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2014-05-22彭宏超
彭宏超
成本会计课程在会计学专业中,是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又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好成本会计课程,对于学好后续课程,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成本会计工作岗位在企业里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人员担任,因此,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是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1.专业性较强。成本会计课程一般在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已经学完的前提上开设,因为成本会计课程需要以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为基础;如果不先行学习这些课程,学习成本会计的难度较大;有时学生可能听不明白,不能理解其中的部分内容。任何会计专业课程都必须是在该课程专业基础课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更是如此。成本会计课程中许多方面都需要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等都是如此。因此,学好这些先行课程,对于掌握成本会计至关重要。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上,应考虑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些特点,在安排相关课程时必须考虑先后顺序。
2.核算方法繁多。成本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涉及的核算方法较多,如不同生产要素(如材料、职工薪酬、折旧费、外购动力费、待摊预提费用等)的归集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计算分配方法、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等,而且这些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另外,这些方法还涉及较多的计算公式,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同时,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程序比较复杂,各种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等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另外,成本会计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也很多,需要加以规范。
3.实务性强。在制造业企业里,成本会计是重要的会计岗位,及时核算产品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计算当期的损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进行归集、分配 ,并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同时,还要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工作。另外,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考核和分析时,还应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非常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因此,它是一项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二、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滞后。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滞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等)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编制成本报表。
2.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目前,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绝大多数依靠自然媒体(如黑板和粉笔),采用“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着不合理性:一是缺乏学生、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只管讲自己的,下课走人,学生反映如何,不得而知。特别现在有些学校学生住在郊区新校区,老师住在市区,除了上课,一学期学生难得见上几次老师。二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磨练,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老师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显然要这样做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已不适应大学阶段的授课要求。
3.现行成本课程会计教学手段落后。传统的教学手段使教学乏味,影响了成本教学效果。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的表格很多,教师讲课很不方便。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而这种数据的前后来龙去脉关系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由于表格的理解没有文字理解直接,而教师又因授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成本表格一一在黑板上板书进行讲解,只能一味地从书本上针对表格解释某些数据在各表格中的关系,学生听起来乏味,教师有时难免有厌烦情绪,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4.现行成本会计教材不合理。现有的成本会计教材使学生难以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和计算全过程。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成本费用分配方法时重点放在掌握单一的费用分配方法上,而对各费用分配方法在整个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环节不加重视; 另外,在成本计算方法的讲解时,所举的例题从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看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5.现行成本会计课程知识的检测不及时,传统考试不够客观。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的检测不及时、力不从心或无能为力。在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下,学习者要了解自己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只能通过教师提供一些小考、测验等方式进行,而这种方式的时间、时间间隔等全部控制在教师手中。学习者自测的不及时,影响学习者的及时、有效的学习决策。传统考试不够客观。考试一般是由任课教师出试卷进行的,考试的内容由教师决定,试卷的形成主观性太强,起不到考试的客观检测作用。
三、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1.完善成本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变化。一是在成本会计教材中,要加入综合案例成本计算方法的例子,包括:企业成本会计机构的建立,产品成本核算账簿的设置,成本核算原始凭证的填制取得、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账簿的登记、成本报表的编制等,围绕成本核算的几大基本方法形成近似实战的综合案例,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流程。二是为了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变化,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应当及时加入成本会计新内容新方法 (如战略成本会计、价值链成本核算、非盈利组织成本会计核算等)的教学内容;此外,成本会计教材中还应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内容吸纳其中,以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
2.运用实践操作情景法和现场教学法。实践操作情景法,让学生亲临企业进行成本模拟,能更好地加深或规范学生对操作技能各个要素的理解与掌握;现场教学法,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使同学切身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完善会计教学手段,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采用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法,能够克服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法的不足。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重点讲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计算的有关问题的前提下,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从要素费用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整体核算流程的讲解。而且,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授都应采用菜单程序式教学,将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讲解的菜单上,菜单的各个选项是有先后顺序的,只有在前一个程序过程完成后才能进行以后各程序的操作。这样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增强实验教学环节。①多实习。由于成本会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应增加实习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将书本上学习的东西,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考虑建立比较牢固的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合同。为了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考虑通过实习基地的单位优先挑选毕业生、为实习单位培训会计人员、教师与实习单位联合做科研课题等方式,鼓励实习单位积极参与学生的实习工作,为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实习的效果。②增加校内实验课程。到企业参观或者实习只能解决成本会计学习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因此,主要的解决手段还是应放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当中。所以应加大学生做成本会计练习题的数量,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应编写成本会计实验教材。使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真实的账簿、记账凭证、成本计算单等,所列的实务应尽可能贴近实际。可选择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学生也要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实验结束后,应撰写实验报告或总结。..
5.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方法,除笔试外,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训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可以是案例分析、自由讨论等方式。 这样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符合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成本会计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成本会计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要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本文为黄淮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3+1”培养模式下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项目号:2012XJGLX09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