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读书》教学设计

2014-05-22刘新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整理思路读书

刘新红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一缕书香》中的《领略大师智慧》系列文章。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写会本组课文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生字词意思。

3.搜集有关读书的成语、名言、古诗、故事等,并记下来与学习伙伴交流。

小组分工:

腾飞组、智慧组负责整理成语;先锋组、活力组负责整理名言;快乐组、奋进组负责整理古诗;希望组、阳光组负责整理故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读读课文里要求认读的字词,读会后向组长过关。组长签字。(全部过关的小组组长把组名写到黑板上,榜上有名者奖励两朵花。)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记本组应写会的生字词,写会后向组长过关。组长签字。(过关的同学获得一朵花,自主阅读课文。组长把易错字板书到黑板上。)

3.亮高招。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记住易错字的高招,亮出高招者获得一朵花。

设计思路:扫清生字词障碍,是语文阅读的关键。高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学,自我过关,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

第二课时

1.向组长读课文过关,过关后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组长签字。

2.组内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思路:只有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畅了,而且是人人过关了,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海量阅读。

第三课时

一、日积月累大展示

各组展示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名言等。

设计思路: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前的大量语言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积蓄写作材料。

二、读文生情,随文得法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空,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我们先去看看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小时候是怎么“窃读”的。

2.自我阅读《窃读记》,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一段话。准确地抓住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表现人物,就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季羡林爷爷对读书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交流你的读书收获。

5.女作家叶文玲的读书经历又是怎样的呢?齐读《我的“长生果”》。

6.读书不能盲目地读,要讲究方法,这样会有更大的收获。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中就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方法。我们读读这几段话。(出示第6、7、8自然段)你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

7.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也是__。

三、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1.古人也用文字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更借用文字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让我们深情背诵与读书有关的古诗。分组背诵《杂诗》《劝学》《闲居书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读书》《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读书》《读书有所见作》《劝学诗》《书院》《题书橱》等。

我们再来读读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并仿写。

神奇的书

没有__,能像__

没有__,能像__

设计思路:通过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感悟读书的意义和悟得读书方法,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为孩子终身阅读奠基。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领略大师智慧》系列文章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读书方法,和学习伙伴交流一下你得到的读书方法。

设计思路:拓展孩子的阅读量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孩子后天的厚积薄发是我们的欣慰。

作者简介: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理思路读书
不同思路解答
我爱读书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我们一起读书吧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读书为了什么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