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2014-05-22刘桂萍
刘桂萍
金秋十月,我参加了“国培计划”江南大学初中语文国培班的学习,并有幸在班上面对来自全国十省市的同行上了一堂研讨课。这堂课得到了国培班同学和专家的充分肯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锻炼,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有了一种飞跃,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教学的篇目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最初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诗人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特点。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诗人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形成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简要讲讲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简介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诗歌的节奏。
3.教师范读。
4.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样吗?——不一样,传说中天河是“波涛汹涌”的,他们只能每年“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诗人却说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此外,天上的街市还有什么特征?——美丽,光明,富足,幸福自由。
5.诗人改写了民间故事,描绘这样一个街市的目的是什么?从写作背景看写作目的,1921年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天上的街市是作者的幻想,“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可以想象现实是怎样的呢?——丑陋、黑暗、贫穷、备受压迫。
6.再次朗读诗歌,读出感情,找出同学们认为用得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重读或延长。
7.三读,读出适当的语气。
8.天上的街市存在吗?那是作者的想象。运用“星星”“月亮”“鲜花”,用联想或想象说一段话。
课备完了,但心里没有底。于是请教国培班首席专家吴格明教授。吴老师认真地看了我的教案,肯定了两个优点:重视读、抓住了这篇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联想和想象。吴老师还提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体会诗歌的特点”过于宽泛。联想和想象也是诗歌的一个特点,不如突出联想和想象,作为教学重点,可增加学习诗歌语言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目标和背诵的目标。
第二,既然把联想和想象作为教学难点,就不应当将两者混在一起,应当分开,各得其所。
第三,从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有些喧宾夺主,不够自然。
第四,批判现实的丑陋、黑暗、贫穷、压迫,作品当中有,但学生既想象不出来,也读不出来。当然,教师可以补充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但思想教育过重可能影响了语言形式的学习,对达成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利,学生能读出追求光明、富足、自由、幸福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
第五,诗篇用词准确而富有表现力,值得好好学,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
第六,诗篇很美,又不长,应当让学生背诵。
第七,作者介绍机械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相关度不高。不如从语文的角度来介绍:他的家乡有两条河——“沫水”和“若水”,以此取名有感情,有韵味。“郭沫若”三字押韵,好听。
听了吴教授的指点,我有豁然开朗之感。于是有了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诗人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篇中的联想和想象。
3.学习作者准确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联想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天上的街市》,作者是郭沫若。(板书课题和作者)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沫水和若水,以此取名,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而且“郭沫若”三字押韵,好听。
二、教师范读
三、学习生字词
缥缈(piao mia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叠韵。汉语美妙之一端。你能举出别的叠韵词吗?——如“芳香”“刚强”“糊涂”等。
四、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读准节奏不破句。
五、学生试读(正字正句)
六、课文分析(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
1.诗人笔下天上的街市一派美好景象,一个光明、富足、安详、自由、幸福的境界。
“点着无数的街灯”——见其光明、美丽。
“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见其富足。“珍奇”已见宝贵,“世上没有”更见珍贵,“陈列”,足见其丰富。
“浅浅”“不甚宽广”——见其平和安详。
“牵着牛儿来往”——见其自由、幸福。
“闲游”——见其自由、安逸。
“提着灯笼在走”——见其美丽、快乐。
2.天上的街市,这样一个美好的境界事实上存在吗?
——不存在。那是诗人的理想。
3.既然不存在,为什么诗人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
——表达理想信念的坚定。
4.事实上不存在,诗人的笔下怎会有这样的景象?
——想象。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对头脑中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诗人的想象可谓丰富。想象了美丽的街灯、陈列的珍奇、浅浅的银河、自由来往的牛郎织女。谁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受王母娘娘的压迫,每年只能见一次面,而宽广的银河又波涛汹涌,然而在诗人的想象中却是另一幅景象,诗人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再现诗人的想象。(教师轻声朗读后三个小节)endprint
5.学生以“雪”为话题,通过想象说一段话。(两三名学生即可)
6.那么,诗人的想象是如何触发的呢?
——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灯。
联想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牌电脑也正是由此义出发取其信息丰富畅达之意。
7.本诗中还有哪些联想?
——由地上的街道和市场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天上的银河。由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
8.这首诗语言优美。诗人用词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远远的街灯明了”——“远远”词义较之“遥远”准确,音韵也更亲切和谐。“明”比“亮”好。“明”与“暗”相对,直接有“光明”之义,有“一片辉煌”的景象,也更为亲切。
“天上的明星现了”——“现”比“明”好,“明”与“明星”重复了。“现”比“亮”好,对于星星而言,不是亮不亮的问题,而是隐现的问题。“现”是从看不见到看见,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点着无数的街灯”——“点”比“亮”好,暗含人的活动。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写出想象的味道。齐齿呼、叠韵亲切,语体庄重。
“不甚宽广”——比“窄窄的”好。“窄窄的”词义过分绝对,没必要。从节奏上说,“窄窄的”太局促了,“不甚宽广”节奏舒缓,有美感。从韵律上说,“不甚宽广”与下文“来往”押韵。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定然”改为“定”,是节奏和谐的需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逗号用得俏皮,更亲切,又加强反问语气,下文也显得更坚决,自信。“朵”,较之“颗”更美好,更亲切,更优雅。
七、齐读
这样美好的诗篇,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我们齐读。
八、当堂背诵
这样美好的诗篇,我们应当背诵下来,丰富我们的积累。大家自读,争取当堂背诵。两三名同学尝试背诵。
九、作业
背诵全诗。
《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兴味盎然,思维活跃,或低头沉思,或会心一笑。朗读质量明显提高,想象的练习有较高的质量,多数学生能当堂背诵。
我在“国培”上了这堂语文课,真是受益匪浅。
第一,教学设计太重要了。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多半已经在教师迈进教室之前就由你的教学设计决定了。尽管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
第二,要把课文的语言形式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把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统一起来。
第三,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读出了文本的奥妙,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充分汲取作者的思想智慧和言语智慧。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老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