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CRLH传输线结构的电调移相器设计*

2014-05-22叶君永孙全国沈仁强

通信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调微带线传输线

叶君永,孙全国,沈仁强,冯 兵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6)

0 引言

近年来左手材料在光学、材料科学和应用电磁学等领域内得到了原来越广泛的应用。微带线形式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RLH TL,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在工作频率范围和损耗上,比单纯由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结构构造的左手材料要好很多。因此CRLH传输线结构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结构的天线、耦合器和功分器等新型微波器件也不断被设计出[1-3]。最近,科学家们又将电调技术引入到新型复合传输线设计中,进一步拓展了其电磁参数选择范围及工程应用领域。

在现有的相控阵等电扫描天线系统中,电调移相器作为关键部件之一,一直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与不断改进探索[4]。常见电调移相器主要由PIN二极管、变容二极管、铁电陶瓷材料及微机电系统(MEMS)来实现移相。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随着电压是连续变化的,具有移相精度高、成本低、集成度高等特点[5],因此基于变容二极管调节形式的移相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6]。

文中提出了一种CRLH传输线结构的电调移相器,该移相器工作在S波段,且通过单一的偏置电压进行控制。采用复合传输线单元上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形式,并通过调节加载在变容管上的电压实现了相移量的可调。

1 复合传输线结构的移相器的实现

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复合传输线电调单元如图1所示。为增大相位调节范围,本设计采用两个电调复合传输线单元级联构成移相器的电路结构。相邻的两个并联支路合并成一路以减小电路的尺寸。当移相器工作在更高的频率时,其电路结构中若用集总式电容Cp、CS1将不能更好的工作,因此下面讨论用分布式交指电容代替电路中集总电容,交指电容的结构及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1 电调复合传输线单元Fig.1 Unit cell of tunable composite TL

交指电容等效电容值由式(1)给出

式中,A1与A2分别为两个外部交指单位长度的电容,N是交指的个数,W'及 l见图2(a),单位为微米。通常情况下S=W,l小于四分之一波长,交指电容集成在高度为h的基板上时,A1与A2的计算公式为

串联电阻R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s为交指电容上单位平方的电阻率,同样得到交指电容的Q值为

电容Cs及电感L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图2 交指电容Fig.2 Interdigital capacitor

式中,c为自由空间传播光速,εe为有效介电常数,Z0是宽度为W',高度为h的微带线特性阻抗。

将上述电路中贴片电容用交指电容代替,并集成直流偏置电路的HFSS电路模型如图3所示。电路中所需的电感值通过调节宽度为0.15 mm微带线的长度来实现。整个电路集成在介电常数 εr=2.45,高度为0.8 mm的基板上。

图3 电调移相器HFSS模型Fig.3 HFSS model of tunable phase shifter

2 仿真与测试

变容二极管采用英飞凌公司BB857变容二极管,其存在的寄生电感约为0.6 nH,寄生电阻约为1.5 Ω。图4为厂家提供的1 MHz频率实测得到等效电容值与偏置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不同工作频率其等效电容值会有所变化,图4的曲线结果只能作为设计的初值选择。

图4 变容二极管的C-V曲线Fig.4 C - V curve of varactor diode

考虑到仿真设计的方便,将变容二极管直接等效为一个特定电容与固定0.6 nH电感以及1.5 Ω电阻串联。输入输出端微带线的宽度Win=2.2 mm以满足50 Ω特性阻抗要求。用微带线实现的电感,其长度分别为 L1=2.6 mm,L2=2.1 mm,L3=0.3 mm。这些长度是由仿真优化得出的最佳长度。当变容二极管电容值分别取0.5 pF(对应偏压20 V)、0.85 pF(对应偏压11 V)以及1.2 pF(对应偏压8 V)时,S参数的幅度及相位的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当移相器的工作频段位于3.0~3.6 GHz时,其回波损耗均优于 10 dB,插损优于2 dB。在该频段内,相位随电容调节变化量大于180°,在3.6 GHz,其移相度数最高为 210°。当电容值进一步降低时,其移相量会进一步增加,只是考虑到实际变容管的Q也会降低,所制备的移相器插损将大幅增加,为此不推荐使用。

