和呈现出来。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和共同生活的人们,家乡就像一张我永远无法探索完全的地图,不仅仅是民间艺人,我还会拍摄严酷戈壁滩上的达里雅布依人、和田的深山采玉人,我会追随他们走下去。我的每一张图片都希望讲述一个热爱和包容的故事,一种真实的生命存在。

十二木卡姆和阿希克

十二木卡姆是在古代维吾尔族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追求,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

维吾尔木卡姆内容广博、形式多样,承载着维吾尔人的心理、审美、趣味、意识,被视作维吾尔人的终极精神读本,最能代表维吾尔族的灿烂文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能体现民间意志和情绪的“麦西来甫(群众性的欢愉)”,包括经久流传的民歌、祺诵、忏悔和大量的劝诫。民间弹唱艺人阿希克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民间流传方式和传承人。

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维吾尔人和他们奔放的歌舞,吸引着很多外来摄影师和旅行者的目光,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半小时、一小时就走了。新疆的风景很美,新疆的人与生活很有特色,欢迎大家多多深入体验维吾尔风情。如果大家对民间艺人感兴趣,我很愿意作为向导带你们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田维吾尔族的老乡很朴实,当你敞开心扉去真诚地接近他们,他们会拿出鸡蛋、囊、饼子、酸奶子来招待你,高兴了还会宰羊待客。充分地尊重和友善的态度,会让你收获更多。

图片/艾热提·艾沙

艾热提·艾沙,维吾尔族,1960年出生于新疆和田,和田地区文化馆专业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和田大地的大漠、古河、乡村、遗址和维族人民的生活。(右图为艾沙和他的拍摄对象吾布力艾山)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木卡姆巴扎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民间艺人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民间艺人巴拉吉尼玛及作品研究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简论灵璧皮影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