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互动的课前预习
2014-05-22冯经纬
冯经纬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又能让学生的预习更有效率,更有深度呢?
第一阶段:在以师生互动为主的预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指导学生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在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单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中的狐狸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再读一读。”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又以“故事中的狐狸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这样一个主线问题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交流自己预习所得。
第二阶段:在以学生、课本互动为主的预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在课前自主学习单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常规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预习的方法。例如我在课前自主学习单中,往往提出这样的常规要求:朗读课文几遍,做到正确、通顺;给课文标上小节号,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请你把这些生词在课文中用方框标出,读一读,把你容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这些常规要求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和教材互动,有利于学生逐渐掌握预习方法。
第三阶段:在以生生互动为主的小组预习中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学生开始自觉进行课前预习。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学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具体来说应抓好这样几个环节。
1.在小组内进行读的预习。在小组合作时,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小组齐读、开火车轮流读等等,这样学生不会产生疲倦的心理,达到让学生在相互检查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的目标。
2.在小组内进行查的预习。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解决一些疑难字词,同时还可以利用分工查字典等方式解决疑难字词,并提出、遗漏,最终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
3.在小组内进行说的预习。在小组合作预习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所得,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结构、重难点的理解。
4.在小组内进行问的预习。在小组合作预习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示出来,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多。
第四阶段:让学生预习时多维互动、深度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产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严肃认真地完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