在上述仿真电路的基础上,加工实物电路并焊接变容二极管和直流偏置电阻,制作的实物如图6所示。使用安捷伦公司E8363B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移相器的幅度和相位特性进行测试。得到S参数随电压调节变化的曲线如图7所示。测试结果显示当电压由8 V调节至28 V时,在通带频率 2.9~3.6 GHz范围内回波损耗优于10 dB,与仿真吻合较好。只是在偏压为8 V时,插损较之仿真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为电压越低变容二极管的Q值也越低。

不过,对比图5(b)和图7(b)的相位结果可知,在整个通频带内,不同偏置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均大于180°。当在3.6 GHz时,其移相度数最高为220°,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图5 电调移相器的S参数仿真结果Fig.5 Simulated S parameters of tunable phase shifter

图6 电调移相器实物照片Fig.6 Photograph of fabricated tunable phase shifter

图7 电调移相器的S参数测试结果Fig.7 Measured S parameters of tunable phase shifter

相比与文献[6-7]中报道的同类移相器,文中所设计的移相器在工作带宽、相位调节量、使用复合传输单元数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详细性能对比见表1所示。

表1 移相器性能比较(λ0为工作中心频率波长)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phase shifter(λ0is the wavelength of center frequency)

3 结语

文中提出的基于复合传输线结构的移相器,具有工作频带宽、移相量大以及电调操控方便等优点,可以方便用于电调阵列天线研制。移相器样品在低偏置电压控制时表现出较大差损,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改换高Q值的变容二极管来降低其传输损耗。另外,也可以通过集成加载PIN管以及MEMS开关等,进一步拓展电调复合传输线以及电调移相器的性能与功能。

[1]CHI P L.Miniaturized Ring Coupler with Arbitrary Power Divisions Based on the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s[J].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2012(22):170 -172.

[2]代黎明,周海京.基于左右手传输线的小型天线设计[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8):68-70.DAI Li-ming,ZHOU Hai-jing.Small Antenna Design Based on Left/Right- Handed Transmission Line[J].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Privacy,2012,(08):68-70.

[3]CHI Y J,CHEN F C.CRLH Leaky Wave Antenna Based on ACPS Technology With 180 Horizontal Plane Scanning Capability[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3(61):571-577.

[4]李雯.共形微带天线相控阵阵列的仿真优化设计[J].通信技术,2010,43(04):11 -13.LI Wen.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nformal Microstrip Phase-Controlling Antenna Array[J].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2010,43(04):11 -13.

[5]柳会.变容二极管射频特性参数的提取[J].通信技术,2013,46(07):141-143.LIU Hui.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Retrieval of RF Varactor Diode[J].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2013,46(07):141-143.

[6]SHENG S,WANG P,ONG C K.Compact Tunable Periodically LC Loaded Phase Shifter Using 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J].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9,51(09):2127-2129.

[7]ZHU Q,GONG C,XIN H.Design of High Power Capacity Phase Shifter With Composite Right/Left Handed Transmission Line[J].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12,54(01):119-124.

猜你喜欢

电调微带线传输线
基于HFSS 的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分析
微带线电磁辐射的等效建模与辐射干扰分析
多导体传输线串扰概率分布计算方法
有耗介质层上多导体传输线的电磁耦合时域分析方法*
微带线拐角射频性能仿真分析
宽带接入网环境下区间电调分机接入方式研究
不同传输模式下多芯片组件串扰的建模与仿真*
菜鸟看模型
基于有限元法的耦合微带线分布电容参数的计算
PARTOR 3D“猛禽”穿越机专用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